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覽全文後,幾個不同觀點如下:
1•讓勞工團體最終採取臥軌抗爭的元兇是政府勞委會的怠惰和失職,在公務員心態和對比勞工「完勝」的優厚勞動福利、退休制度下,望其同理心是奢求,受害勞工惟有抗爭一途;試想,「退休軍公教年終獎金」一事,政府其思維邏輯可以是只談感性不顧理性,對待關廠受害勞工卻處處以理性為由討債壓迫,對比之下,明顯偏袒軍公教族群,何以平人心!
2•試問,文中所指C豈是隨便的路人甲或討債公司嗎?不是!是政府、是勞委會!A是勞委會依法行使公權力可監督的資方,B更是勞委會責無旁貸要照顧的受害勞工,絕非文中惑言之單純債權、債務關係的A•B•C三方。
3•文中「討厭張三、喜歡李四」之論述,亦難讓人信服,試想,政府幫助關廠受害勞工代位求償未果,卻執意依法「連本帶利」壓迫勞工討債!反觀,政府照顧軍公教無微不至,堅持入法「18%優存利息」終生厚遇!實是於軍公教我輩,「錦上添花」自肥皆是理由,於勞工次民,「雪中送炭」不為盡是藉口而已!!
4•孫文先生當年武裝革命豈是初念?非也,亦是上李鴻章萬言書後失望,無奈被迫鼓吹革命,更是對腐敗滿清絕望的大動作,鑒史知今,只要執政者繼續顢頇傲慢、不識人民疾苦,這樣的抗爭歷史就會一直持續.........
5•敢問,政府勞委會歷任之主委中乃至部分社會人士無視受害弱勢勞工之苦,替無能政府辯解逼債,更無情批判勞工團體臥軌之絕望舉動,其不仁無義又豈會亞於逃債避責的資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