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為什麼基本工資調漲,你的日子反而更難過?

基隆真是好 wrote:
最低薪資其實一直是...(恕刪)


除了外勞和領時薪工讀生以外,到底有多少台灣人是領基本薪資,勞動部從來沒有說清楚過!
若光看勞健保薪資是不準的,因為都會以多報少,超過基本工資部分就改算到加班或補助。如
某龍頭企業作業員薪水就是基本工資➕全勤津貼,現基本工資調升,津貼可能就減少。所以
調漲基本工資,對絕大多數人薪水根本無感!

victor663 wrote:
除了外勞和領時薪工...(恕刪)


物價漲時就有感了
oviraptor wrote:
物價漲時就有感了...(恕刪)


換人頻繁不交接,長官懶散,產品問題一堆,服務定價過高,貪心只想找18k員工,出事只要員工擔,公司倒閉員工自認倒霉。

G-PLUS wrote:
這種壓低底薪低於基...(恕刪)



pwwang wrote:
你勞基法第二條,應該...(恕刪)


給兩位大大看一下

非經常性獎金≠非工資
  有些企業誤以為「非經常性給與必然非屬工資」,事實上並沒有任何法規指稱「非經常性給與必然非屬工資」,我們不能由「經常性給與屬工資」,推論「非經常性給與必然非屬工資」;就如同我們不能由「馬屬動物」,推論「非馬必然非屬動物」。
  除規定經常性給與均屬工資外,勞基法第二條定義:工資謂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這裡所稱工作應是勞動契約所規範之工作,而非泛指所有工作,報酬應是勞動契約所規範之報酬,而非泛指一切所得。換言之,工資的意涵應是勞動對價,不包括分紅等恩給性質之給與,亦不包括三節禮金等福利性質給與。
  薪資項目到底屬勞動對價或雇主恩給或福利,並不以其名稱為判斷標準,而是以實質認定。例如雖然年終獎金名稱看似恩給項目,但如果某公司在與員工訂定勞動契約時即聲明年終獎金至少1個月,而實際年終獎金發給3個月,則其中1個月為勞動對價屬工資,其餘2個月為雇主恩給屬非工資。
  有些企業為節省健、勞保費,做了某些薪工資規劃,將原屬經常性給與之薪資項目,改成非經常性核發之獎金,使之成為勞基法施行細則第十條所稱非經常性給予之獎金,進而推論其非屬工資而壓低健、勞保費。如此之規劃雖然使之成為非經常性給與,但其極可能仍未脫「勞工因工作關係而獲得之報酬」的本質而仍屬工資,也就是藉此壓低健勞保費可能於法不符。
-----------------------------------------------------------------------------------------------------

這就是公司常用的方式...可以去看看..中小企業...實際上並不會笨到在公司規則裡面就跟你說.

津貼要如何的發..甚至連說都不會說..而是跟大家說個月薪總和..

然後領薪水的時候..他們自然就算給你看了..

那我問各位..這樣的津貼屬於公司在與員工訂定勞動契約裡面麼???還是說他屬於恩給制????

這就是我常說的..漏洞...讓企業主鑽的漏洞...這個最後要麼告去法庭..藥麼就是勞工自己息事寧人..



algerno2 wrote:
pwwang wro...(恕刪)

現在大部份企業。。。
應徵時在說明薪資時。。。
HR或會計(小公司)就直接跟你說薪資計算方式是基本工資加獎金加津貼等等的。。。
大部份求職者為求工作當然ok。。。
企業一開始就說明。。。
也沒犯法的疑慮。。。

這是目前普遍流傳的方法。

另外津貼與獎金等等的。。。
其實是沒啥保障的。。。
G-PLUS wrote:
不管用什麼名目,只要...(恕刪)

獎金非經常性的。。。
有的是兩個月一次。。。
有的是三個月一次。。。
方式很多。。。

主管加給或職務津貼才經常性的。。。

加班費。。。
不說了。。。
滿滿都是淚。。。

尤其你是主管時。。。。。。。

想起以前上班時的人生。。。。。。。

halachung wrote:
現在大部份企業。。...(恕刪)


沒錯...所以我在前文才會說..整天喊著提高基本工資..

卻忽視了這一塊...勞工在怎樣調高都沒用..

僱主真的有辦法就是讓你還是一樣領少少..

又或是你要領的比基本薪資還要多..就是讓你加班在加班.

這種所謂的底薪制..真的限制住很多勞工...

但是僱主有何辦法...尤其是現在又出了個腦袋愛幻想的政府..

把所有職業工作都擠在一起..然後要求遵照一例一休的法規...

這真的是...

難道做農的也得一利一休阿??

愛上眼淚 wrote:
因為在唉錢太少的,幾乎都覺得是別人欠他們的

為什麼別人可以領30K、40K、50K、60K、....

而自己只能領22K???

這問題我相信他們從來沒想過

想要靠基本工資來拉高薪水???

玩火自焚吧

上漲的物價保證會比提高的基本工資更有感
我身邊三十歲左右的上班族已經有這種聲音出來,十年前他們剛出社會時也是什麼都不會,憑什麼十年後的社會新鮮人領的比他們還多、假比他們還多,所以被笑草莓族的年輕人不用太計較,在這種無厘頭調薪的趨勢下,十年後你也會覺得跟十年前相比真的不公平。

THE-ONE wrote:
當韓國宣布調高基本工資16%,台灣薪資差多少?

首爾的物價指數是世界第六名,台北是第五十五名,香港是第二名,而台灣的時薪明年是台幣140元,香港時薪為台幣133元,物價指數第五十五名的城市時薪竟然比第二名還高?

phS00313 wrote:
照你的講法

領超過基本薪資的,都在享受領基本薪資的勞工給的低物價

所以到底是誰自私 ~
別忘了一例一休,事實上已經週休二日的企業佔大多數,上漲的物價卻是全民共同承擔,所以到底是誰自私?
-------------------
勞檢確實是勞基法實施的盲點,各縣市物價指數也不盡相同,要解決長年來的勞資爭議唯有恢復真正的勞資雙方平等,將勞動基準法變更為勞動合同法:

1.基本工資由各院轄縣市政府決定,要規範到偏遠地區也可以,招商是你在招,沒道理勞動條件是中央在訂。

2.除了基本工資和國定假日必須遵守政府的規定之外,所有可數字化的勞動條件由勞資雙方共同協商,如加班費、加班時數、育嬰假等等,由政府提供範本,白紙黑字一式三份,勞資雙方、當地勞保局各留一份,法律有漏洞可以鑽,合約要鑽就沒那麼容易,違約者需賠償對方______新台幣,要更改合約需雙方同意,一旦有勞資糾紛就上法院,這樣才能讓政府事主變回來公親,也克服了勞檢的問題。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黑虎先生 wrote:
明年度基本工資將調4...(恕刪)

台灣勞工要擺脫整體低薪問題,工會制度是唯一解.
沒有工會談薪水,只等政府基本工資調整,,期待憐憫與同情?

可是資方跟台灣政府素來是同一方的,向來站在消滅或掌控工會的一方,連勞工都有不少喜歡共體時艱大局為重的,奴性深重,,,難解.
Ste100 wrote:
台灣勞工要擺脫整體低...(恕刪)


台塑工會算是成功的嗎?

每次調薪談判都受矚目,而且台塑若賺錢也會給不錯的年終獎金。

可是張忠謀之前才報怨台灣工會成立條件太寬鬆也惹來議論。台積電薪資這麼敢給也對工會太容易成立有意見。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