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

FTA真的沒想像中重要


oldchang1205 wrote:
是嗎? 我怎覺得是某...(恕刪)


哪個國家跟台灣簽FTA,是自找麻煩。這是中國外交部長說過的話!

oneman8713 wrote:
台灣的產品只能銷中國...(恕刪)


這個當年HTC可做過,HTC當年看輕大陸市場,主攻歐美市場,目前狀況就是現在這樣。

一個新增的新興市場是最容易被攻佔的,而那種發達國家的市場往往很成熟,臺灣當然可以去印度,南美,非洲去做生意,但是這些國家生意也不是你想象的那麼好做。

舉個例子,以超商爲例,印度是12億人口的大國家,爲什麼沃爾瑪在印度不行?

第一:印度的勞工法規極其嚴苛,僱傭超過20人以上的公司,一旦你要裁員,或者縮編,或者減少經營規模,必須要經過印度政府批准,而印度政府幾乎沒有批准過

第二:印度對於國外大型超商規定,在超商販售的貨物的三分之一,必須採購印度當地中小型企業,沃爾瑪費盡周折,不能完成任務,因爲印度的製造業過於薄弱,而類似於沃爾瑪這種巨頭對於採購一般都是上百萬,印度的中小型企業不能滿足沃爾瑪的採購需求。

而相對於來說,在中國開超商幾乎沒有任何限制,而且往往開超商當地政府還給你各式各樣的補助,例如說稅收的減免,例如說以極低的租金供給土地等等,結果全世界的超商在中國都有,包括沃爾瑪,家樂福,還有臺灣的大潤發,大大改善了中國的零售業。

不要因爲印度政客很笨,他們很清楚的,引進外來的超商可以改進本國的物流和零售業,印度是食物缺乏的國家,自身存儲食物的能力又差,大量的食物再銷售給消費者之前就腐爛了。

但是印度絕大部分零售業是那種夫妻店,一旦引進國外超商,就會打擊他們的生存狀況,所以即便是印度政客知道有必要引進國外超商以改進印度的物流,倉儲和零售管理能力,但是這些夫妻店掌握者選票,他們可以把任何一個企圖改變印度零售狀況的領導人給趕下去。

整個東亞和東南亞,哪怕是越南這種基礎設施不良的國家,做商業的限制都遠比中國多的多。

連中國這種同文同種的國家都搞不定,還是不要越級打怪了
鋼鐵-中國自己都產能嚴重過剩,現在鋼價比種菜還不如,我不知道中國都產能過剩了還

向台灣買啥?


面板-中國自己的面板在2014-2016會蓋出16座出來,現在已經新蓋8座在運作了,人家預

估明年就會因為中國大量生產而產能過剩,現階段向群創友達拉完貨明年人家就自產自銷

了哪還會向台韓買


石化-目前除了台塑四寶能打以外,在石油價格大跌之後根本就沒差,況且中石化都已經

要逐步移去江蘇等地方了,因為台灣根本沒能容的下的地方,政府只會粗糙的要石化根留

台灣但是卻又不完整規劃讓石化留的下來,在高雄氣爆之後石化更難設廠與擴廠,人家台

塑可是自己弄地弄管線玩模擬城市,政府對石化就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連廠都蓋不了哪

來台韓FTA會影響我們的講法?


紡織-這個更好笑了,紡織廠幾乎都設在越南定居了,台灣的紡織業不像韓國是由政府主

導由上游(石化原料、紡織原料)→中游(混合加工成各種產品)→下游(韓國成衣外銷),人

家光成衣外銷到台灣每年就台幣幾百億了,還沒計算那種跑單幫去東大門批回來的,台灣

根本有30%左右成衣都被韓國佔領了,除了五分埔以外很多店面跟夜市都嘛是在賣韓國衣服

而且成本還不便宜,政府怎會有台灣的紡織業還有競爭力的想法?光成衣我們自己就被韓

國每年提走幾百億台幣了,更何況韓劇加值後人家衣服是賣到翻掉也沒看過政府哀哀叫


玻璃-中國早就磁吸效應吸走不少台灣及各國玻璃廠過去設廠了,從台灣買玻璃去幹嘛?


工具機-這是個假議題,從台韓簽了FTA之後看今天股市石化類股跟工具機根本沒影響就知

道了,中國目前只能生產低階工具機大概自產自銷佔70%左右,而高階工具機都是進口,

而高階工具機是台灣的優勢,連韓國都沒有也是要進口,中國只有中高階工具機的需求,

而韓國根本沒東西能出口,哪來的影響?是靈異現象嗎?

汽車-台灣要出口啥?納智捷?台灣頂多汽車週邊零件能出口,像車燈輪胎那些,韓國是因

為有現代跟起亞雙汽車廠需要出口更便宜的關稅來降低中國售價,進而擴大市佔率,就算

台灣納智捷降到比現代低人家也不會買阿,台灣生產的汽車本來就沒競爭力只能靠政府保

護勉強生存下去,人家現代跟起亞汽車目標是日廠根本就不是台廠,就算給我們零關稅人

家也不會買阿

偏光板-這個跟著面板廠跑,等中國16座面板廠蓋好自然就會跟著跑去中國了,或者說現

在已經很多都在中國了,台灣只是分公司

自己產業政策不弄好,產業早就外移一堆,剩下的也被逼的不得不外移,只剩下真

的有競爭力還有領先優勢的留在台灣,從石化業就能發現你既要他們留台灣,但是又沒整

體配套方案,從氣爆前就已經不能擴廠了,當然有環境污染的因素,但是政府要他們留下

就要解決咩,既要他們留下又不規劃解決辦法,連廠都設不了是要生產個芋頭番薯嗎?

要不就弄個石化園區讓石化廠有地方去,不然他們也只能往越南或東南亞走而已,自己產

業政策沒一項明確的然後在怪中韓簽FTA後打趴台灣八項產業,死要過貨貿跟服貿,我還

真的看不出來這八個產業就算中韓沒簽我們還能有哪幾項有競爭力咧

我是小胖
terrega3234 wrote:
鋼鐵-中國自己都產能...(恕刪)




這文PTT偷來的?!
tom7629 wrote:
FTA真的沒想像中重要

台灣因為媒體視野小,只能專注於周遭國家。
不然就是透過美國跟中國新聞看世界。完全沒有自己想要走的一套路。

早在台灣加入WTO時候,關稅就已經拉到很低了。
即使台灣跟中國簽訂FTA,沒有競爭力的產業還是應該就被淘汰。
FTA在怎麼談,也就是那幾%的利潤差異。

即使跟台灣一樣,努力拚經濟的日本,也沒到處瘋狂簽FTA。
不知道為什麼台灣不想想,怎麼解決根本問題。老要搞「成本降低」這種老策略?...(恕刪)


大推這句話
22k就算減到只剩21k,也不過少給幾趴而已
企業少幾趴利潤,員工少幾趴薪水,公司少雇幾趴的人員........其實真的沒想像中重要
tom7629 wrote:
FTA真的沒想像中重要

台灣因為媒體視野小,只能專注於周遭國家。
不然就是透過美國跟中國新聞看世界。完全沒有自己想要走的一套路。

早在台灣加入WTO時候,關稅就已經拉到很低了。
即使台灣跟中國簽訂FTA,沒有競爭力的產業還是應該就被淘汰。
FTA在怎麼談,也就是那幾%的利潤差異。

即使跟台灣一樣,努力拚經濟的日本,也沒到處瘋狂簽FTA。
不知道為什麼台灣不想想,怎麼解決根本問題。老要搞「成本降低」這種老策略?

想必對FTA非常了解,才能下 FTA真的沒想像中重要 的定論。
日本當然不會到處瘋狂簽FTA,原因在保護的日本國內部分產業,但日本有FTA。

FTA簡單說就是雙邊關稅優惠及減免,台灣是出口導向的國家,舉個例子

〈假設石化產品關稅6%,利潤6%〉
台灣石化產品出口到中國關稅 6%〈無FTA〉
韓國石化產品出口到中國關稅 0%〈有FTA〉
最後市場會被誰取代,自己想想。

對市場重疊部分通通會受影響,好,沒關係台灣就不要簽FTA好了,
產業循環就會開始,〈上、中、下游產業都會連動〉
出口競爭力衰退→
1.產業外移、倒閉→失業→經濟衰退。
2.降低生產成本→降低法定工資→經濟衰退。

FTA再怎麼談,也就是那幾%的利潤差異。

可知道,出口產品就剩那幾個%的利潤。

好,企業要愛國,找出根本問題解決,不要搞「成本降低」老策略。
那請大家說說解決問題的方法?
台灣目前正非常需要解決方法。



f02104 wrote:
那請大家說說解決問題的方法?
台灣目前正非常需要解決方法。(恕刪)


其實是有方法可以解決的, 1. 就是加速產業升級, 但是升級過程中帶來的影響卻是政府與勞工最不想看到的失業率上升. 2. 大量使用機器化設備降低對人力與廠房面積的需求, 負面效應一樣是失業率上升.
tom7629 wrote:
FTA真的沒想像中重要
台灣因為媒體視野小,只能專注於周遭國家。
不然就是透過美國跟中國新聞看世界。完全沒有自己想要走的一套路。
早在台灣加入WTO時候,關稅就已經拉到很低了。
即使台灣跟中國簽訂FTA,沒有競爭力的產業還是應該就被淘汰。
FTA在怎麼談,也就是那幾%的利潤差異。
即使跟台灣一樣,努力拚經濟的日本,也沒到處瘋狂簽FTA。
不知道為什麼台灣不想想,怎麼解決根本問題。老要搞「成本降低」這種老策略?


幾%利潤? 你可知就是這幾%利潤影響到多少人的工作?

台積電夠有競爭力了吧,但是張忠謀依舊槓上央行只為新台幣能貶個幾%...

遠一點張忠謀第一次交棒的時候,毛利只輸現在幾%,但是他的後繼者卻因為這幾%準備裁員...

另外,我公司也不算大,每年營業額差不多7-800億而已...

你可知道我公司最慘和最好的時候,毛利不過差3%而已....

但是就是這3%,我們產線裁了了一大半,至少上千個工作機會...

再怎麼談就幾%的利潤差異? 說的輕巧阿...
oldchang1205 wrote:
你可知道我公司最慘和最好的時候,毛利不過差3%而已....

但是就是這3%,我們產線裁了了一大半,至少上千個工作機會...

再怎麼談就幾%的利潤差異? 說的輕巧阿...(恕刪)


真實的世界就是這樣, 沒上過班的學生們自己要看清楚啦. 不是每家公司都是中華電或是聯發科喔!!!

Greenhands wrote:
其實是有方法可以解決的, 1. 就是加速產業升級, 但是升級過程中帶來的影響卻是政府與勞工最不想看到的失業率上升. 2. 大量使用機器化設備降低對人力與廠房面積的需求, 負面效應一樣是失業率上升.

是阿,您很內行,台灣早該如您所述,
1. 就是加速產業升級
2. 大量使用機器化設備降低對人力與廠房面積的需求
目前火燒到屁股了,內行人會知道在說什麼的。
  • 3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