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朱敬一搏士撰文痛批自由經濟示範區


sean1972 wrote:
批評別人誰都會,那凸大有比朱先生更好的經濟論述嗎?
...(恕刪)


你有???
jamiechang33 wrote:
以上內容你忘了打"舉...(恕刪)

那當然只是個舉例罷了
台灣現在還能繼續搞勞力密集的加工出口嗎
比勞力成本台灣能贏中國與東南亞嗎
台灣未來最重要的產業就是創意產業
而不是搞什麼勞力密集加工產業
hn1271n wrote:
好吧,那我應該比較嚴謹的說朱敬一痛批目前馬英九政府版本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恕刪)



hn1271n wrote:
現在台灣應該積極引進外國白領人才以及培養台灣本土的的白領人才(恕刪)


你說的太好了
但你知道目前外國高接白領人才根本不會來
因為我門對這些人才的限制跟稅率太高
給的薪水又不夠高....


引用陳添枝教授的話
"
現在的自經區法案包了太多東西,可能跟原先的基本架構並不相符,就會產生失焦、疑慮。但台灣許多產業需要突圍與創新,這點是不能等的。

如果行政院與立法院之間能夠協商,行政院不那麼堅持這個法案,但要跟立法院講好,國際醫療、外國大學來台合設分校、觀賞魚等產業能允許修法小規模設立示範點,讓台灣經濟出現新的動能"

引用朱敬一教授的話

"。但是同理,這是農委會該做的事,也需要示範以消外界疑慮;這也與自由化、國際化無關。把這些東西全部塞進一部自由經濟示範區法案,就模糊了原本的產業發展目的,當然也就模糊了示範「驅疑」的論述基礎,只剩下「自由化、國際化」的鸚鵡口號。

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法案之所以處處碰壁,就是因為一開始就在「自由化、國際化」的口號誤導下,包錯了包裹、走錯了方向。"

上面兩點都告訴了我門,自經區也許包裹了太多東西,但像醫療,教育,農業等我門有優勢或急需的產業不能等
因為用自由化的名義,就會有很多人跳出來說這是木馬屠城!!!!!!
目前看到的只有全面否定!
要不要修法?需不需要調整?
還是就放給他爛????
台灣到底何時能走出意識框架回歸到理性討論
不用全面接受?但更不要全面否定?




hn1271n wrote:
張家祝根本就是個懂交通的跑去搞經濟的人
他如果有點自知之明 根本就不會去接經濟部長的位置


你的邏輯放在現在要選縣市長,立法委員,民意代表,里長的身上就有趣了!
上完公民與道德課就都懂了???



hn1271n wrote:
張家祝根本就是個懂交通的跑去搞經濟的人
他如果有點自知之明 根本就不會去接經濟部長的位置
...(恕刪)



講得很好啊,真的不錯,我們以同樣標準看你推薦的人。

hn1271n wrote:
以下是朱敬一的簡歷
美國密西根大學經濟學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教授
(1989年-2011年)
中央研究院院士(1998年)
行政院國科會人文處處長
(1999年-2000年)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2000年-2003年)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2000年-2011年)
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
(2008年-2011年2月)
行政院政務委員
(2011年3月-2012年2月5日)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
(2012年2月6日-2014年3月2日)
學術界教授
(2012年3月3日-)
以他的資歷算是在台灣財經界有不小的份量



再重申一次張家祝我個人對她沒任何好惡,其實要不是氣爆案的關係,我還不知道世界上有這一個人,你說他交通專業就交通專業吧。我就奇了怪了,別人可以跨界為什麼張家祝不行?

從朱敬一的經歷來看(也是你貼的),他又教書又研究人文又搞科學還他OOXX的財經大老,這種領域跨很大的人才,想必朱老出生時天生祥雲、滿室薰香、仙樂飄飄、老爸出門撿到錢吧。

同樣的標準我反問你啦,又教書又研究人文又搞科學的人,對經濟指指點點有沒有自知之明啦?

經歷是你貼的,話也是你說的,為什麼張家祝跟朱敬一兩個有完全不一樣的結論?為什麼?

還是你要說你被盜帳號,不是本人發文,沒關係,我也能接受。
1.樓主本身先有特定的反對立場,再以半桶水的經濟知識,曲解經濟學家的看法,想要誤導對相關議題不熟悉的人,讓人不敢苟同。附上另一樓樓主被打臉打到臉歪掉的發文。
"最近韓元一直升值,看來中韓FTA對台灣的出口威脅是0"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8&t=4064277

2.朱敬一教授是很棒的經濟學者,是中研院史上最年輕被選上的院士,到目前這個記錄應該還是他。不過,我們應該有兩點認識,第一點,經濟學者的看法幾乎沒有一樣的,所以有10個經濟學者會有11個意見,但是不一樣不叫痛批、狠批、狂批。第二點,如果你有看懂朱教授的內容,以及朱教授提到陳添枝主委的發言,他們贊成自經區裡面產業發展的內容,主要的差異,是認為應該裡面的產業各自發展,不要混合在一個法案裡,免得失焦後,各自產業所需的發展資源也失焦了;要推這些產業的原因,是因為這些是台灣有機會發展得好的產業,不是為了自由化、國際化,只講出自由化、國際化的口號,只是讓產業發展失焦。具體的意見就是,不要立一個自經區的法案,針對現在要發展的五個產業去立五個法,就好了(沒說出口的是,立一個自經區法案,只是讓在野黨找個目標反對,散在各個法案裡,政治性降低,產業專業性就被凸顯,在野黨要反對就得提出產業的看法,為反對而反對的狀況有可能稍微減低。)而兩位對於醫療、金融及教育三大產業,更認為要趕快做,因為別人已經做得很成功了,我們更應該快開始,不要被自經區其他的條文給拖累了。

3.朱教授提到芝加哥學派,所謂淡水學派及鹹水學派的不同,可以參考這一篇"「淡水學派」和「鹹水學派」之爭 "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4BYO07HUP061328&id=169774
台灣目前的主流意見,其實是比較偏向淡水學派,也就是政府管的越少越好,不要課重稅,而台灣若說要有淡水學派,大概就是台大經濟系。

4.最後,樓主對於政治上的看法,可以提出你政治上的理由,拿你不擅長的經濟議題,亂說一通,只會讓不懂的人疑惑,懂得的人搖頭,這豈是愛台灣呢?

Andrea Holmes wrote:
3.朱教授提到芝加哥學派,所謂淡水學派及鹹水學派的不同,可以參考這一篇"「淡水學派」和「鹹水學派」之爭 "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4BYO07HUP061328&id=169774
台灣目前的主流意見,其實是比較偏向淡水學派,也就是政府管的越少越好,不要課重稅,而台灣若說要有淡水學派,大概就是台大經濟系。


可以另外一位鄭教授就立場不太一樣了
你這拿著朱敬一的文章當幌子,底下的言論又是暗底幫陳菊護航,就事論事,老實講我看了一肚子火。

簡單幾句話答覆就好:

* 文創業如果發展得起來,高雄的軟科規模老早和竹科一樣,為何現在還是那副鳥樣?

* 就算發展得起來,文創業的規模和就業人口,都不可能超過電子業和基礎工業。兩百人創造幾千萬美金產值?別搞笑了好嗎,高雄只需要兩百人就業嗎?給你最大最大兩萬人已經非常多了好不,就算在加上周邊效應產業,頂多最大估十萬人,其他數十萬人不從事文創怎麼辦?喝西北風?搶劫?還是全部輸出當外勞?

我可以很篤定的昭告本板,民進黨在高雄錯誤的產業政策就是造成高雄經濟蕭條、港口機能和排名衰退的首位元凶。硬要把高雄這個工業都市坳成文創都市,高雄港硬要轉成觀光港和文創港,什麼自由經濟示範區都徒勞無功,再這樣胡搞,遲早變成底特律第二。

yenchunwang1427 wrote:
你這拿著朱敬一的文章...(恕刪)


高雄的財政破產是早晚的,推啥都來不及了,比台南慘多了
港口排名幾乎一路退,設備老舊到被人笑,現在沒陸客觀光那壓力會大到市長能承受?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沒有貪腐的開發案,才有成功的機會

政府各種參與的單位捫心自問是否對的起將來?

否則這樣的搞法也是成就另一個蚊子園區罷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