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

為何台灣這麼貴?

tracer1000 wrote:
這個新聞你沒聽過嗎?...(恕刪)


美國Y世代失業率驚人
佔整體比重40% 男比女還慘
2014年07月05日
【王秋燕、賴宇萍╱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就業市場進一步改善,6月失業率降到6.1%,但從就業年齡族群分析,可見到年輕的千禧世代(1980年後出生,也稱Y世代)就業情況依舊不佳,佔整體失業人口比重高達40%。

據美國喬治城大學教育與勞力中心報告,千禧世代是現年約30歲年輕人,原本是最被看好的就業族群,不過佔美國失業人口比率卻最高。
X世代族群佔總失業人口37%,嬰兒潮世代約23%。換算成人數,千禧世代失業人口達460萬,其中200萬人屬長期失業;X世代失業人口達420萬,嬰兒潮失業人口有250萬人。

看你喜歡哪種路線吧

台灣年輕人起薪低 但至少有工作(說真的人力銀行翻一下 超過24k的工作很多

或是像美國年輕人薪水可能比台灣高 但你不一定有工作

今年的新聞幫你更新一下
可以丟掉2012年的新聞了

大學生起薪 相隔15年後...再度站上27K

畢業季前夕,勞動部公布最新調查,去年大學畢業生的起薪,相較於前年略增了237元,相隔15年再度站上27K。而且也是首次,結果顯示北部大學生起薪超過28K,明顯高於中南部,而東部甚至僅有24K,而男性略高於女性,理工醫學院的畢業生,比起其他學院,起薪多了約800元。
peterboulong wrote:
看你喜歡哪種路線吧

台灣年輕人起薪低 但至少有工作(說真的人力銀行翻一下 超過24k的工作很多

或是像美國年輕人薪水可能比台灣高 但你不一定有工作

今年的新聞幫你更新一下
可以丟掉2012年的新聞了

大學生起薪 相隔15年後...再度站上27K

畢業季前夕,勞動部公布最新調查,去年大學畢業生的起薪,相較於前年略增了237元,相隔15年再度站上27K。而且也是首次,結果顯示北部大學生起薪超過28K,明顯高於中南部,而東部甚至僅有24K,而男性略高於女性,理工醫學院的畢業生,比起其他學院,起薪多了約800元。


2015年了,薪水回到十五年前的水準,好棒! 房價呢? 有回到十五年前的水準嗎?


美國年輕人不一定有工作,但有工作幾乎薪水都會比台灣高

台灣年輕人是人人有低薪的工作

這是你所謂的路線嗎?

美國一直是資本主義社會,有能者就能拿高薪,大學畢業起薪拿年薪十萬美金的人也多著,完全看你的能力

台灣這樣,人才奴才通通27K or 30K...而這薪水面對的是高昂的房價,是全體年輕人通通要面對的慘狀,這種"平等制度"很好嗎?

事實上年輕人就是低薪很痛苦嘛,這還需要遮遮掩掩嗎? 人家可不喜歡這種大家通通都低薪的路線呢,人才全跑出去了 (對岸待遇高,幾十萬台灣人在中國打拼老早是存在的事實了)

在美國有人罵政府找不到工作,但有人一畢業就高薪,聲音就不會"統一"

台灣這樣低薪的環境,年輕人面臨同樣的困境,有份賣肝加班工時超長又低薪的工作,真的很"幸福"就不會罵聲不斷了

tracer1000 wrote:
你顯然沒看懂我說的...(恕刪)


拿矽谷和台北比,不是很恰當吧 呵呵

矽谷軟体業,電子業,半導體業為多,薪資高,
拿來和新竹比較恰當

以新竹工程師的薪資房租 , 相比於矽谷
那種共用衛浴的房間,5,6千元也找的到
所以PPP概念來看,新竹並不高, 可能比矽谷還低呢

房價,新竹約台北的20%~25%,
若是一小時的車程,
在楊梅,苗栗, 台北房價10%~15%的都有
比起矽谷低很多吧 呵呵



台北都會區應該是和紐約比
舊金山, 就和高雄台中比比吧
您可能不同意啦 呵呵


台北都會區(北北基桃)房價高,也僅限于蛋白蛋黃區,
蛋殼區如淡水,基隆,楊梅,也很多20萬,甚至15萬一坪不到的房子
車程都在一小時內

現在政府打房,未來五年房價可能掉3成,房價可能不再是問題
倒是房租應該不大會下跌
tracer1000 wrote:
買房子容易的原因就是...(恕刪)


哈哈~
我都說我沒立場了,
只是陳述我的經驗而已~
看完大大的PO文還是有一種被洗臉的感覺~

不過我部份同意你的論點!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現在政府打房,未來五年房價可能掉3成,房價可能不再是問題
倒是房租應該不大會下跌


你等房價掉三成,再來回文吧,現在就是活生生的問題

我只是好奇台灣囤房成本低廉造成貧富差距嚴重,這邊住台灣的人似乎挺享受這種情況,估計都是"勝利組"
tracer1000 wrote:
2015年了,薪水回...(恕刪)



簡單來講 除了稅制問題之外
美國的地比台灣大太多了
人口密度比台灣低很多
覺得都市貴的,美國多的是地方給你蓋

(中央社台北20日電)新的統計數字顯示,台灣的人口密度佔全球第二,平均每平方公里639人,英格蘭則是西方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平均每平方公里有401人,密度高於中國大陸和印度。

3.1億人的美國,雖然人口是英格蘭的6倍,卻因為地大而每平方公里只有32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澳門這個小島,每平方公里2萬910人,是包括城市國家和小島的全球第一。

台灣比英格蘭更慘的點是 英格蘭沒什麼高山 台灣一堆高山不適合住人
可用地又更少了

台灣要解決這種高房價問題 大概就只有稅制硬打而已
當然房地產業會死的很難看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今年已經可以開始看到政府打下去後 成交量大減的情況
但會不會因此讓每個人因此買的起房?不覺得
除非囤房的成本大到可以讓屋主願意比購屋價更低的價格出清
如果真的情況如此時,一堆自住屋主可能會抓狂

台灣不像新加坡那樣 大多的土地都是政府的
政府幫你蓋好好,用合理的價格賣給你一定年限的使用權
時間到了再還給政府

台灣也辦過這種地上權國宅 但是住戶就會炒著要買斷 不想還回去

tracer1000 wrote:
2015年了,薪水...(恕刪)


你這種講法給我的感覺是,嗯。有道理,但所以呢?

每個國家狀況真的不同,比來比去氣死人而已。真以為在考聯考,一定比個輸贏?問題層次很廣,最終是選擇走哪條路線。左邊右邊靠中間?

台灣低薪有其歷史背景,跟國家政治問題。但其他國家真的沒有好到哪去。嚴格說台灣國民所得不算低,貧富差距也沒美國大,物價也低,國際競爭力也有。這都是國際標準經濟數據可以顯示的。但,的確青年低薪是個長期問題。表示沒有新工作容納青年嘛。這會使得一個世代沒落,甚至造成人口老化,走向日本的困境,長期來看不利,這我同意。

有人說要創新,走產業升級。高附加價值,聽起來很容易,但是要把資源放在那個產業呢?總不能亂槍打鳥吧。要扶植特定產業就可能排擠其他產業,且不保證成功。所以問題不簡單。這是政治問題。

另外一個方法就是全面開放移民,開放市場。低稅賦,高生活水準吸引白領移民,甚至包括大陸高所得人長期居留,藉以提高內需市場。走新加坡杜拜的路,但差別在保留製造業在台灣。我們會有很大優勢的,但一樣,前提是,國際關係要穩定。一天到晚跟老共鬧,一天到晚被威脅開戰,是不會有人想移民台灣的,所以這也是政治問題。
lala1220 wrote:
哈哈~
我都說我沒立場了,
只是陳述我的經驗而已~
看完大大的PO文還是有一種被洗臉的感覺~ 笑

不過我同意你的論點!


沒有要洗你臉啦,每一篇回文其實我都只是說我的感受,沒有針對任何人的

因為就算是我在矽谷的收入,想在台北買個房子,也不會是甚麼輕而易舉的事情

前面人還要拿淡水那麼遙遠的地方來講房價,就曉得台北房價貴的多離譜了

如果說台北市是蛋黃區,那中和永和板橋三重應該算蛋白區了吧,住在蛋白區的人們,

你們當中有多少人的收入還能再買一間你們現有的房子?

台北房價的昂貴都讓CNN專題報導了,沒錯,歐美各國大都市房價也不便宜,但問題出在房價跟所得的比較

這才是台北年輕人最悲哀的地方,大都會的年輕人永遠只能在最底層賺著卑微的血汗錢用一生買一間勉強可以安居的房子

富人們拿著大把鈔票囤積房產出租給年輕人,翹著腳等著房價高漲,這就是現在的慘況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0422/496544.htm

台北高房價又成「台灣之光」?
根據內政部統計,台北市房價所得比為15.01倍,也就是要不吃不喝15年才買得起房子,且根據美國顧問公司調查顯示,台北是全球房價最高的城市。這樣誇張的現象引起國際媒體CNN注意,特別製作專題報導,來探討比東京民眾更難置產的「台北高房價」現象。
tracer1000 wrote:
2015年了,薪水...(恕刪)


呵呵
您可以描述一下 金融海嘯後 2008-2012左右 矽谷的慘狀嗎?

失業率是多少? 上升了幾倍? 多少人破產?
房價跌到多少? 跌了幾倍? 破產賣出去的有多少? 屋主損失多少?
您認為這樣的事不會再發生嗎?


台灣一直在相對穩定的狀況往前走
失業率最高就5%多,慢慢又降回3%多

房價漲了一倍,的確是台北的問題
也可說是被老美QE害的,幾乎全世界大城市房價都在大漲
但台北房租並沒漲多少,有些還下跌呢
呵呵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問題
美國也難保不會再發生二次海嘯


看看西班牙,希臘的失業率吧, 25%(年輕人高達50%)
美國也是債台高築,不會變這樣嗎?
不要太吹噓了 呵呵



peterboulong wrote:
簡單來講 除了稅制問題之外
美國的地比台灣大太多了
人口密度比台灣低很多
覺得都市貴的,美國多的是地方給你蓋

(中央社台北20日電)新的統計數字顯示,台灣的人口密度佔全球第二,平均每平方公里639人,英格蘭則是西方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平均每平方公里有401人,密度高於中國大陸和印度。

3.1億人的美國,雖然人口是英格蘭的6倍,卻因為地大而每平方公里只有32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澳門這個小島,每平方公里2萬910人,是包括城市國家和小島的全球第一。

台灣比英格蘭更慘的點是 英格蘭沒什麼高山 台灣一堆高山不適合住人
可用地又更少了


如果說台灣的土地不夠大面積農業開發

這我完全同意

要說擠到沒地方住,打死我也不相信

台灣就算是台北地區目前荒廢休耕的農地多的很,但是都市計畫不可能開放變成建地 (官員怎麼能接受房市供給大增?)

所以用人口密度來合理化台灣房價是說不通的,荒地一堆,但是都不會轉為建地,否則就要都市計畫,政府強徵,政府跟財團要先賺一票

  • 6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