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滿的大樓梯 wrote:
千億公共建設成蚊子...(恕刪)
如果要以賺不賺錢來衡量捷運該不該蓋那連北捷都不應該蓋投入近兆元資金,只換得每年200億營收自己算一算這投資報酬率多少北捷之所以沒有財務問題因為不需要負擔折舊,沒有利息壓力每年繳的租金跟建設費用根本不成比例
賺不賺錢當然不是公共建設"唯一"考量
但收益如何反映了部份實質效應數據
這數據是衡量公眾需要性的必須重要指標
用眾人納稅錢建設事務難道不應該考量
建設之"延續性"好服務更多人擴展其效應?
假如只因納稅錢做公共建設就不需注重收益
那地方各式營運成本又何必要收錢服務呢?
直接開放本地人免費搭乘或使用當成福利既可
說穿了無法如此就是資源是有限的
地方收入根本無法無條件地承擔此服務成本
自身建設有收益能自負盈虧最好
這才有延續性才能讓更多包括子孫享用
當然納稅人也是可以自爽就好不顧及往後
這樣一來就跟之前各地方政策發老人年金相同
如政策性買票就地分贓直接發完就沒了
有一任沒一任大家自己看者辦
若"重大交通"建設地方也可以無視效應與收益等
直接當成社會福利及基礎建設來運用
(高雄或苗栗思維拿眾人錢圖自身名聲與地方私利)
如此龐大金額預算全做當期短線操作
自身政治後果就請自己嘗不要一直打別人口袋主意
而且相對也就更不該"舉債"做建設讓子孫還
各人造業各人擔
世上沒這種"就你最聰明"之道理在
再者內文也沒有做如此表示
題目就明說也用了"政治藝術"這中性字眼
可有人卻創了假議題"收益"來迴避"效應"問題
只提片面部份就來解釋等於全部與結果
這叫見樹不見林犯了以偏概全兩分毛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