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華爲17萬員工,人均年收入超過80萬人民幣。

求仁得仁 wrote:
我是說華為無需外部資...(恕刪)

这是肯定的,每个企业都有党组织。。。
但是华为肯定不是TG帮最多的,因为还有很多国有通信设备商

求仁得仁 wrote:
我是說華為無需外部...(恕刪)


「但到這裡你以為就能把幾百萬分紅裝到錢包裡帶走了,哪有這麼簡單,你雖然分到了307萬,華為也會要求獲得分紅的員工為了公司的發展,將分紅轉存到內部賬戶,利息按照銀行同期三年期貸款利率,也就是6%計算,當然你也可以再買華為的增發虛擬股,而大部分員工都會去繼續買股票,所以這一端變成了分紅再投資,或者是P2P,華為先把分紅的錢拿去用了,而成本僅僅是銀行最低的貸款利率,這麼便宜的錢,保證了華為的業務利潤,然後他就能賺更多的錢,做更大的生意,始終保持現金流健康,並且高速增長。換句話說,看似賺了好多錢,但其實錢還在華為的體系中運轉,並沒多少裝進個人口袋。」

我想這一段解答了華為為什麼不需外部資金,也不需股票上市籌資。

求仁得仁 wrote:
我是說華為無需外部...(恕刪)

有官方协助的应该是另一家中兴哦,中兴才是国企,这两家在海外都是互相拆台的

iou9998 wrote:
不知道裡面台灣員工...(恕刪)

台湾的员工也不少,我认识好几个高级别的专家都台湾的

求仁得仁 wrote:
一家公司從成立到現在不用外部投資,也不用從股市募資,真的很難令人想象。

不過華為到能賣手機賺錢之前,做的都是大陸軍方跟電訊公司生意,這些電訊公司基本上是國企,顯然中國在培植華為成長上,下了不少心力。

華為只是沒有在開放市場上募資,但並不是說它不需要從銀行貸款。

早期的華為並非沒有做國外的生意,我有個同學1990年代畢業就去華為,2000年之前就已經派駐在非洲,後來又轉去歐洲。只是那時候還在耕耘期,業務規模比較小,不太被媒體關注罷了。

覺得華為的設備都是賣給大陸的國企嗎?事實上,華為現在的營業收入中,來自國內的訂單只有20%多一點,其他80%都是來自海外市場。而且早在2005年,華為海外市場營收就超過國內了。

黝黑蜗壳 wrote:
有官方协助的应该是...(恕刪)

政府最喜欢的是巨大中华中的其他三家,巨龙是军队办的企业没影了,大唐混的在卖专利,中兴倒是还行,最没有背景的华为反而被人认为是军方部队的背景。有这么无语的逻辑吗?知道最开始的时候3COM、3Level外包华为的业务(华为分包给他们),是20000美刀一个人月,这也是最开始华为和CISCO冲突的原因,因为华为的产品开始的时候就和CISCO基本一条水平线上,后面华为自己的实力起来了,想收购3COM与3Level,美国人不让(3COM与3Level都是美国的国防承包商)。
kernel,SDN,看这些猜您可能是做云计算的
華為旁邊的萬科城
05年之前都是富士康的高官在住。
之後比例逐年減少。
換手的換手。別幫這些高官惋惜他們賺翻了。
他們買時便宜,賣時早就翻好幾倍了。
多半都是華為住進來了。
財力驚人啊!
就不說一些去過就清楚的現狀。
他出手挖人就是三倍薪水!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第一次見這種公司員工股份制,是華為獨創的嗎?
netfarer wrote:
华为收入高不假,但你...(恕刪)


台灣也有這種公司 但薪資有跟上嗎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