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x5x5x2 wrote:
不是城鄉差距問題
任何國家都有城鄉差距,台北狀況已經算是較好的
1930年代台南
請多找一下日常生活影片或照片吧
像這網路上日治時期台灣,3分57秒有年輕女子穿旗袍,也是顛覆我原本想的
只有和服或洋裝兩類服裝
日治時期台北宣傳片
29x5x5x2 wrote:
不是城鄉差距問題
29x5x5x2 wrote:
這些史實不合中國人的認知
中國式的黨國教育下,日本時代台灣是地獄
說的好像是日本人來台50年,其他正事都不幹,無非是處處掠奪天天殺人
king_hsueh2007 wrote:
日殖時期50年
臺灣人有30年的時間,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
能夠識字的除了極力反抗日本殖民的蔣渭水、洪棄生、林幼生
29x5x5x2 wrote:
你就去比較日本時代,台灣與大陸的教育水準就知道了
日治時期之前,台灣教育仍停留在岌岌可危的科舉制度基礎上,而沒有有效的現代化新式教育,甚至沒有出現在大陸早已星羅棋布的各類新式學 堂。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一方面源自於統治者思想的頑固,另一方面也與台灣地理位置的相對封閉隔絕不無干係。事實上,日治前的台灣在清政府的統治下實際上 成為了一座孤島。
反觀此時的日本,教育的情況卻大不相同。明治維新後,日本政府仿照歐美教育設立了自己的教育體系,包括小學、中學、高中和 四年制的大學和兩年制的短期大學。1871年,日本政府已設立文部科學省,統一建立全國教育體制;1877年後,在本土及殖民地先後設立九所帝國大學(東 京帝國大學、京都帝國大學、東北帝國大學、九州帝國大學、北海道帝國大學、京城帝國大學 (今首爾大學)、台北帝國大學 (今國立台灣大學)、大阪帝國大學 、名古屋帝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