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wrote:運動大多都這樣,不過電競職業更短 重點在於規則能否持續,大多數運動項目,規則很少變動,百年前的棒球運動和現在幾乎一樣,但是,一套電競「規則」能撐幾年???國內教育最大弊病就是官方管太多......
haungjh wrote:台灣的職業電競隊伍...(恕刪) 這麼草率的政策.....要是哪天台灣出了一個全世界第一名的女公關之類的,是不是要扶植大專院校廣設性交易系?底下再分少爺科、公關科、調酒科、保安科......整個產業供應鏈從上到下全包算了........
GDC1 wrote:讀書讀不好,可以學...(恕刪) 我不想先下結論,但以這幾年的發展來看,頂尖選手三年得到的薪資比一般人工作一輩子還多,更別說現在的出路變多了,以前只能當選手,現在包含主播、賽評、實況主、……等等,選擇多很多GDC1 wrote:當年那位電玩小子弄個世界電玩大賽第一名,拿到了一百萬元獎金 2001和現在比條件差多了,那時候連拿三年第一養不起自己一輩子,現在拿一年的冠軍,然後這圈子工作五年,不亂花,以我們一般人工作一輩子賺得還多台灣羽球世界第一的,今年預估收入2500萬台幣,這是包含獎金和贊助的目前最頂尖電競選手,光薪資一年破200萬美金,還不包含其他商業收入羽球了不起當職業選手十多年,電競大概十年,收入沒比較差退役後的工作現在選擇也多了不少當然只有夠頂尖的選手生活在不亂花之下足夠,沒那麼強真的別走這條路更何況要當頂尖選手需要很多條件,打電玩是娛樂,當職業那是另外一回事,職業選手包含心裡素質都是很重要的,每個職業要當到頂端都是很難的
櫻樹抽芽時想你 wrote:我支持電競成績優異...(恕刪) 目前電競長壽的遊戲應該是星海爭霸2,這個十多年了吧LOL是大陸有刻意經營職業,給的薪資也最好,韓國選手最強,但除了FAKER一直留在韓國外,很多冠軍隊選手到大陸賺錢人口夠多,收入來源真的夠,光線上直播可以動不動就80萬人,商業收入足夠支撐的至於台灣想發展,給好的選手一些資源,至於政策性的全面支持,我自己比較保留看法一個遊戲能存活5年以上,總有點能耐的,團隊遊戲難度高很多,不是光操作好就行的,還很多條件,能出國打出好的成績真的不容易
究竟是選手因遊戲而存在?還是遊戲因選手而存在?我想是前者為了擴大遊戲市場,發展出了電競這項運動(姑且稱之)如果只是在末端(電競比賽)打滾,就算贏得了世界冠軍,也只是在替前端的韓國、大陸作嫁若是台灣有能力研發遊戲並賣到全世界,這樣對台灣比較有實質的貢獻電競世界冠軍,畢竟也稱得上台灣之光,終究是得了第一不過這樣的第一,恐怕得到的認同、和激勵人心的作用就少了許多陳金鋒從小打棒球,苦練、挫折、失敗,到站上大聯盟!!吳寶春從小當學徒,苦練、挫折、失敗,到世界麵包冠軍!!xxx從小打電動,苦練、挫折、失敗,到世界電競冠軍??打電動很少會讓人跟「苦練」聯想在一起打電動是一種會讓人沈迷的事,和棒球選手、麵包學徒被操、被狗幹,本質就不一樣,成功後發揮的空間也不一樣,我並不覺得是一條人生的康莊大道
政策詳情沒出來 , 不好說甚麼....但 ,如果是電玩設計相關技藝(美術/程式設計/劇本...)加分 ,這列入審查或加分無可厚非 , 甚至是喜聞樂見 ,反之...如果只是著墨在電競比賽 , 反而是本末倒置更讓許多孩子的天分和未來 , 可能被錯誤價值給犧牲....要推政策就必須是能創造完整產業價值的 , 甚至能出現完整的產業鏈 ,而非只是頌揚極少數的偶像 ,卻忽略王座建立在枯骨之上 ,登不上王座的人 , 沒有人會同情 , 也沒有人會記住他....凡是和人生未來相關的決策 , 都必須保守慎行 ,重點在於人生不是遊戲 , 沒有Reset 鍵讓你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