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愈來愈樂觀!中研院上修今年經濟成長預測至2.18%


flyingmax wrote:
前半段對,後半段原因有點複雜
打個比方:
台北「如果沒花1兆蓋捷運」,發展就陷入瓶頸,人口就外移、企業也外移....
我不是高雄人,但高雄沒拿到這1兆預算是事實,高污染產業被刻意移到高雄也是事實...
別忘了,苗栗王劉先生說過台北的預算應該撥給苗栗,他信誓旦旦可以把台北比下去....



如果你認為高雄的發展是因為沒有1兆蓋捷運所以才導致這樣的結果那就大錯特錯了

這次立委席次高雄減一席,台南加一席

為何

台南連條捷運都沒有,公車和高雄一樣爛到爆,為何人口增加

因為有台積電有南科,有高薪產業有工作機會

人口流動到台南來了

高雄高汙染產業多是事實,但為何高市政府20年不做改變調整

捷運蓋再多,工作機會沒有增加,城市發展仍然有限

最後崩壞的狀態就會隨著時間和負債增加慢慢顯現

台灣還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沒有思考

當TTP, RCEP再過幾年生效,各國貨物出口可以降到零關稅時

台灣中小企業如何競爭,如果政府無法解決,那必定外移

之前大陸便宜人工,因此工廠外移,導致台灣薪資停滯

如果再來個外移潮,台灣會怎樣不敢想

magpul wrote:
馬政府時期不是都0.幾而已

你的記憶跟實際有點差距!

2009 -1.57%
2010 10.63%
2011 3.80%
2012 2.06%
2013 2.20%
2014 4.02%
2015 0.72%
2% 才剛開始離開谷底,哪來的復甦?除非把景氣低迷也叫復甦

hn1271n wrote:
2%的經濟成長率本來就是U型復甦
chiashin wrote:

你的記憶跟實際有點差距!

2009 -1.57%
2010 10.63%
2011 3.80%
2012 2.06%
2013 2.20%
2014 4.02%
2015 0.72%...(恕刪)


他講得沒錯啊~
這群人的腦袋構造就跟金魚的腦袋構造一樣,太久的事情會記不住。
再加上眼裡只能看見特定的顏色
別人做的好的就自然忽視了
原來拼經濟最厲害的一招不是想辦法增加就業創造產值,也不是增加出口提升價值,更不是減少人民痛苦提高收入,

直接數據改到自己想要的數字就好了啊!

高啊!真是高!
E見鍾情,獨E無二,The Best or Nothing, Only Mercedes-Benz!
景氣有變好嗎?
怎麼最近跟幾個店家聊天,
每個都在喊人潮愈來愈少,買氣愈來愈低了!
flyingmax wrote:
評:營建與不動產GDP...(恕刪)


前瞻效益 一本糊塗帳
張溫波/前台灣大學教授(台北市)
前瞻建設計畫被質疑「輕軌遍地開花」。圖為高雄輕軌。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力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投資總額八八二五億元,發行特別公債挹注。輿論質疑巨額舉債,效益到底如何。本文擬就相關效益評估疑點,列述如下。
一、經濟成長迷思:林揆表示,前瞻計畫帶動民營企業名目投資共一兆七七七七億元,增加名目GDP一兆七三一元,創造實質GDP規模九七五九億元,增加就業四至五萬人。民企投資及政府投資都是GDP重要構成項目之一,為何民企名目投資增量遠超過名目GDP增量,行政院從未說明,令人質疑之一。
主管機關設定未來八年每年經濟成長率二.三%(其中○.一個百分點是前瞻的貢獻),低於前八年平均值,亦低於新四年國發計畫積極政策的成長率(三%)。民營企名目投資增量超過名目GDP增量達七十七.八%,顯然不符邏輯。
二、通貨膨脹超高:主管機關指出,前瞻各項效益是透過總體經濟模型運算求解,但觀諸上述政府及民企名目投資、名目GDP、實質GDP等增量的數據,顯現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應可推知這些數據似與該模型缺乏相互連結關係。至於同樣從該模型推估的通膨率,亦不一致。從上述名目GDP增量及實質GDP增量算出的通膨率是二.四七%,遠高於前八年平均值。
主管機關又表示,從該模型運算結果,政府名目投資每增加一百億元,名目GDP增加一一二億元,實質GDP增加一○八億元。由此推估名目GDP增量九八八四億元,實質GDP增量九五三一億元,與前述數字不一致,而且通膨率更增達三.七%,超過前八年平均值的差距更大,更暴露作業草率。
三、就業增量誤導:就業是總體經濟變數之一,前瞻投資透過乘數效果,包括技術、勞動、資本等要素引申需求所發揮的綜合效果,據以推估就業增量,才能符合整體觀。因此,就業增量推估亦應由總體經濟模型估算,以反映就業量與實質GDP密切相關。但主管機關卻捨此一邏輯,改採「工程建設人力費用的估算方式」,並設算不同假設條件估計工作機會的區間值,顯然與前述各總體變數值不對稱,工作機會多寡相差二十五至二十%,不符邏輯,難免誤導社會大眾。該機關又指出,該項人力估計不含經濟乘數效果,亦不適用實質GDP推估就業機會,又是前瞻效益評估的另類不一致性。但就業增量與實質GDP增量密切相關,前瞻就業機會增量區間值難以成立。
前瞻效益評估缺乏完整總體觀邏輯概念與相互連結關係,表示作業草率,而產生效益評估不一致性的原因。高估預期效益,實現不易,稅收相對增加困難,中央債務持續淨增勢所必然,財政拖累難解。行政院張姓政委表示,未來八年中央債務淨增一兆五四六億元,直接打臉林揆「不會繼續增加債務」說,即為最佳印證。因此,根據前述主政者效益評估,未來八年經濟情勢將呈現「低成長、高通膨」的新困局,並持續存在「庶民苦、政府窮」的窘境。

未來大家要有每年通膨8.75%的心理準備,如果未來薪水沒有成長的話,就是每年實質減薪8.75%。
今年38分上大學的學生對幾年前0分上大學的學長表示:近年來畢業生的素質越來越樂觀!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