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km wrote:海洋有海洋的範圍,單純點就是台海除外,其它地方的公海規則一樣要遵守,在非交戰區的公海攻擊非交戰國船隻,一樣會吵翻天,和「誤擊」它國領土差不多的意思.至於要不要擴大交戰區,就各憑本事....... 我的意思因為四周環海補給就只能靠特定港口,機場,至少還有領海的緩衝區所以不會像烏一樣,道路鐵路過線就是他國領土 可能造成誤擊
A辣愛怕跑 wrote:台灣的飛彈都可以飛到對岸了雷霆2000多管火箭系統 也真的太小case囉 台灣製造,購買武器 都不用考量成本 ? 老共 火箭當導彈用,台灣飛彈當火箭用?台灣挖到石油,還是挖到金礦?
Dwing wrote:台灣挖到石油,還是挖到金礦? 很不幸的這個冥黨就是很會花錢看看冥黨地方執政的縣市是如何負債的?風電 前瞻 防疫 軍購 是如何大撒幣的最重要的還機密不給你審錢花到那去了光農委會補助豬 鳳梨 釋迦 連石斑魚都是10億10億再10億不夠的話再一次10億10億再10億國債鐘攀新高逼近6兆 每人平均負債25.4萬2021年7月6日根據財政部國庫署最新國債鐘數字,截至今(2021)年6月11日,中央政府負債為5兆9,598億元,每個國人平均負債25.4萬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且此統計尚未包含立法院剛三讀通過的紓困4.0預算,由於此筆經費將全採舉債支應,因此國人平均負債將再提高。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前(2019)年12月31日止,中央政府含1年以上與未滿1年債務未償餘額,平均每位國人負擔22.8萬元,但至今年6月11日每人債務已達25.4萬元,僅短短1年半左右的時間,每人債務上升2.6萬元,增幅超過11%。進一步分析,政府舉債未償餘額快速增加,與近年多次編列特別預算推動防疫紓困振興、前瞻基礎建設、採購新式戰機有關。國庫署指出,由於紓困預算和前瞻預算等支出,金額約上升1,000至2,000億元,加上短期調度需求,導致債務餘額增加。在人均負債方面,又受到少子化影響,人口數下降使得分母變小,人均負債計算後隨支變多。從統計資料來看,中央政府從2019年到2021年,1年以上公債未償餘額預算數呈現暴增,從2019年為5兆3,275億餘元,2020年度增至5兆5,374億餘元,今年達6兆465億餘元,3年來增加7,190億元、增幅13.5%。再按國庫署資料計算,2019年到2021年債務未償餘額預算數占國內生產毛額平均數,比率分別為29.65%、30.05%與31.78%,也是呈現逐年攀升的趨勢。依照公債法規定,若是達到舉債上限9成的警戒線,就須提出償債計畫,否則不能新增債務,而從預算數來看,明(2022)年恐怕就面臨警戒線。財政部表示,7月初所得稅入帳後,國庫調度壓力可望紓解,屆時可視情況先償還一點短期借款。---------------------------反正是下一代的事
Dwing wrote:台灣製造,購買武器 都不用考量成本 ? 笑到噴淚老共 火箭當導彈用,台灣飛彈當火箭用?台灣挖到石油,還是挖到金礦?笑到噴淚(恕刪) 你不用想那麼遠, 只要想雷霆2000在台灣海峽可以淹死多少中國解放軍, 在灘岸可以摧毀多少解放軍武裝... 你就不會傻到去想解放軍登陸台灣之後的事情.中國要先願意承受這筆成本, 之後才有必要討論解放軍怎麼控制台灣四周水域的問題.中國用大砲也打不到台灣, 也是做了1000多枚飛彈要打台灣. 你怎麼會忘得一乾二淨?中國能打得到台灣的火箭彈, 內容也是飛彈設計, 不是只有一個噴火的推進器, 那不是傳統火箭彈.但是台灣雷霆2000打台灣海峽用的彈藥, 確實目前都是火箭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