• 5

14A總裁是怎麼評審的?

shadowjon wrote:
...(恕刪)...
《全球金融雜誌》
...(恕刪)...

因為其實某一派的人,一直認為這本雜誌 OOXX△△ ... ?

所以其實我贊成,新任的央行總裁不要再拿到任何一個這本雜誌的 A ... ?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shadowjon wrote:
Google是個好東...(恕刪)


國外雜誌評價很高
對台灣經濟具體貢獻呢?
過人之處呢?
形而上1006 wrote:
國外雜誌評價很高
對台灣經濟具體貢獻呢?
過人之處呢?

具體貢獻,過人之處和你的標題有什麼關係呢?
所謂的14A,指的是連續14年,得到那個雜誌的A評價
就如你所說的,那是那個雜誌的評價
如果那個雜誌是14年給S,那就是14S
如果那個雜誌是14年給M,那就是14M
就這麼簡單呀

怎麼評審的,是那個雜誌,你可以寫信去問看看呀
至於和你所說的過人之處,對台灣的具體貢獻,沒有任何的關連呀
不曉得你在不懂什麼?

shadowjon wrote:
具體貢獻,過人之處和...(恕刪)


既然大家說不出甚麼具體貢獻或者彭總裁有甚麼過人之處
只是雜誌的評價
那實在不必給彭總裁過度評價

形而上1006 wrote:
既然大家說不出甚麼具體貢獻或者彭總裁有甚麼過人之處
只是雜誌的評價
那實在不必給彭總裁過度評價


問題是台灣人從沒給過A,哪來的過度評價

你要是覺得那本雜誌給了彭淮南過度評價,請去那本雜誌的編輯部抗議

形而上1006 wrote:
既然大家說不出甚麼...(恕刪)


上面的網友不就說了嗎?

穩定匯率就是他做的最好的事了
ObiWong wrote:
..穩定匯率就是他做的最好的事了(恕刪)


每年替國家像老百姓賺1-2千億是彭老做過最好的事。

陳小春2525 wrote:
每年替國家像老百姓...(恕刪)


升太多或降太多都不是好事

這是事實啊
15樓說得沒錯。

我好奇一點,彭老已經退休下台了,幹嘛一直無中生有的找碴?
他是有打算要出來選立委?
老外雜誌覺得他表現很好,願意給他14次好評,不爽可以找理由跟老外雜誌抗議。
形而上1006 wrote:
既然大家說不出甚麼具體貢獻或者彭總裁有甚麼過人之處
只是雜誌的評價
那實在不必給彭總裁過度評價


當年他停 NDF時,當時外界一片批評聲浪。我剛好跟一個在外商銀行的朋友遇到,就談到這事。
他也批評央行沒有國際觀,開倒車。
我說這種東西根本就是投機賭博。為何國外有的就是進步的?
這東西開放了就很難管制,一定很多人會拿來投機,將來出問題會很慘。
沒想到當年小職員的朋友,現在已經是合夥人了。


彭淮南獲CBP終身成就獎 重申停止NDF救台灣 2018-03-02 12:03

彭淮南謝詞全文


首先,我非常感謝中央銀行出版公司(Central Banking Publications, CBP)授予我終身成就獎(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該獎項經由全球多名知名學者專家組成的評審小組嚴格評選。尤其在我即將退休之際,能夠獲得此項殊榮,更屬彌足珍貴。中央銀行出版公司在央行(central banking)領域上,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所出版的中央銀行期刊使我們從中領略央行業務的新觀念與新發展,更是中央銀行家們必讀的文獻。

本人能夠獲得這項殊榮,是畢生最大的光榮,但因非常特殊的原因,無法親臨現場致意,深感遺憾;如有不週,也請海涵。

20年前,也就是1998年2月,本人臨危受命接任台灣中央銀行總裁的職務,這是一份十分艱巨的工作。當時亞洲地區正面臨亞洲金融風暴狂襲。此一風暴橫掃東南亞國家,更往北侵襲包括南韓在內的東北亞國家。受到侵襲的國家,國際資本大量移出,貨幣紛紛巨貶,有如自由落體,且造成國內銀行體系資金乾涸,利率攀升,經濟衰退的困頓局面;影響既深且廣,堪稱史無前例。本人上任之後,立即面對這個巨大的挑戰。

如果按照傳統的教科書方法,面對此一狀況,只好任令本國貨幣貶值且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但是,在資本持續大量流出的情況下,貨幣貶值只會更加鼓勵資本流出;即使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也難以改善國內流動性乾涸的現象。顯然傳統方法並沒有針對危機的根源而開立處方,既沒治本,也沒治標。

當時本人看出真正的問題就在外匯市場本身,如果不能從源頭遏止資金大量流出,就難以解決問題,於是斷然停止國內法人辦理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on-delivery Forwards)交易,以中斷無限制的外匯投機操作。採取此項措施之後,外匯市場立刻趨於穩定,而國際資本流出的現象也大量減少,我們就有很大的空間去推動寬鬆的貨幣政策,終於使得國內經濟金融再現生機。其後在2008至2009年間的全球金融危機中,我們也以相同的原則加以處理,即採取有效的政策搭配,既穩定外匯市場,也促進國內金融市場正常運作,而這也是何以在兩次巨大的金融危機中,台灣受創相對輕微的主要原因。

台灣是高度開放的小型經濟體,貨幣政策與匯率政策應該等量齊觀,不可偏廢;不似大型的經濟體,只將重心放在貨幣政策即可。國際金融上著名的「不可能的三位一體」(the impossible trinity)原則告訴我們,匯率穩定、資本自由移動與貨幣自主性等三大可欲目標不可能同時達成,只能三者取其二。但台灣既然是高度開放的經濟體,三者取二並非最佳選擇,而是採取管理浮動匯率制度以促使匯率保有彈性,並在必要時實施一定程度的資本管理,以促使貨幣政策產生效果,也就是保有貨幣的自主性。簡言之,我們走極端路線,視經濟金融情況彈性調整三大目標。

本人在擔任央行總裁20年以來,一直戮力達成《中央銀行法》所賦予的任務--促進金融穩定、健全銀行業務、維護對內及對外幣值之穩定,並協助經濟之發展。除了推動有效的貨幣與匯率政策,使台灣安然渡過兩次範圍極大的金融危機外,過去所採取的其他非常重要的措施,還包括促進台灣支付清算系統的現代化、對房地產採取針對性的總體審慎政策、辦理921震災專案貸款、協助就學貸款制度改革、建置外幣結算平台,以及推動兩岸金融合作等等,使得多年來台灣國際收支健全,外匯存底持續成長,民間持有國外淨資產也明顯增加。台灣一直在金融穩健的情況下,促進經濟發展,不負《中央銀行法》賦予的法定職責。

本人在46年前就進入央行服務,除了透過書本知識以外,也從統計與實務工作中,不斷邊學邊做。本人仍然記得很多年以前負責編製國際收支帳與實質有效匯率指數,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數字工作,日後對瞭解其他國家的經濟金融問題,發揮了莫大的作用。尤其深刻地體會到一般商品市場與外匯市場有著本質上的差異,一般市場可透過市場機制調節供需引導至均衡價格,但在外匯市場上當外資集體行動匯入,外匯供給曲線右移,新台幣大幅升值,而當外資集體行動匯出,外匯需求曲線右移,新台幣大幅貶值,經常導致匯率過度反應(overshooting),而偏離了經濟基本面,甚至會造成嚴重的經濟問題。基於此一認識,本人在1995年就發表了一篇名為《墨西哥危機》的論文,在該文結論中即提及,「阿根廷、菲律賓、印尼、泰國及沙烏地阿拉伯等國自1987年以來,經常帳連年呈現逆差,而賴外資挹注,其中流入泰國的外資又以短期居多,此一現象值得關切。」很不幸,兩年後的亞洲金融危機即是從泰國崩盤開始。

瞭解書本上的知識,或有其難度;但如何深刻體會央行藝術(the art of central banking)的真正內涵,則需要多年的專注投入,方能有所感受、體驗,也才能在必要的時機,化為立即且有效的行動。而這一切也要感謝多年來與我共事的央行同仁們的共同合作,他們的專業與不懈殆,使央行業務得以順利推動,能與他們一起服務,也是我的榮耀。

最後,本人再次感謝中央銀行出版公司頒授此項殊榮。這不但是對我個人暨央行同仁莫大的驕傲與鼓勵,也是對台灣全體國民努力的肯定。謝謝大家!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