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onpone wrote:
就看看歷史哥解析吧…(恕刪)
歷史哥都拿出來了…你不會看嗎?
凡之夢田 wrote:
您的台大碩士論文不是有口委簽名?口委還要評分勒,偶當年還看到口試分數,什麼叫做對口委報復?你報復口委,你還想在這領域混嗎?不要說報復口委,連被指導教授踢掉的學生都不怎敢報復,還報復口委勒,這麼天真?沒見過市面?
chinshentw wrote:
面對面就可以知道口試委員給您的評分嗎? 您知道不知道自己在說甚麼? 不管是應徵的面試, 或是教授的升等, 沒有正常的地方是如您老想像拉上布簾的, 不是委員身分要保密, 是過程不需公開! 委員間怎麼評斷達成結論不必告知當事人, 因為結果就是聘用或不聘用(升等或不升等), 不需要公告委員A給幾分, 或是委員B認不認同, 以及委員C有沒有力挺之類的, 這些在教育部的規定中就是保密的, 而且不是保密30年, 而是永遠不會公開, 跟投票一樣, 您可以查名冊知曉某某有沒有去投票, 最後票選結果也一樣會公布, 但誰做了甚麼樣的選擇是不需要昭告天下的, 這樣簡單的事情您老都可以曲解成這樣,
hotonpone wrote:
什麼叫鬼扯…大家聽聽…連教育部都說沒有封存了
也就是沒有保密了…還有人在這鬼扯…要永久保密
tommy_kang wrote:
是妳扯到公司面試的口試,
我一直都是針對LSE的博士論文口試過程喔!!😎
TD4 wrote:
校育部封存的是「教師升等評鑑」時的委員個資與評審意見
講白一點就是要保密,評審才不會因怕得罪人,而不敢提出真實評鑑
chinshentw wrote:
正常公司或機構部分口試的過程一樣不會公布一樣, 如果讓當事人知道當時要哪個委員不給面子評得很差或堅持要刷掉他(或她), 遇到沒品一點以後找機會報老鼠冤怎麼避免?
tommy_kang wrote:
口試不是面對面嗎??🤔
難道還拉上布簾不會看到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