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7

離岸風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

樓主很愛槓人阿!

人家 丹麥號稱綠電, 他們在COP18證明, 因為推動綠電政策十年,工業生產下降了約120億克朗,減少排碳2%,同時間增加風電與太陽能,減少了約1500萬噸碳排,相對1990年減少了27%碳排放。 2020 年目標為,是以 1990 年排放基準再減量 40%.

你有沒有我們2025年氣候模型? 我們碳排模型? 我們預計工業下降模型?

丹麥工業轉型,所以為了碳排造成工業生產下降,但是有煞車停止,並且轉為能源工業出口國。

我們的工業配套? 我們預計工業生產降低多少? 我們2025年要不要降個20%碳排?

不要跟我說李應元說的那一套歐.
再者,風電跟核電本來可以互補。

電業自由化最終目的,大家可以由市場機制與環境責任選擇 想要的能源。

現在電業自由化因為非核家園, 反而變成電業威權化。

自由化還誘導輔助特定來源,最後約定收購。

這哪自由了? 廠商? 台電?

stunmaker wrote:
但前一篇網友提供他的計算是漲兩成,請先參考著用.


如果把太陽能也算進去,應該不止2成
有時候我覺得風電也有點倒霉
明明太陽能又沒有比風電便宜到哪裡去
(今年上半年發電成本自發7.91,購入5.44)
可是似乎沒有風電引起這麼大的反彈

我想問題還是在一口氣開太多風電了,樹大招風吧!!

最近開了一堆火力電廠,這些電廠的每年折舊費用不少,
加上為了綠電併網的輸電設備投資也好幾百億
因此2025的電費想要只提高2成,應該不太可能
個人猜測屆時的平均電價有機會挑戰3.5元
stunmaker wrote:
高教授請不要看到影子就開槍啊...
我可以用任何東西(包含本人的腎臟跟手指頭在內)跟您對賭

GAO Anton Ming-Zhi wrote:
也請樓主不要隨意在文章中,標示任何受到高教授認可的說法。


咦?這是之前開版自稱,有受到引用的那位高教授嗎?
如果是,看來可以證明開版的確有向高教授請教,也彼此之間有不同的意見。
同時,也拿掉了當初自稱有受到高教授驗證的文字
我覺得這部份要肯定。


stunmaker wrote:
我問題1就明白表示風電不是BOT
為什麼您堅持是BOT?
我真的很好奇,請務必告知.
您若拒絕火力發電...台灣基本滅了,而且是秒殺等級的滅.
2017年發電除了核能9.3%,水力1.4%,再生能源4.9%剩下全是火力
台灣電力80%是火力,就算四個核電廠八機組全開,也頂多降到60%,火力一樣燒好燒滿.
但不要絕望,建議您立刻搬家到法國,丹麥或挪威,
法國核電70%以上,挪威水力發電90%以上,丹麥2030年要停掉燃煤(但有您更厭惡的不穩定再生能源)


關於BOT部份,我再細看一次,可以說是我弄混了,所以我就不應該再提。
至於我的疑問,你也只是跟我說一句類似太平洋沒加蓋的意思的話?

我只想問開版的,在現階段,你認為風力發電,是個適合台灣的發電方式嗎?

我同意有各種發電方式,風力也是考慮的,電視也在播地熱發電,各種綠能的能源獲取,
都是我們環保愛地球應該努力的方向,
但是,在現階段的台灣,要如何兼顧電力與經濟、民生之間的多角議題,也許不是你發這篇文章關心
的點,你關心的只有風力發電能否成行,是嗎?

macross_sato wrote:
我們的工業配套? 我們預計工業生產降低多少? 我們2025年要不要降個20%碳排?
不要跟我說李應元說的那一套歐.


就2025年降35%啊,還放在外交部的官網上。


過客4112 wrote:
有時候我覺得風電也有點倒霉
明明太陽能又沒有比風電便宜到哪裡去
(今年上半年發電成本自發7.91,購入5.44)
可是似乎沒有風電引起這麼大的反彈
我想問題還是在一口氣開太多風電了,樹大招風吧!!


我覺得風電有好幾個缺點:
1.一口氣開太多風電了,樹大招風。
2.風電是屬於集中式發電,大部分集中在彰化外海,到時候輸電電纜又是一大堆抗爭。
3.為了風電的備援,又要再增加火力發電電廠。
4.風電最強的時候,卻是我們需電量最弱的時候。
5.風電發電成本是逐年下降,搞不懂政府為何要急著在這時候用。再個十年二十年之後再用,到時候風力和儲能成本都大幅下降了再來用,不是很好嗎?現在急著給國外送錢??

太陽能成本太貴,但有幾個優點明顯優於風電
1.太陽能屬於分散式發電,北部也可以做,成本高一些而已。
2.太陽能在台灣規模都不大,MW級已經很了不起了,不會像風電一次要砸大錢。
3.小規模建置,受益的台灣廠商多。
4.太陽能最強的時候,通常是需電量最高的時候,棄電情況較少。

stunmaker wrote:
1.火力當然不能少蓋(我也沒說要少蓋),火力是未來的基載電力來源,還要當綠能發電不穩的備援.

2.任何國家都走過由高價到低價的過程,正如同今年重新回到原點的法國,
您認為法國為什麼不開2.3元而是開5.4元綁20年?
難道馬克宏總統是豬不知道德國英國都降價了? 直接2.3元開下去豈不超爽?
(恕刪)



1.火力發電既然不能少.那幹嘛要發展風電?所以風電對於解決台灣夏季缺電是無用的..這種無用的政策勞民傷財導致台灣經濟倒退執政黨真該下台...

2.法國總統是不是豬我不清楚.也許是也不一定.不過不關我的事.德國既然今年都改成直接招標了.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先走議價才能招標?誰規定依定要先議價才能招標?

直接招標會怎樣?直接開國際標不就結案了?有低廉的招標電價不用走議價貴2.5倍被綁20年的才是豬頭吧??

為什麼一定要跟法國一樣?而德國英國卻都改了?以前如何不代表現在就一定要如何?科技進步產品跌價.競爭者多?都是跌價的原因?為何還要走議價用2.5倍的價格?你始終講不出一個理由?
估計深奧一度電碳排放係數0.88為參考
我國2017碳排放係數不絳反升(0.554, 不用注音輸入 出來就是"咒"),再乘以每年發電度數,以能源類別發電量產生碳排放是增加的!
因為燒多了,且用電需求增加。

所以到2025年時,以目前用電需求逐年增加率,與減少的無碳排能源來源轉成碳排能源(核電歸零,比例改由火力取代),你覺得我國碳排會變成如何?

要減少35% 就是拿能源類別之外製造業砍。

不砍台積, 要排擠誰? 煮麵的,燒烤的,快炒的?

外交部 XXX,XX.......

hsuing692 wrote:
我覺得風電有好幾個缺...(恕刪)


這個場子是風電的,所以有關太陽能我只回應這一篇,以避免喧賓奪主

1. 現在到2025年,風電開了5.5GW, 太陽能可是要開18GW, 是風電的三倍,
今年初到今天為止,太陽能裝置量已經增加了431MW,
這些裝置發出來的電可也都要花5.x元買的
2. 其實太陽能與風電都算是分散式發電,只不過併入台電輸電網路的方式不太相同,
兩者遇到的問題也不太一樣,不太能說哪個優於哪個
3. 太陽能主要的成本太陽能板,生產的就只有那幾家,而即使是7年18GW, 相對於全球建置量
還是相當少的,因此對於台灣廠商的獲利幫助不一定有風電來得大
(建一根風電塔的土木鋼材費用可以建一大片太陽能了)
4. 太陽能對缺電幫助有限,原因在於
冬天用電高峰在晚上,太陽能為0(別說台灣冬天不缺電喔!!今年1~3月的用電警戒可不少)
夏天用電第二高峯19:00~20:00,太陽能一樣為0, 第二高峰用電量只比尖峯少150~250萬千瓦
所以無論是太陽能還是風電,想靠他們解決缺電,那真的是找錯醫生吃錯藥了
還是得再強調一次,再生能源是用來減碳的, 別再叫他解決缺電危機了吧!!

唉。。
拿太陽能跟風電,來解決缺電,結果反而造成碳排增加,只好拿民生開刀

很亂的邏輯,不像是理工人員弄出來的。
  • 3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