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考上台鐵道班工的王鴻民博士,是什麼大學、什麼科系的啊?

fisheries wrote:
我大學同學, 博士拿到十幾年後才考上高考. 期間連個正式的助理教授職缺都等不到........(恕刪)

博士拿到十幾年後才考上高考,算十年前拿到博士好了,他至少28歲,那時在2002年之前;全球金融海嘯還有6、7年之後才發生,台灣就已經那麼慘,更不要說是2008年年中之後發生全球金融海嘯、然後又發生歐債問題。
你猜我是誰 wrote:
博士拿到十幾年後才考上高考,算十年前拿到博士好了,他至少28歲,那時在2002年之前;全球金融海嘯還有6、7年之後才發生,台灣就已經那麼慘,更不要說是2008年年中之後發生全球金融海嘯、然後又發生歐債問題。...(恕刪)


就算是老國立及國外名校畢業的博士現效用都很低了, 更不用提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學校.
真正想唸(有些是蹲在學校準備國家考試)博士的人會越來越少
錄取缺額會越來越多...

再加上少子化浪潮一波波襲來, 就算那些已找到大學院校正式職缺的教師
如果不是國立學校.
未來失業的機會很高..

fisheries wrote:
再加上少子化浪潮一波波襲來, 就算那些已找到大學院校正式職缺的教師
如果不是國立學校.
未來失業的機會很高..


其實臺灣一下爆出了一百多間大學

一邊是為了滿足一堆人的大學夢

一邊也是讓這一堆博士有地方去

但這路的盡頭是死胡同

今天算是到底了

一邊是每年24萬大學生..一邊是博士也滿出來去當鐵道工...

大筆錢投資在教育,換來的是甚麼?

念書該想清楚真的要的是甚麼? 不是只是想弄個文憑來混飯吃
taiwan2008 wrote:
應該會有節目找來訪問一下 , 說不定博士會說,
學士多如狗,碩士滿街走,博士到處有.
現在博士都肯屈就於 3萬多月薪 .
...(恕刪)

一早看到這則新聞,這20出頭歲的小妮子真是聰明。

博士又怎樣,出了其專業領域,也是.....,縱使是諾貝爾得主也是一樣;其實大學以上學歷,若找的工作是學非所用,還不如工作和高職讀的科系是相關的人,而且讀高職還省了四年以上的大學學費及生活費。

而且高職生比大學生認份太多,較能"彎得下腰",一開始也不會要求太高起薪,不會覺得大材小用在公司做的也比較久。

====================================

康予馨19歲休學 20歲考上5公職

【聯合報╱本報記者吳淑玲】
2012.10.08 02:54 am

有人讀到博士才考鐵路道班工,也有考上頂尖大學的學生大二就休學考公職。20歲的康予馨,今年本該升上大三,享受無憂的校園生活;但深具就業憂患意識的她,擔心讀政治系,未來不好找工作,決定大二休學拚公職,不到一年,就考上初考、地特、普考共5項公職,並成為今年普考全國年紀最小的上榜者。

康予馨去年7月起準備國考,今年3月並從成大政治系辦理休學,全力拚公職。

大學二年級即輟學的康予馨,在上榜後立刻報到受訓,即將成為公務員。她並決定在確認工作分發地點後,要轉學到鄰近的大學夜間部,邊工作邊讀書,等到大學畢業,取得高考報考資格後,再拚高考。

康予馨從台南市新化國小、新化國中、新化高中求學一路順利,並以繁星計畫錄取成大政治系。

升上大二時,系上老師鼓勵他們如果想轉系就要趁早。她想著政治系的出路少,但即使轉到其他科系、讀到大學畢業,也不一定能找到不錯的工作,所以下決心休學、考公職。

「既然早晚都要考,不如早一點準備。」康予馨說,她常聽到「畢業即失業」的說法,覺得很可怕;同學多半想等完成大學學業,再決定未來就業方向,但她認為趁年輕先搶下穩定的工作比較重要。

康予馨說,今年公職增加錄取名額,一定要把握機會;她思考後決定報考專業科目不多、比較容易準備的一般行政及人事行政類科。

康予馨去年12月報考地方五等特考(人事行政及一般行政),今年1月報考初等考試(人事行政及一般行政);今年3月放榜,4項考試均獲錄取;報考今年7月普考人事行政類科也上榜,順利地捧上鐵飯碗。

康予馨家境小康,並不需要她賺錢養家活口。父母親尊重及支持她休學考公職的決定,沒給她壓力,讓她十分感恩。

今年3月休學後,康予馨每天早上8點就到圖書館報到,讀到下午5點回家。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