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什麽金八熱血老師關心學生
或是為了學生好所以嚴格要求等等之類的
千萬不可以做
現今的教育 只要教書本上的東西即可
會學就會學 不想學就算了
品德 節操 或是其它考試不會考的事情
千萬別做
別打學生 別念學生(連念都不行 當然更不能罵)
別做多餘的事情
時間到即閃
學生真的有問題 即向上頭(主任或是校長之類的反應)
千萬不要自己出頭
就可以快快樂樂的上班 平平安安的退休
=================
再次叮嚀 別打學生 別罵學生
學生的品德 不是現今老師在管的
那些都不是考試會考的
別把以前的老舊老師教學的觀念 拿來當做現今環境使用
那是會死的很慘的
==========================
PS:本主題 老師不管學生如何
就算學生上課中 是否故意或非故意想去上廁所
都應該給學生去(有同學陪同當然是更好)
事後打學生就是不對的行為
而且這個老師不知道現今學生不能體罰嗎 那是會出事的
重點:1.老師只要教考試中有可能會考的東西即可 其餘的事即 多餘
2.不體罰學生 不罵學生
3.有問題向上反應
4.別為了學生而毀了自己的工作
記者通常為了拼交稿,進而為了拼點閱率,收視率...通常會:1.把標題設得聳動驚人,引人好奇測目(但內容通常很空乏);2.以無中生有,移花接木,修正事實等方法,把新聞改裝成自己想要的方向.
本案中,班規既定有"上課去廁所打10下"的規定...
請問,這跟是不是去處理月事有何關係!?
別人拉肚子去上廁所,也是打10下阿
別人尿急去上廁所,也是打10下阿
別人想睡覺去廁所洗臉,也是打10下阿
問題來了,拉肚子、尿急也是生理需求,為什麼這些該打而換衛生棉不用打?
更何況想睡覺去洗臉還是更正當的理由.
案中還有另一個重點...那就是記者寫"痛打"..
你們覺得有可能是痛打嗎!?我直接判斷根本是記者添油加醋!
若真的老師那麼兇殘使用到痛打的話,那就會在當下直接執行了,而不是到了隔天再補打!
結論:台灣媒體就是知道台灣人喜歡重口味,知道該怎麼迎合台灣人的喜好,知道該怎麼勾起民眾的好奇心及憐憫心...
記者在這裡使用到兩個元素:
1.換衛生棉(夠騷,夠吸引大家注意)
2.痛打(使用到這種上對下,優勢對劣勢,大鯨魚對小蝦米,萬惡政府對平民百姓...這種萬年不敗的梗,必足以激起無腦台灣人義憤填膺的心情,進而為其傳閱,屢試不爽)
如果你不想再看到這種做出來的新聞的話,如果你想要真正享受新聞品質的話...首先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的判斷力,拒絕點閱標題聳動驚人或重口味引你好奇的新聞.
請不要再手賤去點開那新聞,久而久之那記者發現不討好就會少PO那種白爛的新聞了.
從新聞報導內容看,都說下課本來要去換棉條,聊到忘記了,所以絕對不是突然來。如果是突然來,不可能讓妳撐整節下課還不去處理,這樣除了內褲濕黏黏很噁心很不舒服,外褲或裙子也會沾到。
她補充說,你們男生不信,把蕃茄醬塗在內褲上再穿起來試試看。
她又說,換衛生棉這麼重要的事情還能聊到忘記?現在的小孩都嘛自己爽就好,愛做什麼就做什麼,規矩都當不存在。
妳相不相信,有女生來讓媽媽來幫她請生理假,一個月請三次每次兩天。生理假依法不得拒絕,只能給請。
我也有過學生期末考沒出現也沒請考試假,第二天在其他班級出現,說自己睡過頭,希望我讓她在這裡補考,我拒絕之後,再一天後拿著生理假假單給我,逼我不得不讓她補考。
在該新聞裡,因為資訊不足,女學生的話不可盡信。要批評老師之前先瞭解全貌再批不遲。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