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_f wrote:
當然不會自燃啊, 沒學過化學嗎?
要防範的是無法預期的事件
例如: 毒氣攻擊, 恐怖分子攻擊 之類的.
現在的模擬情境是大巨蛋園區因為火災而且藉由地下停車場連通到所有建築物...
可能比你所謂的毒氣攻擊,恐怖份子攻擊還要鬼扯了
但這次台北市政府體檢小組的成員也夠水準,林欽榮(中原建築)是都計規劃方面的專才,是成大、交大的教授。
林洲民(淡江建築)也是成大的設計教授。
還有呢?陳亮全是銘傳的教授,中原建築出身,學過消防的人,應該都讀過他的消防防災的書,台大城鄉的教授,臺灣搞防災的權威之一。
陳柏森(成大建築)更不用說,成名應該超過40年了,20年前當學生就看著他做的設計案在學習。本名叫陳森藤,柏森是事務所的名字。臺灣頂級建築師事務所之一。
---------
很多人執著在防火材料的議題上,其實這個案子的問題,不是在防火設備上,也不是消防技師的層級。
真正的問題,是出現在規劃設計上。
有做過逃生訓練的人都知道,遇到災難,第一件事是避難,確定自己安全了,然後通報,如果行有餘力,才進行滅火協助的動作。
同樣的,規劃設計上,第一件事就是先規劃好避難方式。大巨蛋本身是安全的,這點問題不大,空間桁架的系統,即使遇到大地震,垮下來的可能也不高。空間是開放的,發生火災也不擔心,溫度沒有那麼快燒起來,如果是更大的災難,像是核子彈爆炸、毒氣攻擊,那人總是會死的,也不用太擔心。所以巨蛋的問題,不在於消防,不是解決災難。
重點是應變災難。因為使用者是『人』,人,是一種生物,靠本能生存的佔大多數,當巨蛋這種設施發生災難時,裡面幾萬人的觀眾,才是最大的災難。
就像跨年上海踩死人的意外一樣,一個小空間,意外發生,就會發生不可預測的推擠、踩踏。這時候,防災規劃就很重要。
設計上有個很粗淺的概念,往往新手做設計的時候,會自己腦補一些東西,某某人走那個門、某某人走那個門。然後老師就會說,這種想法,讓大貓走大洞、小貓走小洞,是錯誤的。現在巨蛋的問題就在這裡,沒有其他問題。
當巨蛋發生災難時,也許只是某人放了個屁很臭,臭到旁邊有人昏倒,都有可能變成一個災難。
然後呢?所有人會往自己可見的最近出口進行避難,所以你要檢視很簡單,大巨蛋周圍有沒有足夠腹地能讓裡面的人靠直覺跑出來?答案是沒有。所以解決方案就是拆掉大巨蛋、或者拆掉百貨公司(商場)。這是設計規劃層次上的疏忽,或者說,因為要增加百貨空間,所以犧牲掉的東西。
又有人說不需要腹地,其實這也沒啥好爭的,去參考全世界的防災避難手冊,腹地是一定要的,當災難發生時,防災規劃絕對不會叫巨蛋裡面的人跑回家、或者跑去捷運站搭車,而是會叫觀眾到最近的避難集合點停下來等待疏散、救災的指揮。這一點,跟上面說的行為其實是有衝突的,大部分沒有經過訓練的人,下意識會想要離開現場,越遠越好,但是這種行為,是很容易造成延續性的災難,所以在設計上,必須訓練設施使用者,知道如何避難。到避難位置,除了避免災難因為逃難的無頭蒼蠅而擴散,更重要的,是救護的必要。把人疏散到避難位置,然後留出快速救難通道,這是設計要做的事。
這一點,反而是簡單的,比方搭飛機,會跟你說明逃生方向、逃生設備的位置跟使用。比方住旅館,會給你一張避難空間跟緊急集合地點的地圖,在每個房間的門背後。電影開始播個片頭,巨蛋活動開始也花個兩分鐘,告訴你你的票區的逃生路線、緊急集合地點,這一點都不難,相關資料甚至直接印在票上都可以。
-----
或者用很建築的方式說,建築設計,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大巨蛋有問題,是因為設計上,不斷的增加商場、停車空間等的數量,讓上位的敷地計畫出現問題。從都市計畫的角度來說,就是本來應該是住宅區的案子,結果蓋出了商業區的案子。
不是說商業區的案子不能做,而是商業區的量體做在住宅區,這就是錯誤的。
-----
還有人說,台北市政府、台北101用同樣的系統下去跑,也要拆,這種概念是錯誤的。
使用用途不一樣,裡面的人的組成就不一樣。台北101必需要經常進行防火逃生演練,裡面的員工、使用者的組成,固定者為多,當災難發生時,他們可以因為訓練的知識,按照災難避難演習的經驗,進行有序的逃生,並且引導裡面的非員工逃生。台北市政府也一樣。
但巨蛋、百貨,裡面的使用者,多半是不確定的使用者,他們對所處場所是相對陌生的,防災避難規劃,要用最簡單、最直覺的規劃方式,在最快的時間,把他們引導到避難點,然後等待救難、避難的導引,進行疏散。
因此,之前地下道,還說要當作疏散通道,那是可笑而荒謬的,當災難發生,第一個直覺反應就是往地面去,如果有人第一直覺是往地下室跑,一個是這個人很蠢,第二就是整體規劃設計、避難規劃,出現大問題。
遠雄的計畫也一樣,想像中空間使用者都會按照他們的規劃,乖乖的有序的往避難場所疏散,這一點,是有問題的,設計理論專業上,有人專門在研究這種行為,就像小老鼠走迷宮、或者機器人走迷宮,然後發現經由一些暗示性的設計,可以有效的導引行為。
-----
當然,我必須說,台北市政府給出來的那份報告書,太簡略,遠比一個事務所寫給雜誌的廣告文還簡約。沒有那套系統可以run,不能確定到底所謂的腹地大小到底夠不夠,但從平面配置圖來說,大巨蛋目前腹地的直覺性不好,這是明確的。
而且,解決方法,會不會就只有兩種?也不一定,防災規劃還是有很多手段可以做的,明確的導引系統、增加工作人員訓練的配比,甚至比方在巨蛋內設一個緊急警務所、外圍設四個警務所,設置連線警報系統,當災難發生,緊急避難需求產生,五個警務所可以快速調整區域內交通號誌,進行車道調撥,以人為的手段去臨時創造出一個封閉的安全區域,這也是可以的。
不過這些成本,我覺得遠雄要去扛。畢竟,當初馬英九跟遠雄簽約的時候,可沒有要讓遠雄蓋那麼多,這是郝龍斌時期,台北市政府跟遠雄之間,不知道怎樣協議,讓遠雄的量體不斷增加。我不相信這些都是乾淨的手段,也不需要去追究,工程總是要有利潤,但吃相難看,遠雄也該吐一點出來。我相信這才是柯文哲團隊的本意。拆掉大巨蛋,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jan2438tw wrote:
關鍵字:防火材 防...(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