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一颗星 wrote:
不是很能理解他的逻辑...(恕刪)
我不太赞同你的想法,因为这个概念太大陆化了。强行资本扩张本身就是需要从移动支付中获取利益的支付宝和微信之类的电子商务公司才会做的事,他们是既得利益者,当然乐于在前期付出巨大成本。而滴滴共享之类互联网创业者在初期大规模优惠也同样是因为他们获得了超额的融资,所以才有人说,这是大陆才能玩得起的资本游戏,绝对不适用于台湾。
在台湾谁是现金消费的既得利益者呢?我看台湾网友讨论移动支付的时候,反复提到了悠游卡,也就是大陆这边的公交一卡通。但我搜索悠游卡的时候,发现它和一卡通并不一样,虽然同样可以乘坐公共交通和在超市便利店消费,但大陆的城市一卡通是由政府和公共交通系统控制,属于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而悠游卡虽然同样是台湾政府牵头,公共交通公司持有股份最多,但非公持有的股数超过公持,而非公持有的股东里一半都是台湾的银行,这是他们的利益,他们的奶酪,他们会主动推广移动支付吗?在他们已经得到悠游卡利益,而实际台湾消费状态不可能再有大规模提升的今天?我不觉得他们会。资本的动力是利益,不是创新,包括支付宝和微信。
当然理想状态还是政府牵头要求财团和银行统一协作调控推动移动支付,但作为一个人人有选票的台湾社会,我同样不看好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