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磁浮發電機」-各位信嗎?真的是很扯!

好了,別扯了,人家是做小型風力發電機的廠商
只不過是用磁浮培林取代傳統軸承。

跟永動機扯不上關係

y38afa wrote:
好了,別扯了,人家是做小型風力發電機的廠商
只不過是用磁浮培林取代傳統軸承。

跟永動機扯不上關係


這個真的是永動機(如果文章沒說錯的話)...而且是最低級的那種....

40W輸入,1800W輸出,那輸出的1800W完全可以留出40W轉接到輸入端,這樣不就相當於永動機了嗎....

為什麼說這是低級的呢,高級永動機的想法是利用熱能將其完全轉化為可使用能源,不違反能量守恆定律但違背了熱力學第二定律,而這個什麼電機就是完完全全的兩種定律都違背的低級永動機。

zuoaihua wrote:
證據是太陽和地球都存...(恕刪)


探討科學是隨時要知道, 既有理論有可能被推翻.

但這個公司研發經費多少?

研發的是推翻現有科學理論?

台灣愛迪生 一看到這個名字就想到台灣鄉下的建案: 常春藤, 史坦威 貝多芬..........



沒有推翻目前理論, 只能搖頭.

y38afa wrote:
好了,別扯了,人家是...(恕刪)


那就是記者太扯, "磁浮發電機"...


更正看了對媒體說明的VCR 不是記者問題 是該"發明家"自己說的.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我要趕快跟我老媽說, 千萬別買什麼台灣愛迪生的股票.

"能量不滅定律 一般人認為是1比1 現在不用了"

這句話一聽敘述方式就是外行

他推翻, 能量守恆?








從整個對媒體說的, 毫無科學家與工程師的專業.
主要原理應該跟磁浮沒甚麼關係
應該說是磁力發電,或是永久磁鐵的磁力永動機

youtube上有些類似的 如這個用硬碟的永久強力磁鐵來做
http://youtu.be/gpO7An70sHA

要說有甚麼磁浮的話, 應該是某轉動的構造是磁浮原理, 為了降低摩擦力之用?
推測是鄧跟先生之前的磁浮微風力發電機相關的技術

關鍵是推動這風扇轉動的能量到底從哪來
這讓我想到溫差發電,也就是致冷片的逆效應,利用半導體的熱電效應
只要維持一定溫差,就有不為0的電場,就可源源不絕的產生電流

類推到這個現象
當轉子轉動時,磁力線切割定子的磁力線,兩方的溫度都會因晶格的震動的應力而上升
若系統熱散逸極差,其實夠高溫後會去磁化,變回無序的過程
也就是把永磁化時儲存的能量釋放出來
若維持足夠散熱,讓磁力的損耗近乎為零,就可以不停轉動
整個系統來看,其實就是散熱系統的輸入,變成轉動的能量

所以如新聞所說
(1800-40)瓦的輸出,其實是來自空氣冷卻系統的功耗嗎?

可以做個實驗
在一個密閉空間,不開空調,運轉個十幾小時
量測系統溫度和輸出的關係
就可以明白了

即便如此,這系統還是可行的
只要讓地球的大氣系統來冷卻它就好
比如說擺到寒冷又風力強的地方
這樣終極來看,它還是太陽能發電
因為大氣系統的循環,能量是源自太陽
y38afa wrote:
好了,別扯了,人家是做小型風力發電機的廠商
只不過是用磁浮培林取代傳統軸承。
跟永動機扯不上關係


其實我也是這樣猜,記者一定是少寫了甚麼東西。

可能他的磁浮發電機,指的是風力轉電力的那台發電機。

而光靠風力無法啟動磁浮發電機,
所以要靠另一個馬達,花40W的電,來啟動磁浮發電機。

以上是我的猜測。
看到蘋果網站上的影音檔 ,

記者會現場官方貼的布條上有寫"每天儲存7200瓦" ,

就知道這家公司的物理觀念連國中生都不如 ,

就算是職員不懂所以誤植 ,

你董事長看到了應該馬上叫人先摘下來吧 !

而且我還親耳聽到那位發明家一開始就是講"一小時1800瓦" ,

這位發明家該不會是連國中理化都不熟都可以發明出這種宇宙級的產品 !?
jly wrote:

看到蘋果網站上的影音檔 ,

記者會現場官方貼的布條上有寫"每天儲存7200瓦" ,

就知道這家公司的物理觀念連國中生都不如 ,

(恕刪)


"瓦特"是能量密度
"焦耳"才是能量單位

1度電 = 千瓦.小時
1800W ???? 那是蝦小????? 姑且算焦耳 = 1800/3600 *0.001 = 0.0005度電
一小時發電能力 0.0005度電
一天能發到 43度 , 這是哪國的數學??


發電能力=0.5W
這樣的功率,還能推動電冰箱和冷氣,真是神奇!!

連國小的自然,九九乘法都沒學好的"發明家"

如果這樣還能騙到錢

那也只能說台灣人太好騙了




THE666 wrote:
其實我也是這樣猜,記...(恕刪)


查過其他的媒體報導, 中時的報導敘述比較詳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0000273-260114

"新品發表會上,鄧鴻吉先開啟單一個「磁浮發電盤」,並透過線圈連結到燈泡上,立即讓110瓦的燈泡發亮;接著他又將裝有6個發電盤的整組發電機連接到電冰箱、冷氣的電源上,果然快速開啟冷氣、冰箱。讓來參觀的聯合國組織YCT駐緬甸代表也嘆為觀止。

鄧鴻吉表示,這個發電機是使用正負極磁場概念設計,每個發電盤上有12極,利用正正、負負相斥的原理產生動力並形成磁場;藉由磁場的能量製造出電力並傳輸到能源箱內,若需要供電時,電力就會透過線圈輸送出去,且整個過程零噪音。

鄧鴻吉說,每組發電機內有6個12極發電盤,每個發電盤每小時能製造300瓦電力,換算下來,若發電機24小時運轉,1天就能生產43度電,遠高於一般家庭每日所需的10至15度電力,且內建的能源箱內可儲存7.2度電量供備用。

其實,這個團隊原本研究的是風力發電,但在某次沒有風狀態下,鄧鴻吉心想「難道不能不要靠風嗎?」因而轉向將啟動馬達當作風動能量。他說,啟動這個馬達只需要40瓦電力,這個發明就是用40瓦換1800瓦電力。

鄧鴻吉說,磁浮發電機目前只剩下外觀設計未完成,預計1年內上市,現在已與鴻海集團洽談代工製造;德國、日本、緬甸等國都有代理商,其中緬甸每月需求達2萬台。"


看起來應該是, 基於永磁發電機的構造, 利用磁浮軸承降低摩擦力對動能造成的損耗, 然後用一顆40W的馬達帶動發電機的轉動來產生1800W的電力, 因此:

第一點, 他並不是永動機, 只是轉動發電機的能量很低, 不用風力改用"電力驅動馬達"來轉動發電機

第二點, 若單純用輸入與輸出來考慮能量守恆進而評價這組發電系統, 會忽略掉太多的變數而造成看似能量不守恆....

舉例來說, 火力發電或是水力發電都是靠轉動發電機組發電, 轉動的能量都低於發電的功率, 所以輸出的能量高於發電所需的能量....但是....

如果把水的損耗, 或是燃燒時熱能的損耗...等等能量(熱能,動能...等等)考慮進去, 轉換時總能量的觀點來看, 輸入應該頂多與輸出相等(實際上輸入的總能量可能高於輸出的電能)


所以, 問題來囉.... 我認為當下這位台灣愛迪生一定有些事是沒說清楚的....因為:

a. 這是工業用品, 外觀設計永遠是難度最低的一環, 怎麼會在產品還沒完成就急著開記者會?
b. 跟鴻海洽談代工製造? 表示還沒量產, 同樣的, 外觀都還沒設計好就找人代工"製造"?
c. 各國都有代理商? 承上, 產品都還沒設計好就有各國代理商? 其中緬甸還有每個月2萬台的需求?


個人認為, 這場記者會充其量只是用來宣傳或是招募資金的用途罷了....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