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

日治時期,才是台灣起飛的黃金 50 年

妳沒講到重點,重點在日本打贏我們沒有得到好處一樣被剝削,日本打輸我們還被剝削的更慘。這種注定要吃虧的東西只有呆瓜會懷念
hx135cb750 wrote:
因為打到後來物資都沒了,人也打到連大學文科生都被徵召上戰場

所以物資不足下,台灣人也跟著吃苦


我講實話,省籍情結當然國民黨要負一部分責任,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要怪到某些台灣人很ggyy
某些台灣人以前歧視客家人原住民,後來外省人,現在是新住民、外勞等
所以我的結論是這看起來比較像是某些台灣人心態有問題,喜歡歧視別人

hx135cb750 wrote:
你該想的是.為何會有228事件的發生
還有為何那代人有省籍情結?
我媽對政治不感興趣的人都感受到上一輩省籍情結
這些現象早在1980年代的黨外運動前就存在的
===============
其實1990年代解嚴後大學時期已經有這些疑問,所以去圖書館找一些資料看了..


這個不叫好,這叫發展落後,從你影片就可以看出,193x年左右的台北看起來就半城市半鄉村的感覺,真的不知道在這裡吹噓日本人的到底眼睛有沒有問題。早期外省人也有講,特別是去過上海的外省人,他們本來對台北很多期待,結果第一次到台北時以為走錯地方走到了鄉下,不相信這是台灣第一大城
hx135cb750 wrote:
任何國家都有城鄉差距,台北狀況已經算是較好的
綠軍平常就很認真地在這裡推動愚民政策,真是令人佩服啊。
先說日本人吧,第一戇,種甘蔗去予會社磅,就是日本剝削台灣的直接證據。把甘蔗打壓到難以生存的價格收購,你不種,嘉南大圳的水源就不分給你。日本人這樣子欺壓台灣農民,無怪乎蔣渭水,一堆台灣讀書人要靠向共產黨為工農階級奮鬥。被日本人逼上了梁山。
台灣錢淹腳目,是在清朝時,因為台灣做的青衣藍染原料品質更勝大陸,大量出口好賺好撈,所以有這麼句話。之後台灣又出口樟腦,蔗糖,茶葉,由於太富庶,所以下田耕作都要穿綾羅綢緞以顯擺。台灣在日本人來以前是比日本更富庶的。
日本人只勾結大地主和士紳階級,去壓榨可憐的工農階級,所以日本時代台灣的工農階級永無翻身之日。真是德政啊!國民政府時期才有的國民教育和考試制度讓阿扁家都得以翻身。
ebola01 wrote:
蔣中正造就台灣經濟奇...(恕刪)
lostinnet wrote:
綠軍平常就很認真地在(恕刪)
喜歡日本請快移民日本
別在台灣搗亂


ebola01 wrote:
蔣中正造就台灣經濟奇(恕刪)
此黃金50年奠定了台灣當中華民國鼻胃管的實力。
lordkon wrote:
不用找資料了日治下的(恕刪)


耕者有其田
客廳即工廠
需要找資料嗎?
日治時期,才是台灣起飛的黃金 50 年

=======================================

在那個時間生活的台灣人 什麼人才能吃米 為什麼大部分人只能吃「"稀"地瓜粥」
那個艱苦的時代 為了一口飯 當走狗、台奸 就比較高尚



水庫蓋了 米的產量多了 除了地主、在日本統制下當警察的台灣人外 還有什麼身份能全家吃到飯??
從台灣滾回日本時 又何必對之前建設的電力系統做全面的破壞 還放話說讓台灣半年以上無電可用

戰後初期資源委員會對台電之接收(1945-1952)

李國鼎來台灣 搞的第一件事 就是重新讓台灣復電 也是那時 剛好趕上 228
那個時間點還差點被本省人/留在台灣的日本走狗追殺
還好 被當時本省人的同事救了 沒有李國鼎 台灣會有今天的經濟
要是後人真的比蔣經國時強 e大又怎麼要一直吹牛說 日本好 現在是台灣20年來最好的時刻

謠言止於智者 造謠始於腦殘 其實 我只想當個「反腦殘 不反綠」 無奈腦殘多
davish wrote:
我講實話,省籍情結當然國民黨要負一部分責任,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要怪到某些台灣人很ggyy
某些台灣人以前歧視客家人原住民,後來外省人,現在是新住民、外勞等
所以我的結論是這看起來比較像是某些台灣人心態有問題,喜歡歧視別人

國民黨負的責任不多,這是人性
老實講這是常見現象,連親戚都會有這類問題
有念書的瞧不起沒念書的,嫌人舉止土
所以才有所謂結婚要門當戶對
davish wrote:
這個不叫好,這叫發展落後,從你影片就可以看出,台北看起來就半城市半鄉村的感覺,真的不知道在這裡吹噓日本人的到底眼睛有沒有問題。早期外省人也有講,特別是去過上海的外省人,他們本來對台北很多期待,結果第一次到台北時以為走錯地方走到了鄉下,不相信這是台灣第一大城

上海是國際級都市,記得比東京還發達,台灣當時人不多,1940年10月1日,台灣人口才約581萬人左右
到1930年,公共租界人口密度達每平方英里113920人,已經超過了當時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倫敦[1]。1936年,公共租界人口已超過118萬,其中華人超過114萬。同年法租界人口總數則接近50萬,其中外國人為23398人。居住在上海的僑民有英國人、美國人等也有來自俄國以及之後二戰被迫流亡到上海的猶太人。總而言之居住在上海租界的外僑來自不同的國家,最多時曾達到58個國家[3]。
慢火奶茶 wrote:
李國鼎來台灣 搞的第一件事 就是重新讓台灣復電


不以黨廢人,李國鼎沒話說
也是個真才實學的經濟學家,不是蔣家之流可以比得上的
用個比喻,沒有李國鼎就沒台灣今天的科技,沒有蔣經國台灣未必會較差

張忠謀是臺灣半導體之父,那李國鼎就是臺灣科技教父
肥馬大刀無所酬 皇恩空沿幾春秋 斗瓢傾盡醉余夢 踏破支那四百州
29x5x5x2 wrote:
不以黨廢人,李國鼎沒(恕刪)


那你呢?

到底是滯臺皇民?三腳仔後代?倭奴傳人?

還是一個盡忠職守的1450?
討厭討厭爛貨2.0
  • 4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