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台灣人祖先 多從哪裡來呢?多數來自福建

LIKE-SEIKO wrote:
去的是 中華人民共和...(恕刪)


台灣的教育 主流是去中
例如當年台灣文學系 就是從中文系獨立而出 :)
幫台灣去中後 我們的價值是什麼呢?
不默而生 wrote:
不知所云
後代移居台灣在你家變成是祖先早就遷來台灣?
那林書豪的祖先已經遷去美國了?
你是中文不好、歷史不好還是邏輯不好?
此外
只說你祖先是哪裡來的
又沒說你祖先是不是中共同路人
你是中文不好還是邏輯不好?

完全看不懂您在說什麼?
後代移居台灣在你家變成是祖先早就遷來台灣?
祖先VS後代 的時間先後次序是這樣嗎 ?
怎麼會是後代移居台灣 ? 不是吧 , 是 祖先先來台灣 才會有後代
您弄顛倒了吧
祖代父親林繼明1977年考取中華民國教育部公費赴美留學, 後代林書豪才會在 加州托倫斯出生

不默而生 wrote:
你查得到那就到那
不就要你回去問你爸爸或長輩你們家祖先是哪來的?
要是沒說是非洲來的,你可以糾正他
或告訴他你們家祖先是藍綠藻也OK

這個錯誤又是時間 和空間 錯置 混淆
藍綠藻 和智人在演化上是兩條不同的路徑 , 一個往南 , 一個往北 ,完全南轅北轍
藍綠菌在地球上已存在約21億年, 與真核生物非常不同,例如沒有核膜,沒有細胞器,其遺傳物質DNA也不構成染色體 , 屬於 細菌
藍綠菌 不可能逆轉時空回到 21億年前 , 重新選擇 演化往智人的那一條路徑
怎麼會有如此祖先說 ????
雞蛋丟在孵育箱會孵出小雞 , 雞蛋丟到鍋裏就煎成荷包蛋
是往兩種完全不同方向演變
荷包蛋已經蛋白變性, 不可能回到雞蛋 ? 然後向小雞大外宣喊說 我是蛋 ,蛋生雞, 所以我是你的祖先 ?
不是年紀大就是祖先 ?
藍綠菌和你的祖先會在同一個時空 , 但藍綠菌不可能是智人的祖先
如同6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不可能是你的祖先 , 因為北京人已經滅絕沒有後代
您認錯祖先了

不默而生 wrote:
要是你們家族譜有寫祖先是非洲人就PO出來讓大家讚嘆
你想改族譜我也不反對
你要告訴你的後代你家祖先是非洲人我也沒意見
反正是你們家的事

如果您知道有 haplogroup 這件事 , 知道有 SNPs , 就不需要清朝皇帝賜姓附贈的那一本祖譜 。

所謂的漢族 , 主要的 父系Y-DNA SNPs 是 O-M122
O單倍群的上游SNPs是 M單倍群
漢族(子代)這個 O3-M122記號改變, 發生於距今3萬年前
而它的上游(父代)O-M175(發生於距今3萬9千年), 就會和下游(孫代)的 O3a1c-JST002611 不同了

台灣人的父系血緣中以O1, O2,及O3為主。但抽樣調查中,以比例分佈來 ... O1是台灣原住民的代表性父系血緣型。在福建的原住民(百越族)是O1/O2/O3的組合。北方中國人以O3居多,南方中國人百越O1多, O1是古代越人的父系Y染色體 單倍群。
中國漢族的Y-DNA haplogroup單倍群(大約的數字, 因為南北差異很大,最多都是O3)Karafet 2005
O3 :55.4% O2:16.3% O1:9.6% N:9.0% C:6.0% K:1.2% Q:0.6% D:0.6%
這個O1/O2的比例在台灣人不同,
TAIWAN : O1 22.4%,O2 8.5%,O3 58.2%
CHINA : O1 9.6%, O2 16.3%, O3 55.4%
TAIWAN(原住民): O1 66‧3%, O2 10‧6%, O3 11%
廣東客家梅縣:O1 20.0%, O2 14.3%, O3 51.4%

台灣的 O1有 22.4%明顯高出了許多。
所謂的漢族 , 主要的 父系Y-DNA SNPs 是 O-M122 55.4%
O1 本來百越的 SNPs, 漢化為南方漢人 , 也就是 "越人"
福建人、廣東人、客家人都是漢化的百越族
越南人 是 越族 最南方的群聚 , 根本就是同宗
自商代開始,歷史就記載了稱為于越的族群,亦稱吳越 , 春秋戰國就有越國
閩越國 在歷史上是 越人在福建所建立的一個國家。
戰國時期,越國被楚國所滅,於越人外遷至閩中地區,與當地的百越土著「閩人」所共同建立國家,主體部族為當時的閩部落和於越部落,後世人便將融合了越國文化並承襲了越國衣缽的古閩人稱為閩越人,存在的時間大致上在公元前333年至公元前111年之間。
尤其是公元前202年之後的六、七十年之間,國力達到鼎盛,是當時中國東南方勢力最強的國家,閩越王無諸定都於東冶(今福州),後東越王餘善在城村(今福建省武夷山市南部的興田鎮)所建的王城,也是當時東南一帶規模最大的城市。
楚漢戰爭, 閩越王無諸北上中原,幫助劉邦擊敗了項羽。西元前202年,劉邦封無諸為閩越王,封國閩越,建都東冶,實質統治閩越故地。
O2 則是東南亞傳來的 SNPs
O2a1-M95 福建漢族的樣本只有 1.82 , 比台灣漢族的4.26還低, 但是在印尼/大馬/泰國樣本都有20幾%的比例, 台灣的O2a1-M95這個基因, 由東南亞(巽他古陸Sundaland)移入的機率還比較高。
這也是推論平埔族融入台灣漢族的一項證據

以父系的 Y-Chromosome DNA,(SNP or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來看
O3 O-M122 ←上游基因 O-M175 (東亞) ←上游基因 Haplogroup NO(東亞,大約BP 45,400-45,840年) ←上游基因HaplogroupK2a ←上游基因HaplogroupK2 (BP 47,000-50,000年) ←上游基因 K或K-M9(大約在47,000-50,000年前出現,可能在南亞或西亞 , 東南亞群島及美拉尼西亞)←上游基因HaplogroupIJK←上游基因Haplogroup HIJK ←上游基因GHIJK ←上游基因Haplogroup F-M89 進化枝及其後代構成了非洲以外90%以上的父系血統,該血統的第一次擴張和流行的位置似乎是在印度大陸或其附近的某個地方,並且大多數後代子系和單倍群似乎是從南亞和/或鄰近地區向外輻射中東和東南亞。
←上游基因 單倍群CF,也稱為CF-P143和CT(xDE)攜帶CT進化枝的人的Y染色體帶有SNP突變M168,以及P9.1和M294。這些突變存在於除A和B-M60之外的所有現代人類男性譜系中,它們幾乎都在非洲發現。←上游基因 Haplogroup BT (非洲)
就能追蹤到非洲的祖源
來自非洲當然就寫在我們的DNA當中

由非洲分家至中東的Y-DNA haplogroup K-M9 , 大約是 4萬7千年前。
M單倍群(4萬7千年前)在巴基斯坦與印度的南部海岸區域具有較高的頻率,而且在印度具有最大的多樣性,顯示這裡是M單倍群的突變可能發生地點。
M單倍群 演變為經印度, 中南半島的Haplogroup O-M175(3萬9千年-2萬8千年),才再演變為下游約3萬年前的單倍群O-M122(Haplogroup O-M122)。
漢族中擁有單倍群O3-M122的比例 ,超過50% 。
O-M122再演化為 下游單倍群包括O3a1c-JST002611、O3-M134、O3-M117、O-M7等,
其中漢族主要由JST002611、M134、M177三個支系組成, 都屬於 O3。
因為 M122、M134的出現都超過1.2萬年 , 完全早於所謂的黃帝蚩尤 , 早於國族形成的堯舜禹湯
是早於黃帝5000年之前就存在亞洲大陸 ,又怎麼可能倒過來說成是黃帝的子孫??????
甲骨文中多次記載,在商王朝的西側,甘肅、新疆等地就有白種人。出土的商朝甲骨文中就有記載,說商朝人用三個白羌人來活人祭祀神靈 ??白羌人? 3000多年前中國就有白種人了
而且在2000年前的南北朝期間 , 中國還出現"白種人"建立的王朝 , 西晉末期出現「五胡亂華」中,羯族人後趙皇帝石勒 是 白種人皇帝 。
羯人的外貌特徵在當時的文獻中有“深目”、“高鼻”、“多鬚”等說法都是比較典型的歐洲人種的外貌特徵。
石勒、安祿山、石敬瑭這三位人物都是中亞白種人粟特人的後代。
石敬瑭身為後晉的開國皇帝 , 並非是黃種人 。
在隋唐時期,白種人粟特人被稱為“昭武九姓”、“九姓胡”,“昭武九姓”指的就是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尋和戊地,
北宋時期的大書法家米芾,其祖上就與粟特人有淵源關係,來自於“昭武九姓”之一的米,但是,如果不提米芾的祖籍,很難知道米芾與粟特人的關係,混血多代之後,米芾的外貌特徵、語言與漢人幾乎沒有任何差別。

這一篇2014年 澳洲雪黎大學 的學者發表的
Taiwan Y-chromosomal DNA vari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Island Southeast Asia
提到台灣的父系 Y-DNA O1a2-M50和O2a1-M95 和南島語族的關係
過去都是以 Y-DNA 的SNPs 來比較, 這篇改以Y-STR(短重複序列變異型微衛星)來研究
運用O2a1-M95 / M88 MJ網絡(Median-joining (MJ) network)的Y-STR(短重複序列變異型DNA short tandem repeat)單倍型,(microsatellites微衛星(Y-STRs)來比對南島語族。

由父系(Y-STRs)的重複性,可以觀察到 和研究母系 mtDNA時所見, 相同的基因移動路徑
台灣→菲律賓→印尼東部的島嶼→新幾內亞的東北海岸→所羅門群島(往西達東非印度洋的馬達加斯加島)
O1a2-M50和O2a1-M95 / M88的MJ網絡提供了由馬達加斯加和所羅門島民之間,有共同祖先遺傳來自台灣的明確證據。

這篇論文還提及台灣一些特別的 SNPs
出現於台灣漢人O1a2-M50 O2a1-M88在福建漢族的樣本是沒有的
O2a1-M95 福建漢族的樣本只有 1.82 , 比台灣漢族的4.26還低, 但是在印尼/大馬/泰國樣本都有20幾%的比例, 台灣的O2a1-M95這個基因, 由東南亞(巽他古陸Sundaland)移入的機率還比較高。
這是推論平埔族融入台灣漢族的一項證據

台灣的樣本還有福建沒有的R1a , 台灣漢族還出現有Q(M242), R1-M173, R1a1a-M17?這些SNPs
R1的起源是東歐洲大草原
R1a 是出現於22,000 – 25,000年前,黑海與裏海之北的蘇聯大草原, 分支的 R1a1 大約為1萬-2萬年前,下游R1a1a(M17,M198), 再下游的R1a1a1(M417)出現於距今5800年前 的中歐及東歐
這一直都是歐洲/中亞的 SNPs
阿美族,布農族還測到P-M45 表示是非常多樣性的, 來源一定不是單一, 而是多方,多次來到台灣 。

R1a1a-M17 在370個平埔族的樣本當中 ,達 0.54 %, 比台灣漢人0.28%更高 ?由中亞經由東南亞傳入台灣的機率是比較高的
或是在荷屬時期, 荷蘭人和平埔族通婚流下來的血脈
其實, 荷蘭東印度公司招募來台的士兵, 不一定是荷蘭人, 荷蘭總督揆一是瑞典人, 還有很多是德國人
台灣平埔族是母系社會, 父系的Y-DNA 常常是招贅, 就算有祖譜,招贅是寫在母親這一方的祖譜, 比較難知道真正父系的來源
因為荷蘭時期設有婚姻登錄制,在《荷蘭時代臺灣告令集、婚姻與洗禮登錄簿》中,出現少數平埔族女性和荷蘭人(或歐洲人)的婚約。

台灣人祖先的來源多元 , 台灣人血統複雜,追溯至原住民、平埔族起,有近一萬年的歷史。期間有漳泉移民、閩客移民、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大陸人遷徙、新住民加入。早期台灣漢人比起中國漢人,還會多上南島語系血統、西歐種族血統。

智人母系祖先約在 8 萬年前離開非洲沿著海岸向東遷移到達東南亞。在遷移的過程中 72000 年前,先在中亞形成 M 血緣,68000 年前在阿拉伯海灣沿岸形成 N 血緣,從這M及N 血緣發展成許多血緣,現在(除非洲以外)人類的母系血緣都屬於 M 及 N 兩大(mtDNA)血緣系統。
亮島人一號屬於 E 單倍群 (中東M系) , 亮島人二號的 R9 單倍群 (阿拉伯海N系) , 都是台灣原住民的常見 SNPs , 代表台灣人祖先的來源非常多元 , 絕非單一起源

台灣平埔族母系血緣的許多SNPs許多不見於亞洲大陸,反而部份原住民的血緣見於東南亞島嶼族群,包括
B4a1a,B4c1b,B5a2,E 群,F1a1aSEA,F1a2,F1a1b,F3b 及 M7c1c 型,
這些血緣是同時出現於台灣原住民及東南亞島嶼族群看到。這些血緣的發生的年代有些超過 1 萬年前如 E1a1a,有些就比較近如 F1a1aSEA(為 F1a1a 的東南亞型)發生的年代為 5000 年前,表示台灣原住民與東南亞族群有同根源的關係,在這1萬年之間, 分批多次陸續到達台灣。

蒙古殖民中國元朝時期 ,帶來許多幫助蒙古作戰的中亞東歐"色目人" ,大航海時代,泉州開放通商後,中亞、阿拉伯、歐洲等外籍人士進入中國,在大明王朝許多回民到達漳泉經商,在政策執行下,將姓氏改與傳統漢人一致,有人取原姓氏當中的一個字作為代表,如「馬」原姓氏為「穆罕默德」;「丁」為「阿拉丁」等,姓氏中有這幾個字,祖先有可能來自阿拉伯。無法以姓氏作為血統的分野。
雲林縣台西鄉是台灣丁姓民眾的最大聚居地 , 台西回裔祖先來自大陸福建省晉江縣陳埭鎮,陳埭丁氏有回族宗譜,台西「阿拉丁」的祖先就是阿拉伯人。
祖先是來自中東回教穆斯林,約於中國唐朝的千年前,東遷至中國新疆,再輾轉遷徙到福建, 經過長期血統混融,許多台西丁姓民眾都不知道自己具有中東血統。
學者考證 兩座墳墓確實為清朝時
也證實台灣 早年移民的歷史痕跡

herblee wrote:
羯人的外貌特徵在當時的文獻中有“深目”、“高鼻”、“多鬚”

我家族以上外貌特徵都有,還多一個特徵“白膚”,所以我可能是羯族?
有趣的是 新聞畫面的這位學者 為台灣史學者

05/23 聯合報刊載 嘉義仁義潭 內甕村遺跡
地方文史記載 祖先來自中國清朝時期


史實:

台灣在5萬年前就有智人了:


台灣曾經被中囯的朝代殖民過也是史實啦~
herblee wrote:
完全看不懂您在說什麼(恕刪)


笑話發完了嗎
skistosais wrote:
史實: 台灣在5萬年(恕刪)


照你的說法,現在台灣也是被民進黨政府殖民中..
据我所知,现在基因检测可以断出你的出身。我一个朋友检测后发现,他有大约1/8-1/4的韩国基因。因为他祖辈奶奶从韩国过来的。用的是深圳的华大基因,以前价格300左右,现在可能涨价了。
  • 3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