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2017-2018年,中國大陸除了在現神威太湖之光,還會推出2-3臺100P運算能力的機器(有可能其中包括傳說中的天河三號),軟硬件也全部是國產件(英特爾和AMD以及NVIDIA的頂級硬件已經被禁運)。2020年或更早會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運算能力達到e級的超級電腦。
lab2010 wrote:另外,2017-2018...(恕刪) 美國對中國禁售頂級CPU的時機太妙了,奧巴馬簡直是中國人的好朋友。這下子中國超算全都被逼得使用國產CPU,大大省下了將intel趕出中國超算市場的功夫。
s797176 wrote:其他國家排名呢台灣...(恕刪) 找到答案了,台灣上榜的數量是0台,不過如此也好,超算是吃電怪獸,對台灣來說可不是什麽好東西。被台灣視為同等級的主要對手韓國,則有7台上榜。還有,俄羅斯這麽大的國家也就是7台。各國與地區top500列表
makeinhk wrote:找到答案了,台灣上榜的數量是0台,不過如此也好,超算是吃電怪獸,對台灣來說可不是什麽好東西。被台灣視為同等級的主要對手韓國,則有7台上榜。還有,俄羅斯這麽大的國家也就是7台。各國與地區top500列表 原網址在這裡:http://top500.org/list/2016/06
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大陸把超級電腦的排名當作國力的呈現,不計成本傾一國之力創造出來的,但是這種處理器有商業化的可能嗎?首先要遇到的問題是要怎麼用。這套電腦的作業系統,節點間的通訊協都是自己發展的,編譯程式的工具軟體,以及數學函式庫就都得自己發展,這部份的環境成熟嗎? 建硬體容易,困難的是應用軟體的生態環境。科學研究所用的應用軟體要如何移植到這樣的環境上,並且發揮效能?這部份才是要花人力和時間的。重點是,移植這些應用程式的相關技術和經驗,沒有後續的可用性,除非採用相同作業環境的電腦系統夠普及。要參加 500 大排名只要執行一套標準的線性代數程式,這程式要怎麼改都行。國外不少大型電腦建置完成後(特別是要爭取排名的),跑一趟這套程式,將結果送交相關單位,每年兩次的排名出來之後,就將電腦系統分拆成較小的系統,方便支援多種類型的應用。因此對實際日常應用來說,在 500 大裡爭排名,只是滿足一些虛榮心。全世界上玩的起的超級電腦排名的國家也沒幾個,看看這些國家的經濟狀況,勢必會影響到超級電腦效能成長的速度。台灣下一代大型電腦系統預計 2018 年上線,預算金額大約台幣四億,到時候可能還排不上 500 大呢。台灣早就玩不起超級電腦的排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