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pitiously wrote:
其實我覺得他説的沒錯,可惜他自己的公司出過包,大家才會覺得他在為自己開脫,如果今天說這些話的是俠醫林杰樑醫師,大家就會思考是否正確。我們現在的確浪費太多食物了。
拜託! 這根本是在胡說亂扯。
shiu65 wrote:
二、自有人類歷史以來,並無近代的冷藏冷凍冰箱,但各種族都依其生存的地理環境(緯度高低),發展出不同的食物保存方法、及烹調料理方式;熱帶有熱帶的「『酸甜苦辣』重口味」飲食,寒帶溫帶則為清淡口味。各民族並無「保存期限」、或「最佳賞味期」的規範;一直延續數千年。
拿古代比現代,現代食品工業,可以不用管「保存期限」嗎?
以前吃壞肚子,自己的事情,現在食品工業可以這樣玩? 不標示期限由個人自行判斷食品壞掉與否? 還有食品變質很多時候人類是無法判斷得出來的。
更何況各種食品標示期限是有原因的,這也是食品廠的責任,品質控管如何、安全期限到哪!? 就是要讓消費者能更安全的去購買食品,結果高志明卻把這些責任全推給消費者"你們自己判斷,吃壞肚子你家的事情"!!
shiu65 wrote:
三、連我們祖父母那個時代,所有人都靠「先人的『飲食智慧』」來判定「食物是否還可以食用? 要不要廢棄?」;所以,才有了「老茶」、「醃漬發酵數十年的老蘿蔔乾(老菜脯)、豆腐乳、老酒、百年老醋、」的傳承。又廢棄食物時,也是「依賴智慧,而非『有效日期』」;因此,數百年來,農曆新年的「年糕(甜粿)」表面發黴時,都是「以布擦拭去霉後,切塊裹粉油炸」後,食用的。 若依「有效期限」規範,事實上,諸多千年傳統食物,勢必違規,在其真正壽命未到前,都必須要丟棄。
連第三點都是在否定「有效期限」的這個規範,但引用的東西卻錯得離譜,更不要講還一直拿早前的個人相比現代的食品工廠對食品的處理。
還有~發酵VS變質腐敗
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耶!
發酵製程有其特殊作業和規範,難不能買塊五花肉沒用完隨便放著不久之後就可以變成臘肉了?
shiu65 wrote:
四、法國強制立法、限制賣場不能任意丟棄食物的「食物銀行」、荷蘭的「剩食餐廳」,顯示歐洲各國嘗試「減少食物浪費、減少任意廢棄、減少碳排放、避免環境污染、剩食救助弱勢」的努力、與用心;值得我們所有國人深切反思!
人家銀行可不是給過期品讓人自行判斷,他們給是即期品還必須兼顧食品品質是否有問題耶!
shiu65 wrote:
五、法律不可能規範所有的食材食物,必有很多不完備之處;期望大家能適度運用「先人的『飲食智慧』」,重新建立正確的「未來環境飲食觀念」,提出補充,同時政府法規也應該能適度修改,以共同舒緩「人類環境‧糧食」的危機!
糧食危機倡導的是不浪費,並不是給你義美開「有效期限」無用論後門的大旗。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