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高中時,我決定要開始吃素,我爸就一直逼問我是不是接觸了什麼邪教後來又不停問我為什要這樣折磨自己然後常常在飯菜裡加入肉,對我說是素的,很多人的觀念根深蒂固,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不同選擇,尤其當對方是自己的子女時,更認為子女必須聽從父母的指令才叫做孝順,問題是,父母的智慧不必然就比子女多。有時子女面對無法溝通的父母也是很可憐的。
ihaterayfan wrote:記得高中時,我決定要開始吃素,我爸就一直逼問我是不是接觸了什麼邪教後來又不停問我為什要這樣折磨自己然後常常在飯菜裡加入肉,對我說是素的,很多人的觀念根深蒂固,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不同選擇,尤其當對方是自己的子女時,更認為子女必須聽從父母的指令才叫做孝順,問題是,父母的智慧不必然就比子女多。有時子女面對無法溝通的父母也是很可憐的。 父母尚在時,順著父母意吧 雖然,我自己也不太孝順啦 父母就是自己的 等覺菩薩等覺菩薩 來送東西給你吃 必定有其中的道理
這社會需要不同功能的人存在,研究型的學者也很好。只是,可能我比較務實際。比起在佛經上的學術鑽研,更希望可以多接觸一些社會工作,不要和社會脫節。比方我有個出家的朋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運用周邊資源幫助更多偏鄉需要幫助的人,用身教感動更多人。水云 wrote:您應該要支持 走上這...(恕刪)
atrust wrote:我覺得特別為了吃素的家人準備素食的菜肴其實也是造成困擾 問題是,吃素二十年後,家人才體會到吃素對健康是好的,也開始多吃菜了。水云 wrote:父母尚在時,順著父母意吧 像我家有長壽基因,祖父母輩的都九十幾高齡,要一個讀很多書的人順著一個沒讀過書的人的意到七十歲,這樣人生剩下什麼?
ihaterayfan wrote:問題是,吃素二十年後,家人才體會到吃素對健康是好的,也開始多吃菜了。 吃素如果都是吃素雞素鴨那種油膩重口味的東西,是不可能建康到哪裡去的。多吃些新鮮的蔬菜水果,對健康才好。不過新鮮的蔬菜水果很貴,很多人吃不起。
andy2000a wrote:婦人說在4年前她幫兒...(恕刪) 我個人覺得生活即修行,修行即生活.廣欽老和尚曾開示:「做得要死,又被人嫌,就叫六度總修」。做得要死,就是很賣命做事,這表示「布施」;就是拼了最後一口氣也在所不惜,這要非常「精進」;結果又被人嫌, 這就是修「忍辱」;人家開口嫌,我們心沒有動、難過,這是修「禪定」;沒有動心、動口對他回嘴,這是「持戒」;如果想得開,將那口氣壓下來,這表示「智慧」。這就是六度總修!修行不一定要出家,出家不見得在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