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我用加油站來說明,我對FTA的認知


hn1271n wrote:
你知不知道什麼叫做專利授權
不是說A公司的研發成果一定只有A公司才能使用

A公司也可以把此專利授權給國內的很多公司使用

至於如何避免讓研發成果肥水落外人田 被外國公司取得 那就要台灣國內產業界內部自己協商整合了
...(恕刪)


不知所云,0分奉上

hn1271n wrote:
你的比喻失當當兩家加...(恕刪)


你讓我聯想到一個故事


客 : 老闆來一碗排骨麵
老闆向內喊:排骨麵一碗
客:等一下.不好意思.排骨麵要換牛肉麵
老闆:排骨麵換牛肉麵一碗
客人吃完牛肉麵就要走了
老闆:牛肉麵100
客:牛肉麵是排骨麵換的
老闆:排骨麵也是100
客:排骨麵我沒吃
老闆:牛肉麵100
客:牛肉麵是排骨麵換的
老闆: ...


因為你只對同一問題重複跳針, 不答其他問題, 很可笑

例如:
很多人問你: 品質好, 又關稅低, 不就更能把對方打趴, 你為什麼不回答?
上幾層樓, 就有人問你, 千千萬萬沒能力升級的, 你有沒有為他們著想, 你也沒回答

金瓶梅裡面, 女人擇偶條件其中有3樣, 1. 富有, 2. 俊俏, 3. 性能力超強
今天有人要娶老婆, 原先很有可能成功的, 不幸被剝奪一樣,
你的說法就是用其他彌補, 但說彌補就彌補?
用喊的不會長到30公分, 少一樣就輸給對手了
他不是不答,而是根本沒能力回答

可以說出最近韓元一直升值,看來中韓FTA對台灣的出口威脅是0這麼經典的經濟論述大師

政府不延聘他來解決各種經濟問題真是埋沒人才了

heroo wrote:
他不是不答,而是根本...(恕刪)

真是太有才了
鍵盤大濕果然名不虛傳

wc2880 wrote:
譬喻的非常對!!蘋果...(恕刪)

在商言商.....
連蘋果毛利這麼高的企業,
歐巴馬要求蘋果回到美國本土製造,
賈伯斯還不是拒絕了.....
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 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 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

hn1271n wrote:
但是如果比較貴的那家加油站的服務品質明顯超過收費較便宜的加油站...(恕刪)

請問,你可以告訴大家,要怎麼分辨路上經過看到的兩家加油站,何者服務品質好呢?
再請教
若你的父母、長輩選購電器、電視的時候,怎麼分辨的出那家產品規格好?
又再就教,你的小孩若選購零嘴、玩具的時候,怎麼知道誰家的東西好?
.
.
.
.
.

hn1271n wrote:
你的比喻失當
當兩家加油站的服務品質 油的品質都完全相同時 當然是比較便宜的那家加油站會受到顧客青睞
但是如果比較貴的那家加油站的服務品質明顯超過收費較便宜的加油站
再加上收費較貴的加油站的油的品質較好 比較不傷引擎 油耗表現較佳 勝負就很難說了
那些認為價格=產業競爭唯一的的決勝點的人 根本就是對經濟一知半解


服務也是成本阿難道你服務好是免費的?
你的服務能多好別人多出來利潤就是可以好你多一點...
轉po


愛雷島之心 wrote:
不知所云,0分奉上...(恕刪)
常在想說台灣可能很難出現跟蘋果一樣的公司
因為在台灣.可能很多人會說這產品賣那麼貴.台灣公司不挺台灣人.發起拒買XXX公司的產品活動...
另外.台灣現在常常在抱怨老闆怎麼不創新.那自己怎麼不創新一下來當老闆呢?
好像台灣只有老闆該創新....
Disturbia

還不敢說自己是台灣人喔? 你真的很好笑耶!! 你乾脆說帳號是你買來或盜來的好了[笑][笑][笑] 你們中國不用修憲只需要看習維尼一人指示就很讚讚吼?

2024-08-17 22:11
Jacky Wu

Disturbia 我是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有什麼問題嗎?中共同路人為什麼一直只會靠抹紅中華民國人來分化中華民國呢

2024-08-17 22:27
比喻很糟。沒有抓到重點。

實際的狀況,接近當初台塑全國加油站加入。

在那之前,中油一家獨大,有的直營、有的加盟,價差不大,油料不差,或者差異不大。

後來有一家新連鎖加入,價格永遠比中油便宜1塊,很多人轉而去加全國加油站。

這才是FTA。

FTA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當你要得到點什麼,你『一定』要失去點什麼。

不把這點弄清楚,是不能談FTA的。

韓國跟中國談FTA還有韓國跟美國談FTA,通通是這樣,新聞沒有、或者很少告訴你的,

韓國內部其實有相當多人,對這些FTA不滿,而且受損害。

這跟WTO當年的狀況都一樣。

全國加油站為什麼永遠比中油便宜一塊?

是因為他的老闆佛心來著,開加油站做公益?所以一樣成本、一樣品質,賣得比別人便宜?

我不好說下去了,會被告的。

但不外乎以某種方式以降低成本(有正向的跟負向的)、或者老闆有佛心這兩個可能,

修車行的老闆總會說,有全國加油站出現後,車子開始都會有一些以前沒遇見過的狀況。

-------

所以包括以前ECFA的所謂『讓利』,都是一種迷幻藥。兩國簽FTA、或者其他關稅協議,一定是互相取捨。

我不反對針對台灣主要競爭項目,去談FTA。

但如同童子賢先生所言,中韓FTA對台灣的影響,並沒有想像中大,因為韓國在這次獲利的項目,很多台灣已經因為許多原因在縮減。比方石化,因為美國搞頁岩氣,台塑改往美國設廠投資。

FTA不是一個單一內容的關稅協議,不同國家跟不同國家簽約時,相互要的、跟讓的,是不同的東西。這一點要先搞清楚,比方說,如果台灣跟中國簽約內容談到『面膜』,相互取消關稅,是誰獲利?當然是台灣獲利,因為台灣賣得多,中國賣得少,而且中國需求大。同樣的,韓國面膜也生產多,中韓互相取消面膜關稅,韓國當然獲利多。相對來說,中韓的FTA中如果包含面膜,那台灣廠商就緊張了,因為韓國人的價錢,先少5%的成本,用價格拼就贏你一步。

但,韓國要拿下這一個免稅項目,當然也要讓一個項目給中國。

就跟全國加油站要把價格壓下來,當然也就得損失一點東西。也許是品質、也許是獲利。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關稅協議的手段跟目的,是扶植國內強項,犧牲弱項。如果執政者認為簽下那些協議,有助於提升整體國家競爭力,那是可以的。被犧牲的項目,則政府應該介入輔導轉業、或者以獲利進行補助。如果都不談這些東西,那FTA、ECFA等這些東西,都是虛的。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