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台中BRT日運量達五萬人次,都要喊廢~~那日運量不到4萬的高捷橘線~~是不是要先拆~~

三創、京站、阪急是很建康的BOT,政府零出資、無擔保,等時間到接手就好

大巨蛋雖然有很多爭議,但也是政府零出資、無擔保等時間到接收的BOT

高鐵目前政府還沒出資,但因爲被殷琦拐去當保人

所以破產的話(除非營業額爆衝或財改案過關,不然2019年就會破產)

由於原始股東和高鐵公司拿不出錢,政府很可能就要拿稅金給銀行

高捷就⋯⋯
還好意思把高捷給拿出來說的應該不是在秀自己的上限就是在侮辱01其他網友們的智商
如果只是看能不能回收成本
那花了八九千億的北捷 目前每年的盈餘有辦法償還嗎????
況且還持續不斷的擴建 那最該拆的不就應該是...

sincostan wrote:
那花了八九千億的北捷 目前每年的盈餘有辦法償還嗎????...(恕刪)


北捷如果漲票價就有辦法,而且台北人罵歸罵,還是會乖乖付錢搭捷運。

高捷敢漲價,就等著變學生專車!

高雄人都騎機車。

因為:
1.天氣好,幾乎不下雨,冬天也不冷(除非寒流來)。
2.機車文化,高雄人18歲的生日禮物第一名:摩托車......(真心不騙)。
3.機車停車方便,騎樓,巷弄,人行道。愛怎麼停就怎麼停(真高雄人機車是不停停車格的)。
4.棋盤式路線+密密麻麻的小巷子=愛怎麼鑽就怎麼鑽。(出發地到目的地,直接切直線,順便避紅燈)
5.高雄機車行比7-11還多(不唬爛)。

省時、省油、省錢、方便。我高雄人,高捷我沒搭超過10次......
凸歸台灣 wrote:
北捷如果漲票價就有辦...(恕刪)


漲票價...確定目前搭捷運的人會買單嗎??
何況現在票價x2 可能都很難回本
sincostan wrote:
漲票價...確定目前搭捷運的人會買單嗎??...(恕刪)


絕對買單!不買單就回去搭公車!

給你一個概念

2013
"房市專家指出,交通條件向來是房價的決定性因子,只要標榜近捷運的房子,價格通常會比其他非捷運宅高出近2成,「小資族」若想在台北擁有自己的家,其實不一定要往捷運站擠,有些區域雖然離捷運站稍遠,但生活機能成熟,環境也清幽,是購屋預算不足者的另類好選擇。"

以雙北捷運宅一坪50萬來算,30坪的房子,價差300萬,年利率1.5%,一年4.5萬。一家四口上班上學,每人為捷運宅願意付出11250圓,一年250天,平均一天45元。

而號稱捷運宅通常只是不用搭公車轉車而已。也就是說為了躲掉這段公車車程,台北人每天願意付出這麼多錢。




真神奇

只要講到高雄的問題
就一定有人會把台北拿出來救援

sincostan wrote:
如果只是看能不能回收成本
那花了八九千億的北捷 目前每年的盈餘有辦法償還嗎????
況且還持續不斷的擴建 那最該拆的不就應該是...


北捷靠的是票價之外的收入來攤還興建成本,
票價只能補貼部分的營運成本,
除了票價外北捷收入來源有:
1.廣告收入(燈箱、壁面廣告、車體廣告、車廂內廣告、電視廣告..)
2.店鋪出租(地下街、站體店鋪)
3.台北小巨蛋租金
4.停車場
5.捷運紀念商品授權費
6.捷運共構相關權利金或取得樓板面積

廣告和店舖租金的單位金額會跟搭乘人數呈正比,
所以同樣的廣告在北捷會比高捷能收到更高的租金,
店鋪更不用說,
也因此北捷除了票價收入高於高捷外,額外收入更遠遠超過高捷,
營運成本可以自行負擔外,興建成本也可以逐年攤抵,
這還沒有把外部利益算進去
(創造周邊商機、提高土地稅收、節省民眾通勤時間、降低空氣汙染....)



zuoaihua wrote:
還好意思把高捷給拿出...(恕刪)


呵呵
用數據來說服人吧

當年引以為傲的, 號稱全國第一的高捷 bot案為何倒了,
全線通車後,連五年都撐不下去,
就被市府接管了,讓高雄市民每年增加近30億債務


去看看高捷有多浪費, 月台上一半是空的,
只有三節車廂,卻蓋了長度為六個車廂的月台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