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廖玉蕙:過去65%文言文的教育成功嗎?

此留言已刪除,將移至資源回收區,請勿回應。
我個人求學時倒是比較喜歡國文課文言文
原因很簡單
就單純字比較少而已
我是理工的
而我最不喜歡的是英文
因為字最多

Lightwave18 wrote:
教育不是只為培養作家或學者,得照應全國學生,放入課文裡的文章,
要考慮的應該是全國大多數學生的需求,所謂「順應眾生」

Lightwave18 wrote:
沒去考慮個人資質不同,性向有異,不去考量不同學門或金字塔底端的學生的需求

這段代入數學 完全沒有違和感~~
教育不只是培養運算家或學者.........放入課文裡的算式
要考慮的應該是全國大多數學生的需求,所謂順應眾生...

台灣的數學之難眾所目睹, 高中上的是別人大學的程度,
好像專門為頂端的數學資優生設計, 打擊一整票數學一般般的學生的信心.
假如廖教授指的是數學 我還比較同意一點...
現在流行講幹話, 學校應該教幹話
以後的人應該連看後宮甄嬛傳都看不懂, 要另外的幹話字幕當翻譯
三四十年前台灣是文化輸出國
大陸港澳東南亞的華人世界
除了香港以外
看台灣劇聽台灣歌是很正常的事
現在呢
台灣可以向哪國輸出文化?
這幾十年差異是在哪裡
文言文比重增加?還是所謂本土化的強調
到底是哪種教育導致現在的狀況
答案應該很清楚
VincentLu1021

這跟文言文有關係?? 是中共國強大, 所以強勢輸出文化, 壓縮到台灣, 這是避免不了的, 東南亞的華人根本很少用文言文.

2023-12-11 10:04
CHLEEEE

就中國文化圈的國家來說,文言文所記載的歷史及所描繪的概念意象就是文化

2023-12-11 11:57

HermesParis wrote:
學生的需求應該是『廢除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


新增, 電競, 動漫, A片等科目.

hello
Lightwave18 wrote:
廖玉蕙:過去65...要考慮的應該是全國大多數學生的需求,所謂「順應眾生」。...(恕刪)


要能符合需求
大概只剩金瓶梅與謎片

前者可當劇本(含有歷史、地理、心理、社會描述與文字學)
後者富含歷史(演員、背景資料)、地理(出版地/拍攝地等等)、物理(次數、角度、摩擦力、力學(各種運動定律)等)、化學(體液、費洛蒙)、生物(繁衍進化論、細胞生物科技等等)、人體學(肌肉、骨骼、循環等).....

光提到語文
不只中、英、日
光一個"啊"這個文字
就像文言文般博大精深
不一樣得語氣、音調、長度
還含有心理學、醫學、教育學等等不同的分析角度與方法

只要這兩種
應該最符合「順應眾生」吧!
其他學門都可廢了
學校只要隔成小空間並備有網路
學生們就可學習、實作
一次教會所有的綜合科學
還可解決人口紅利這個國安危機


傲笑憐 wrote:
她現在的正職是名嘴...(恕刪)

失去教育本質
她現在滿腦子可能只剩下立場, 只想著鞏固自己的地位和討好政客....
VincentLu1021

等你們有成就再來批評她吧.

2023-12-11 10:04
教育是百年大計
那些政治的私心
影響的是文化的傳承
你想讀也好 不想讀也好
台灣不要的
正是人家想找回來的

政客誤國啊


嘖嘖嘖
這味廖大做家又如何證明沒成功呢?
VincentLu1021

現在的國文能力有變強嗎?

2023-12-11 10:05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