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民進黨從廢核四,到瘋狂推廣風電,是很有問題的
謝龍介說他懷疑這些風電外商裡面,有人插乾股
如果從這方面來聯想,就可以勾勒出未來20年,民進黨再也不用擔心黨費,即使在野
過客4112 wrote:
您們好強, 不到一天,才幾個人就蓋了超過100樓
引述的這句話是沒錯
但是不代表廠商對價格沒有影響力
原因就是經濟部擔心廠商不簽約
這也是為何今年的躉購價由初定的5.1升到5.5的最大緣由
風電是一種商業行為
買賣雙方本來就會透過協商來決定出一個價格
這個價格是高是低很難有一個定論
不同的立場不同的考慮都會影響在某些人的眼中這個價格的合理性
因此我不太會對價格本身做太多的評論
我要提的反而是規模,
當您知道必須付出比目前的平均購電價格多出1倍半以上時
您會決定建多大規模的電廠
風電無論是陸電還是海電, 其建置成本都是逐年降低
且這個降低的幅度並不低,每年都是2位數的降幅
那麼為何政府要在這個價格仍然處於高檔的時間點
一口氣放出那麼大規模的風電市場?
其實原因只有一個, 因為他必須填補廢核後碳排的缺口
因此他的目的是以綠補核
在這個大前提下, 政府必須極大的釋出足夠規模的風場
且必須確保廠商願意陪政府玩下去
在這種自綁雙手的不利條件下, 就難怪會有躉購價先降再升的情況出現了
風電的發電特性不是風電的原罪
否則世界各國不會持續的大幅投資在這個領域
堅持在某個時間內達到非核,才是風電目前被某些立場人士大加撻伐的背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