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mmrr wrote:
以我的經驗,
有線台的收視沒破「1」,所有的高潮都只是在自嗨。
破1,也只能換來部門主管說:欸,加油喔,還不錯喔~
沒破1,表示收視平淡,
只有ptt鄉民會以為正晶很厲害。
而且,花了那麼多心力才拿到0.54,
我是部門主管的話我會說:「看!你不是說打慈濟有收視率?現在咧?」
大愛台沒人看嗎?
0.54的收視率常出現在大愛的節目裏。...(恕刪)
有視台+無線台共66台,數百個節目中,收視率能破1,只有15個節目
而且政論節目最優大約只有三立-新台灣加油,約0.73
請問你指的部門主管是那間公司,沒破1都只能算收視平淡
可以舉出來大愛台那個節目常出現0.54的收視率
3/13星期五收視率前120名
http://www1.xkm.com.tw/HTML/tw/hr/DATA/HR150313.htm
3/12星期四收視率前120名
http://www1.xkm.com.tw/HTML/tw/hr/DATA/HR150312.htm
3/11星期三收視率前120名
http://www1.xkm.com.tw/HTML/tw/hr/DATA/HR150311.htm
我找不到大愛台有在前120名內,更別說0.54的收視率常出現在大愛的節目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玩〞股票和投資股票,
內容差不多,
但觀眾看起來的感覺差很多
等到你仔細看了內容,看了投資報表,
這那算〝玩〞股票啊
...(恕刪)
我發問的一篇會以"玩"股票為題(我有打上?問號) ,的確是我在外吃飯的時候看到電視的 ,我很驚訝所以才上網了解看看 ,平常我甚至不看報紙的
先說好的 ,我個人的觀感不是公眾標準 ,但我個人內心的確希望慈濟的佛門同修也能用在家菩薩戒要求自己
其實怎樣叫做玩我不在乎 ,不要說股票 ,投資兩個字對我來說就已經越矩了
我家三代從我爸開始就只以實質生產性工作為業 ,有任何不勞而獲的交易利潤或儲蓄利息所得一概不取或捐出 ,盡量不過度囤積財富
我以前當過職業軍人(研發單位) ,受傷退伍有傷殘撫卹我也沒領捐回國庫 ,因為雖是因公但是我自己不小心的
還有我們從來不節稅 ,都選擇最高的計算方式繳納...這些並不代表我清高(事實上我很"搞怪") ,這只是遵守戒行 ,如此而已 !
以上聽聽就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