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ushi wrote:
以劉來說專炒房地產搞地目變更,就像網友說了新聞也有報導地方里長等,不少有地的因此也
賺了一筆,小咖的幾千萬,大 ...(恕刪)
其實之前南部這幾個科學園區在炒作地皮時, 也是曾有人出來抗議徵收 抗議官商勾結 ~
結果這些人要嘛被媒體無視, 要嘛被媒體一律打成釘子戶 貪得無厭 ... 所以在媒體一
致支持之下土地徵收得很順利, "釘子戶"也因此順利排除(不過廠商進駐倒是不順利 ,
因為沒啥人要投資) ~
再看看苗栗的情況 ... 嗯大小眼差真多呀 !!
piwu0531 wrote:
..............台北市...桃園縣..苗栗縣..台中市..台南市 ..高雄市
90年度.....1,378億...131億...18億....95億....49億....147億
99年度.....1,651億...201億...29億...112億...29億....136億...(恕刪)
事實證明,
錯誤的政策比貪腐更可怕。
前朝錯誤的鎖國政策,
讓工廠紛紛外移,重創以加工區與重工業起家的高雄,
造成勞工失業,家庭沒有收入,
無法消費,店家沒有生意,
勞工與新鮮人搶工作,造成新鮮人起薪全國最低。
前朝惡果,直到現在仍然存在。
~
號稱南台灣工業重鎮的高雄市,工業比重呈逐年降低趨勢,十多年來工廠登記家數從最多約2400多家,逐年減少到去年剩下1500家左右,約有900家工廠陸續外移、歇業,受波及的數萬名勞工多數轉投入技術門檻較低的服務業,但工資所得也相對降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