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

華航都已答應所有條件,空服員還要蛋洗華航???

一堆人在鬼檔牆
人家就是簽了合約
公司跳票了
所以員工出來抗議
這麼簡單的事情 ,卻被有心人死命地亂帶風向

也沒什麼禁止搭便車
人家合約就寫了
外站津貼要高於非工會員工兩元
你公司高興給其他非工會員工加薪到100元
空服公會也沒有人說不行呀




23015432 wrote:

其實勞工朋友們啊

你們最大的敵人

根本不是資方

是勞方自己人啊

恕刪)


這次華航員工加完薪後,薪水是22K的n倍,怎麼會是"自己人"呀...



有種覺醒青年支持文林院王家fu呀...

horizon0001 wrote:
一堆人在鬼檔牆
人家就是簽了合約
公司跳票了
所以員工出來抗議
這麼簡單的事情 ,卻被有心人死命地亂帶風向
...(恕刪)


這也沒甚麼帶風向的問題,本來就不甘外人的事,看戲而已

公司跳票,上法院見,不就這麼簡單?

jerry_liu426 wrote:
其實大部分都支持他們支持他們爭䙮權益
但是看不爽的是禁止搭便車條款
今天你們公會是憑那個法條去禁止公司給薪的方式?(恕刪)


團體協約法第13條:
團體協約得約定,受該團體協約拘束之雇主,非有正當理由,不得對所屬非該團體協約關係人之勞工,就該團體協約所約定之勞動條件,進行調整。但團體協約另有約定,非該團體協約關係人之勞工,支付一定之費用予工會者,不在此限。

立法理由
配合工會組織多元化及自由化,避免企業內團體協約簽訂後,受團體協約拘束之雇主,對所屬非團體協約關係人之勞工,就團體協約所約定之勞動條件事項,進行調整,而導致勞工間不正當競爭,間接損及工會協商權及阻卻勞工加入工會,爰增訂團體協約得約定受該團體協約拘束之雇主,非有正當理由,不得對所屬非團體協約關係人之勞工,調整該團體協約所約定之勞動條件

網路上查到:
『禁止搭便車條款』係引自美國的制度,避免企業內團體協約簽訂後,受團體協約約束的雇主,對沒有加入工會的勞工,就團體協約所約定的勞動條件(例如薪資、獎金、工時、休假等等)或福利等採取一致性同等的給予對待,而導致公司內部勞工間不正當競爭或產生嫌隙,間接損及工會協商權利。

這次法律竟然有先見之明,禁搭便車條款被華航違反後,果然導致公司內部勞工間不正當競爭或產生嫌隙,造成後面一堆問題
涮涮鍋 wrote:
團體協約法第13條...(恕刪)


嚴格來說,華航與企業工會當初因應84-1時所簽定的才是團體協約 - 經過董事會授權、也經過華航正式發文。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現在反映的問題,恰巧是他們去剝奪了其他工會的協商權。


並且,華航現在跳出來說明的事項,也指向何煖軒並未獲得董事會授權簽訂團體協約。

""由於華航在去年初曾發生空服員落髮抗爭的事件,且當年4月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亦取得罷工權。為解決勞資爭議及提升員工士氣,在去年的7月24日董事會除了給機師、空服員、地勤等人員加薪外,亦附帶決議空服組員持續推動實施桃園總部報到,並簽署勞基法84-1,則比照機師給予外站津貼由每小時2美元,調高至3美元獎勵;還有每年排休假由96天調整為116天。其實,客艙組員到桃園報到報離,以及簽訂勞基法84-1,乃是在2005年11月4日華航企業工會和華航所簽署的協議書(簡稱1104協議,視同團體協約的一部分)中,已經同意實施。"


JasonQ wrote:
嚴格來說,華航與企...(恕刪)

這次簽訂的一樣是團體協約,並且已送桃園市勞動局備查
但勞動局遲未完成備查

mariase wrote:
這次簽訂的一樣是團體協約,並且已送桃園市勞動局備查

問題是何董並不是公司推派去簽團體協約的代表,只是罷工協商代表,此簽約過程也沒按簽團體協約的流程,所以公司認定是簽一般協約,不受團體協約法的保障及禁搭便車條款的保障

mariase wrote:
這次簽訂的一樣是團...(恕刪)


既然是這樣....為何不是蛋洗勞工局?


正是如此,
如果員工罷工只為了爭取自己的好處,
官派董事長只想自己前途,不看長遠,條件亂答應的話
公司長期是否經營的下去,是個大問題
董事長確實該被開除!



andersen777 wrote:
我自己是華航股東,我是罷工前買了125張,但以後我不會再投資華航了,因為競爭力要跟國泰,長榮比航線,機隊,票價,平均載客率,股東不買單,增資股沒人買,怎麼買新機更換機隊,一家競爭力綜合輸人家的公司,沒新機隊就會慢慢失去競爭力。

站在經營者立場,員工憑什麼是干涉雇主跟其他員工的薪資條件,員工只有關心自己和全體,而不是其他個人或不參加工會者,公司給加班費補足未休假天數,優於勞基法,因為勞基法只有規定給於休假,工會憑什麼去干涉經營團隊什麼時候補人,要補足多少,那航線縮減時,人太多是不是就裁員,勞工怎麼知道航線,航權航班未來一年和什麼機型飛。

當股東不買增資股,市場給的本益比低,以後拿什麼更新機隊換更省油更舒適機型,失去未來前景的公司,以後公司去跟銀行借錢,也要些財務規劃,營運計畫,銀行即使借也會確保債權條件更多利率更高,來平衡風險。

一家好好國籍航空,長榮也是在桃園報到,當初華航是國營,松山報到算時間,還交通車送你去桃機,你不知道上班族都是要到上班地點報到?以前國營企業花納稅人錢,讓市區的人方便,這是人去松山是從松山飛?那以後松山機場遷移後,不是都到桃機上班,一群爭取以前國營企業既得利益,還是要從家裡出發開始算上班,看長榮你可以說也是台灣,那要不要看國泰夠大罷,現在外站津貼加月薪沒比國泰差,人家有到松山報到?還空服員跟幾乎機師同樣津貼。你們可以舉例國泰,新航,日亞航,韓航,這幾家主要亞洲航空公司,人家有這樣報到地點和跟機師同樣外站津貼?

不賺錢公司,明年油價漲就賠錢,政府的股份也是賠錢,不要以為賠幾年不會破產重整,遠航就是一個好例子。

如果訴求是跟長榮,國泰一樣制度,我可以同意,今天是空服員把自己當機師?不管妳勞力多辛苦,妳應徵就是空服員,妳自願做這份工作,機師是機師工作,搞到機師,座艙長,都同樣外站津貼,如果是全民營,董事長早就被開除,因為是官股多,把公司長期經營當玩笑,當好人,少一家國籍航空,台灣的能見度就更低,華航才85架飛機,越捷公司到第十年就要兩百架,上海東方現在有三百多架,人家買的多就便宜調度方便,飛機保持老舊更新,員工長期有工作。

如果不是有研究覺得華航這幾年飛安有用心,也不會買,一買就罷工,我那是還是坐華航飛新疆,這個董事長應該被董事會開除,一家可以慢慢改善員工福利薪資更好,也慢慢改善機隊,就這樣被殺雞取蛋,你看以後銀行,創投,投資大眾,華航要增資,融資買新機時,大家會不會買單。
把誠信糖兒戲該死!!都幾睡了
  • 3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