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

復興航空墜機,確定人為失誤造成~在黑盒子解讀出來前,我深深以為讓飛行員進忠烈祠極其不妥


劉肯尼 wrote:
知道整個調查有幾個國家參與嗎?
要怎麼搓掉?.

好幾個國家參與還是會搓掉,因為不同國家代表不同的利益,看空中浩劫系列,也不乏這類案例

比如飛機是美國製造的,那美國就可能施壓。還記得有一集就是法國新出品的空中巴士出事,為了龐大商業利益,就誣賴給機長,機長到處抗議也沒用。協和號出事,也有目擊證人說詞與調查結果不合的現象。

有的時候要考慮或然率問題
若不論證據只論可能性...
"卡到陰"也有可能
什麼"怪雞絲"誰都能拿來說嘴
但那對現實真的沒有意義

要推論最主要是要有所依據
大膽假設也要小心求證
兩者缺一不可
若只有假設卻沒有任何證據能支持那就是"自行腦補"
其可信度就跟神棍放屁一樣

不是反對懷疑論者
只是提醒
有些"問題"其實是來自於"自身"不專業的認知
並不是事情真的有這問題
而這點是非常多人尤其是鄉民最常犯的毛病
因為不用負責特性
得不到或是想不到
就提問了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
就據此認定自己是正確假設
這是大錯特錯

而這"考倒人"手法也正是另有目的有心人常用的混淆手段
因為他只是想引導與論到設定目的
所以會借關心之名用各種提問阻擾"真相"出現
"相關利益者"是常出現的身份
不管是當事人或其受益受害者甚至廠商及各組織
都會拋棄道德搞這一套
因此你會看到媒體政客民嘴借各種神奇提問質疑他人
都是一問再問問了又問一直問不停地"找碴"
不為別的
要的其實不是真相
要的只是對方不回答或有想像空間答案
也只有這樣才能繼續發揮製造話題


Lisa_Hsu wrote:
比如飛機是美國製造的,那美國就可能施壓。還記得有一集就是法國新出品的空中巴士出事,為了龐大商業利益,就誣賴給機長,機長到處抗議也沒用。協和號出事,也有目擊證人說詞與調查結果不合的現象。...(恕刪)


你說的是哪集? 我怎麼沒印象有看過!

製造商施壓, 是說名古屋空難嗎?
賴給機長, 是說荷蘭跟汎美得747對撞嗎?

不過這要叫搓掉, 那搓掉的意思也太廣泛了!
參與調查的有法國製造商, 法國民航局, 中國民航局, 台灣民航局, 所以法國跟中國同時施壓, 把過錯推給飛行員是吧?
就跟澎湖一樣, 製造商施壓隱瞞飛機設計缺陷, 把過錯推給死去的飛行員!
其實飛機不是飛行員失誤沒按照正常程序, 而是無法駕駛才摔的!
如果專業無法信任, 只相信名嘴, 媒體, 鄉民, 隔著圖片的磚家, 路過看到引擎還在轉的路人, 那全台灣還是辦iVoting吧!
也不需要任何調查組織了!
miamivice wrote:
要推論最主要是要有所依據
大膽假設也要小心求證
兩者缺一不可
若只有假設卻沒有任何證據能支持那就是"自行腦補"
其可信度就跟神棍放屁一樣..

這點認同

空中浩劫有幾集懷疑官方說法有問題,也都有去找證據

協和號那次是比對證人說詞,發覺目擊證人看到出事的地點,與官方宣稱出事地點不合(說是地上雜物打到飛機),因而懷疑官方說法有問題

還有一集是官方已經搓好了,但因受害者父母無法接受,到處跑蒐集證據,才挖出重重黑幕

失事調查,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
飛安調查目的是為改善飛機的安全,不是調查責任,不同於刑事調查。
失事調查不會說明何方的責任,如有爭議需另外打官司。

死亡屬重大案件,檢察官必須偵辦,若有不法情事(故意或過失)則必須依職權起訴。
但是司法單位不是飛航專業,現在只在行政方面調查。
等飛安會公布調查結果,時間已經太久,司法單位不會追訴。

如果是設計瑕疵,應該不只一台飛機會發生問題。
任何產品的設計都有進步的空間。
例如名古屋空難後,飛機製造商更改飛機電腦程式。

英倫航空92號班機關錯引擎案例。機長看不到引擎外觀,收油門後誤認為正確處置,導致最後關錯引擎墜機。

如果飛機上能裝置監視引擎的攝影機,讓機長有多方面資訊參考。
如果空服員注意飛機狀況,通知機長,也許能避免災難。

KESA28493 wrote:
"哇油門收錯了"



KESA28493 wrote:
今天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公布完整座艙通話紀錄
最後PF操控駕駛員說了"哇油門收錯了"
所以老早就知道了

趁八仙重大案,丟出來
KESA28493 wrote:今天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公布完整座艙通話紀...(恕刪)


難怪復興的機師要重訓
今天新聞...

飛安會公布復興航空GE235飛航事故事實資料報告,證實操控駕駛(主駕駛)關錯油門,墜落前8秒喊出「哇,油門收錯了」,之後飛機撞上高架橋,墜落在基隆河內,造成43人死亡的悲劇。(陳映竹報導)

今年2月的復興空難造成43人死亡,飛安會繼2月6日公布部分初步調查資料,7月2日公布「事故調查事實資料報告」。

飛安會執行長王興中說,報告顯示,當天10點51分39秒起飛後,操控駕駛員(PF)在10點52分38秒駕駛艙出現警告聲響後,回報「1號發動機收回來」,但一旁的監控駕駛員沒發現出錯,兩具發動機陸續出現順槳狀況後並出現失速,期間不斷試圖重新空中開車但都失敗,直到10點54分27秒操控駕駛驚呼「哇油門收錯了」,8秒後左轉80度撞上高架橋,墜落在基隆河內。

飛安會也證實,2號發動機確實有接觸不良的問題,扭力傳輸訊號時有時無,中央系統接收不到訊號,自動進入順槳,無法產生馬力,至於1號發動機則是被人為關斷,因此有一段時間2個發動機都沒有動力。

飛安會將在11月完成調查報告草案,明年4月發布最終的中英文調查報告。


復興墜河失事原因..錄到其中一名駕駛說「哇油門收錯了」..
2號發動機故障....確收到1號發動機.
正確..因收2號發動機..油門...
















  • 4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