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釋昭慧昨天再度在臉書發文,強調這次外界批鬥目標不是「滅頂」,而是「消慈」與「仇佛」。

luc wrote:
你以為自己在笑,卻不...(恕刪)


你有事嗎?


基督教愛仇敵,但不愛仇敵不公義的行為,對不公義之事也多所譴責
慈濟可以以慈悲心愛魏家人度化魏家人,但魏家的行為呢?!更別提慈濟還有個會播報新聞的大愛台呢
慈濟當然可以保持沉默,問題它不也針對食品是否下架做出了回應,我不覺得證嚴法師需要為魏家說些甚麼,但大愛台如何播報頂新事件,我比較在意
而沉默本身也是一種態度,特別是和其他類似事件相比時;事情剛發生時為了避免誤傷,沒有播報頂新黑心油,我理解也絕對贊同,事情確定了之後呢
大愛台的沉默剛好讓眾人的非議越來越響亮

你真的很搞笑
你的意思這一次談論慈濟,就只能談頂新
那不成了頂新第三次出包,就只能談第三次這一次,不能談這已經是第三次,是累犯?初犯累犯差很多欸
所以慈濟之前惹人非議,與頂新事件發生時慈濟的態度無關,拿這兩件事一起批評,就是見獵心喜,就是批評者自身有問題
所以你再一次證明護慈人的某些言論,事情都是別人XXX的態度,是慈濟惹人反感的原因之一
並不是每個人一開始對慈濟就很反感,頂多是有些零星的看法
大多是一些事,慢慢把這種想法逐漸累積成不滿,最終才變成反感,請問反感要如何切割?!



dunhilldun5168 wrote:
慈濟應該公開勸告一下魏先生才對



你犯錯,
你會希望別人私下告訴你,請你改過來,
還是希望大家開一部宣傳車宣傳?
或是放在GOOGLE首頁,MSN首頁,YAHOO首頁宣傳?
你的親朋好友從此跟你劃清界線,
這樣你比較會改過?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佛法不出世間法.

外人看起來可能是包庇,
但實際上可能是多給他一條路走,
真心悔過不是靠別人惡言逼迫的.
靠惡言逼迫也許可以換來假情假意的懺悔告白,
但在心中會留下報復的種子.
這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

是非對錯不是當下可以蓋棺論定的.
不用一下子就認為這樣不好這樣不對.



TT20 wrote:
玄奘大學社會科學院院...(恕刪)


學佛的可不會出來發表一些有的沒的....慈濟裡有很多都是沽名釣譽

我想到一個故事...

在九華山曾出現過多位圓寂後肉身不壞的大德高僧,生于清末的大興和尚就是其中之壹。他爲人慈善寬厚,壹生吃苦耐勞,艱苦修行。大興和尚圓寂後裝缸,三年後開缸,其身體仍柔軟,容貌也如生前。

下文所講述的就是壹個關于大興和尚超越常人之忍辱負重的故事。

在九華山下,壹個有錢的人家有個千金小姐,從父母之命,與門當戶對的壹個公子訂了親。

正式結婚的三年前,小姐在娘家竟生了個孩子。在父母嚴追強問之下,小姐說:“我壹次到九華山上寺廟進香時,被大興和尚奸汙後懷了孕,才生了這個孩子。” 小姐的父親氣急敗壞之下,帶著打手闖進寺廟,當衆打罵羞辱大興和尚,並把這個孩子塞給了他。大興和尚接過孩子,只是說了壹句“善哉,阿彌陀佛!”

從此在當地久負盛名的大興和尚,壹下子聲名狼籍,到處被人恥笑,罵他是“花和尚”。他卻不放在心上,每天下山爲孩子化緣母奶。在他精心調養下,孩子漸漸長大,白白胖胖,聰明伶俐。

這樣,時間壹晃過了三年......

小姐正式出嫁了。在洞房花燭夜,丈夫追問孩子的下落,她如泣如訴地從頭到尾講述了壹遍。第二天,小夫妻倆如實禀告父母,原來這孩子就是他們的親骨肉,當年是栽贓陷害大興和尚的。第三天,借小姐回門之機,到了娘家,又如實禀告生身父母。父母聽後目瞪口呆,悔恨莫及。

雙方父母帶著小夫妻倆來到寺廟,向大興和尚請罪,雙膝跪倒,叩拜求饒,並請求要回孩子。大興和尚高高興興的抱起孩子,恭恭敬敬的送進媽媽懷裏:“領回去吧!阿彌陀佛!” 他雙手合十,轉身回禅房去了。

TT20 wrote:
釋昭慧昨天再度在臉書發文,強調這次外界批鬥目標不是「滅頂」,而是「消慈」與「仇佛」。




我不是佛教徒也不知釋昭慧是誰~還查詢了一下
不過看這發言與結論...這真的是佛教徒,還是慈濟教徒的言論喔??
真是令人驚嚇

佛教都不佛教了嗎? 真有點恍若隔世之感
台灣鬼島無誤

praetorian0828 wrote:
我不是佛教徒也不知釋昭慧是誰~還查詢了一下
不過看這發言與結論...這真的是佛教徒,還是慈濟教徒的言論喔??
真是令人驚嚇

佛教都不佛教了嗎? 真有點恍若隔世之感
台灣鬼島無誤


...(恕刪)


其實真的不用這麼複雜化,
把慈濟當成一個普通的法人團體,也就是一般公司行號來看,
一切不就變得很有脈絡可循?

同理,
由本業(道場還是廟宇之類),掌握IP(相關教義),
宣傳(佈道),銷售管道(依推業務去推銷),客服(打電話催款)
之後再轉投資同樣製程衍生出的其他產品,(買土地蓋塔位,蓋佈道用會場,蓋醫院,蓋學校,etc..)
最後在各自IPO, 世界上的商業模式不都是這樣?
沒必要用什麼特別高的道德標準去看慈濟,
頂多就是和一般公司行號依樣的社會責任罷了.

另外如同小弟另外一篇寫道的,
頂新應該多去借鑑人家是怎麼成功的,
搞不好慈濟是世界上數一數二成功的商業模式案例.


其實站在商業角度來看,不可否認慈濟相當成功.
由此再推到頂新的模式,
頂新應該除了技術需求入股(味全)之外,更應該要入股類似唐氏症或是喜憨兒基金會,
由這兩個組織推展油品,當成銷售管道.

這兩個基金會就可以將原來的募款比例降低,得到穩定的收益,
頂新可以得到好名聲以及抵稅之外,又維持甚至可以拓展銷售管道.
使用此管道購入油品的業者或是小攤販,可以得到兩個組織推出的感謝印章或是使用證明之外,
也可以得到好名聲以及做善事.
終端消費者認明感謝印章或是使用證明的廠商進行購物,也可以有在做善事的感覺.


依照此模式循環多年的話,
這兩個組織應該也有機會可以轉投資,買土地買樓蓋照顧用的醫療設施或是照養院.
參照慈濟的案子,好好寫個論文,
應該可以複製此經驗到其他鄰近國家企業借鏡.

syntech wrote:
你犯錯,你會希望別人...(恕刪)


台灣佛教 這種大談包容 放下 原諒,而不談公義 正義 的信念

讓台灣社會一直處於什麼事都要喬來喬去 都沒關係

無法有明確的法治觀念與系統

離法治真的很遠。。。

s927471 wrote:
台灣佛教 這種大談包...(恕刪)


這種想法不完整.

法律問題法律解決,
慈濟出不出來表態與法治無關.

宗教談包容,寬恕,原諒,
是在當事人受完法律制裁之後,
旁人應該以何種眼光何種方式待他.

佛教也有六道輪迴的觀念,原諒寬容是用在已經悔改、已經承擔結果的人上。

頂新魏家到現在還不停的爆,基本上就是死不認錯。證據到哪,檢察官辦到哪,魏家從不主動承認。

若這就是慈濟可以接受的行事方式,可以加以原諒寬容,那我想社會大眾可以從這件事了解慈濟人(包含上人)的本心是甚麼。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