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在於政府資助民間值得發展的產業,在他們那是理所當然,在臺灣成了政府圖利財團。
當然政府資助民間,會被人認為有沒有關係,才能取得這些政府資助。但這卻往往也是臺灣新興產業能不能取得生存的機會。
電動車產業,在臺灣未來產業佈局是相當的重要,因為正好是臺灣擁有多數的優勢。因為我不認為政府資助何錯之有?
以汽車產業來說好了。當初韓國不惜背信忘義跟臺灣斷決外交關係,就是為了替韓國汽車產業及電子產業打下對岸市場。
韓國差點破產,就是為了替現代汽車、三星集團及LG集團背書貸款。現今這些集團成了世界知名龍頭。
臺灣還在小家子氣的在計較政府資助哪些產業,有沒有關係,這也為什麼臺灣這幾年經濟不景氣,正是因為民粹主義害的。
如果今天政府有骨氣,就直接說~支持國內產業,政府機關一律以自製率及臺灣製造率高的國產品牌優先採用。
不管東西做得好不好,不出五年,這些國產品牌的東西一定都會像韓國一樣,打出國際市場,甚至擁有國際的品質。
問題是~你政府要在乎民粹,還是要在乎對的事情?至少警車你就先優先使用國產品牌的LUXGEN做起吧。
理性勝於感性的原因在於「理性」看得出現實,「感性」卻能袜掉事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