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請看完這篇文章~再來想是誰的錯

takichen2 wrote:
為了防止土石流再度奪...(恕刪)



給您一個參考......
我想您的內容應該會有所改變


"水保局土石流防災中心主任陳振宇說,小林村全村三百九十五戶中只有十九戶列入土石流警戒範圍,結果旗山溪上游崩塌造成的堰塞湖反而是滅村的主要原因,就算小林村十九戶居民完全依照土石流警戒事先撤離,其他戶也無法避免發生憾事。 "

新聞來源 2009.08.16
takichen2 wrote:
為了防止土石流再度奪...(恕刪)



你到底有沒有良心阿

說的很輕鬆

我怎麼覺得你說話的口氣好向馬先生
所有的壞事都不關他的事
但你家隔壁母豬生小豬絕對是他的恩澤

大家看嗎?
外交-是外教次長的事
內政-縣市首長的事.連劉先生都沒事
軍事-我實在看不出現在是誰指揮
救災-交通部長的事
風災-災民自己的事.誰叫他們不徹.老天爺的事.雨幹麻下那麼大.

對了我發現了巡視災區是他的事了
馬先生英明....
6日上午10時的雨量預測,高屏山區都是800毫米,台東山區300毫米。
7日上午7時高屏山區雨量提高到1100毫米,台東山區提高至350毫米
當天下午4時高屏山區再提高為1400毫米。
8日上午8時屏東山區雨量上修為2000毫米,台東提高至1000毫米。
9日清晨4時高屏山區雨量上修到2700毫米,台東山區1600毫米。

以上這些雨量計算
如果氣象局在之後可以調整單位可能會比較讓人理解
說真的講多少毫米真的要讓人馬上有警惕真的很難
如果換成
6日上午10時的雨量預測,高屏山區都是800毫米,台東山區30公分。
7日上午7時高屏山區雨量提高到110公分,台東山區提高至35公分
當天下午4時高屏山區再提高為140公分。
8日上午8時屏東山區雨量上修為200公分,台東提高至100公分。
9日清晨4時高屏山區雨量上修到270公分,台東山區160公分

這樣看起來就比較容易懂應該也令人有所警覺吧
以上只是個人意見
小巫先生 wrote:
去看看小林村的撤離點...(恕刪)

小林村是偃塞湖造成的,與土石流何干?
搞清楚樓主再說什麼吧?!

其他災區有撤嗎?土石流警示區為啥不撤?!
縣市首長不知道嗎?知道當初不撤是什麼原因?
還不是要死守家園
現在人死了 家園有守住嗎?!!!
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什麼一生積蓄 文化傳承 生活環境都沒用


不適合人住的地方本來就該重新考慮是否該遷移別處居住
不要說啥別的地方生活困難

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什麼一生積蓄 文化傳承 生活環境都沒用

像是之前南投神木村
政府說多少次要遷村?居民不肯有什麼辦法??
以後這種事只會一再上演而已。
這次阿里山受傷也相當嚴重, 但阿里山不也是馬桶吸引陸客的重點景點之一嗎?
政府想賺錢時可沒嫌你過度開發, 出事的時候怪你不該住在那?
39104005 wrote:
小林村是偃塞湖造成的...(恕刪)


政府有說要搬到哪嗎?

你家就是全家
ohsaka1979 wrote:
6日上午10時的雨量...(恕刪)

換算成cm也沒用吧
因為實際上降雨會累積往低處走..
雖然是降下600mm=60cm
但是實際最深積水可能會是到3 4m高(舉例)
或許地方政府應該鄉 村 里 鄰長各地的資料,然後換算各地可能會積水多高,
這樣應該比較好去讓人理解,有災害時才能讓鄉 村 里 鄰 長去通知住戶是否要撤離。

有人說有沒有良心,怎麼可以這樣說災民
他們已經很可憐了

我認為
如果無法了解災害原因與防範災害(包含撤離 整治等各項政策)
災害只會不斷重演,我想誰都不願意見到這種天災人禍吧
之前沒有如此嚴重的土石流
不代表現在或以後沒有
何況大雨一直持續 本來500mm 600mm
地方政府就應該強制疏散
別忘了2000mm可是600mm的三倍
三倍耶~有多恐怖
地方政府有強制疏散嗎?

有什麼財產比生命還重要~
如果土石流嚴重危害生命
難道雨大就不用疏散了嗎~

關於疏散的地點 本來就要因時因地制宜
舉個例子
如果政府規定我 空襲來的時候躲在隔壁大樓的地下室
但是如果隔壁大樓已經快倒塌了 我還要躲在那嗎?
當然是找其他安全的地方去躲阿~


如果地方政府感到危險
就應該在各地點請人查看 疏散地是否安全

如果大家有疏散的準備
即使發現疏散地點很危險
就可以轉往其他地點
也可以爭取寶貴時間
而不是在家枯坐

只會說 我沒地方可去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