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ross_sato wrote:
唉。。
拿太陽能跟風...(恕刪)
其實邏輯很清楚
非核 -> 缺電 -> 增火電 -> 碳排增加 -> 再生能源 -> 減碳
目前的問題是2025年之後,新的儲電系統還無法上線
如何因應後續的用電成長??
新增天然氣廠??
大蝸牛 wrote:
既然5.8元是目前電價的2.2倍
表示風電是昂貴的電價
如果發電方式全採用風電提高的電價將達現在的2.2倍
雖然風電只佔2025年預定發電量的5.6%
也不會改變風電是昂貴電價的事實
電費、物價是人民買單的
憑啥菜政府可以不經國會的審查擅自作主採用昂貴的風電要人民買單?
風電電價議價與公開招標的價差達9000億元(20年)
該由誰買單?
民進黨完全執政也該完全負責
政黨輪替後國民黨也該修法溯及既往向民進黨追討9000億元的電價價差
macross_sato wrote:
人家 丹麥號稱綠電, 他們在COP18證明, 因為推動綠電政策十年,工業生產下降了約120億克朗,減少排碳2%,同時間增加風電與太陽能,減少了約1500萬噸碳排,相對1990年減少了27%碳排放。 2020 年目標為,是以 1990 年排放基準再減量 40%.
你有沒有我們2025年氣候模型? 我們碳排模型? 我們預計工業下降模型?
丹麥工業轉型,所以為了碳排造成工業生產下降,但是有煞車停止,並且轉為能源工業出口國。
我們的工業配套? 我們預計工業生產降低多少? 我們2025年要不要降個20%碳排?
不要跟我說李應元說的那一套歐.
katsumi wrote:
我只想問開版的,在現階段,你認為風力發電,是個適合台灣的發電方式嗎?
我同意有各種發電方式,風力也是考慮的,電視也在播地熱發電,各種綠能的能源獲取,
都是我們環保愛地球應該努力的方向,
但是,在現階段的台灣,要如何兼顧電力與經濟、民生之間的多角議題,也許不是你發這篇文章關心
的點,你關心的只有風力發電能否成行,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