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entLu1021 wrote:小弟知道裝置容量不...(恕刪) 前幾樓已經說了,備載看起來似乎夠,不過請把風力太陽能水力這些發電方式除去,因為這些在台灣沒辦法提供穩定的電力備轉跟備載不一樣,備載是可以隨時加入發電而且是穩定發電的
VincentLu1021 wrote:看台電資料, 總用電量 一直在裝置容量的50~60% 左右, 扣除備載 15%, 還有25%之餘裕應該...(恕刪) 不能這樣算,50~60%是整年平均。15%備用容量是只算尖峰用電,按照規劃,尖峰時就只有15%備用,有意外時備轉容量會更少,沒有所謂25%額外餘裕。「年總用電量」佔「裝置總容量整年可發出電量」的50~60%是很正常的,因為:1、容量因數不到100%,除了保養維修,非尖峰用電時期有些電廠是停機不發電的,再生能源更是受控於氣象條件,容量因數偏低;在一般情況下,再生能源的容量因數大約只有~30%,火力~80%,核能~90%。2、線損,台電的線損約4%,在世界名列前茅,但也是很可觀的。3、非台電自有裝置,如民用太陽能或汽電共生,發出的電有部分自用,多的才賣給台電,這些會提高裝置容量,卻不見得可以等比例貢獻發電量。4、廠內自用電,發電廠也要用電,這些電會佔用發電容量,卻不計入淨發電量。VincentLu1021 wrote:根據數據來看, 似乎沒有備載容不足之問題 現在沒有不足,但未來會。舊發電廠會退役,蓋穩定大型發電廠的時間要以十年計,遇到抗爭會更久,一個負責任的領袖,不能只看現在,或只看他任期來做電力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