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

太陽能發電成本不知不覺中只剩下每度電4.5-6元不等


arnestus wrote:
看到差一點噴飯核電...(恕刪)


請教一下這兩個的定義是?
剛剛Google你講的點源污染。
查到的也還是有涵蓋排放廢氣。
擴散性污染這就還沒找到,但你都來說過了,就直接問你最快!

網路看不到表情,所以我必須要很用力的講:
我沒有在找碴,我沒有在質問。
我只是看到了看不懂很好奇的請教您。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拍謝 謝謝指正 偶把專有名詞用錯

主要是說 核廢可控制在限定區域內的汙染 空汙會隨著大氣擴散不好控制



arnestus wrote:
拍謝 謝謝指正 偶...(恕刪)


....害我有點小失望....

沒事,無礙。繼續潛水看別的。
-------------------------------
那個陳維克先生...這裡比較好玩喔?
比較有回應喔?
那你就不要再卯起來張貼新聞而已。OK?
還只是想卯起來張貼新聞,你就不用來01了,繼續回你的ptt/eyny就行了!
空想科學是沒人會接受的。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科技進步
人類幸福
保護自然
世界和平
economic wrote:
那你要開啥?太陽能?風能?
更何況還有電力的調配問題
不可當基載的電力比重越高風險越大
法國要不跳也不是多困難



基中尖載需要相互配合調整不然何必分什麼載,
不容易調整的風光與容易調整的火力撘配使用有這麼難懂嗎....,
照你這種講法不就乾脆100%全基載風險最小.....,
難道法國歷年的用電戶平均停電時間與次數是德國2~4倍是故意的囉。
(前面講過的資料點進去看一下也不會......貼一下看不懂或看不見就)


(台電值可參考網頁內供電可靠度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new_info/new_info-a51.aspx?LinkID=5)

KCLin0423 wrote:
1.3 小時開開關關...(恕刪)


風光發電時不需要使用燃料(變動成本極低)因此若發電量大時,
由需要消耗燃料發電的火力(變動成本高)降載配合可以省下燃料成本,
再生能發電量大時由火力降載配合,
(不然前面貼過德國的火力那種常常都是好幾GW昇降是無聊沒事在玩機組啊...)
而不是關掉再生能裝置才正確這很簡單就能理解吧,
火力電廠可以配合用電需求變化或是機組異常時調整出力,
那實在沒道理不能配合再生能發電量變化來調整,
這種操作方式在有使用風力或太陽能的國家來講是很正常的方式,
結果你認為台電會不願意(不願意還是做不到?).....

至於產業的問題與想法,
若是認為整個產業只有那幾家上市櫃電池廠或是什麼7-11比較好之類的見解....就請便,
看來你大概認為中美德日韓這些國家有參與太陽能製造產業的公司都是笨蛋吧,
台灣雖然號稱市佔第2但是整個產業只有市佔第1的中國是產量市佔遙遙領先,
台灣的太陽能設備市佔第2其實跟其它國家一樣佔比都不大。

另外,
關於什麼第四代反應器有多好多強之類的,
等真的有電廠進入商轉之後再來講吧,
台灣現在的核電廠包括還沒蓋好的核四又不是你講很好的第四代核電廠。

cckm wrote:
法國事實上就是有相...(恕刪)

法國的電力(包含核電)會經過德國傳送到其它國家,
我有裝沒看到嗎?
反到一堆什麼德國都是靠向法國買核電才能用再生能或是什麼德國再生能電力過大時亂傳給其它國家的奇怪講法明顯是在誤導別人吧。

cckm wrote:
所以呢?連樓主都要5...(恕刪)

台電補貼?再生能源基金最後也是附加在電費上,
有用電繳電費就會有一部份是用到再生能源,
要分拆來認為再生能貴不要用那你怎麼不跟台電講說你只要便宜的電,
高過平均成本的燃氣燃油太陽能你不買或是叫台電關掉燃氣燃油電廠算了。
台電去年燃油發電成本每度6.63元(前年6.97元),
而且發電量還比太陽能要大很多請你去跟台電講不想補貼不願意使用燃油。

zuoaihua wrote:
洋洋灑灑說了不少
但...(恕刪)


還在跳針基載哦.....,
部份再生能就算不適合直接替代核能但是可以透過火力調整來間接替代,
不會思考變通或不願想搞不懂就算了

九九歸一 wrote:
好奇...如果是普世價值...可以取代核能...
各國應該爭先恐後吧.....愛睡大怎麼只拿德國出來說??
我們是要one of還是most of??
綠能需要多大規模才算有發展??
不都是研究成功後才開始量產化規模化??


你怎麼不問那些先拿德國出來講的人,
我不過是拿出德國的相關資料來澄清那些奇奇怪怪的流言,
那些搞不清楚狀況拿德國來酸的流言傳播者們跟本就挑錯對象。

核能與再生能一樣是可以減少火力碳排放和污染的電力來源但是也同有各自的優缺點存在,
選擇電力來源時本來各國考量就不儘相同,
認為可以承受或處理萬一發生核能意外的國家自然就有可能選擇核電,
如果核電沒有缺點各國應該爭先恐後使用就不會只佔全球電力來源11%了吧,
核能若真的這麼強法國怎麼不乾脆100%全核發電還用什麼火力,
但是實際的情形卻是這幾年再生能的發電量成長比核能還快。
全世界的風力裝置約有25%是2013~2014年新增;
全世界太陽能裝置則有43%是2013~2014年新增,
2012年時全球風力+太陽能的發電量只有約核能四分之一,
到2014年時全球風力+太陽能的發電量己經超過核能發電量的三分之一。

前面有給過能源局前陣子上調再生能目標的資料,
對台灣發展再生能的規劃與可行性主要當然是用能源局目標為主要參考,
因為整個規劃會定期依實際變化情形來做動態調整會比較接近現況,
3~4年前就有擁核大將質疑能源局的太陽能目標會沒地方裝,
結果才沒幾年當時訂的太陽能裝置目標已經由原本3.2GW漸漸上調到8.7GW。

那些認為台灣沒條件發展的跟本連台灣能裝多少裝置、發多少電、容量因素與國外對照差異之類問題的都沒想過,
就只是一句沒條件就認為台灣不適合,
這又跟另一種認為再生能不穩不能做的論點相衝,
若沒條件跟本規模也沒法大到影響供電穩定。

Wow_Senior wrote:
因為要是講到北歐得話...就自打臉打的超嚴重了。
世界上只有三種基載能源。
碳能(煤,油,天然氣)
核能
以及最後一種無法進口也無法複製的
水力
北歐幾乎是零碳能。一點點核能+大量的水力來當基載。
剩下的就是風力。
跟德國這髒得要死的能源轉型相比。
簡直就是超級模範生了!


資料如果不去看也不會自己去找資料那又何必討論,
前面才給過德國發電量變化的資料,
結果又是這種跟本無視當沒看見又繼續講流言的論點....您的臉部裝甲還真不是一般厚。

九九歸一 wrote:
還有綠能最重要的地台灣有嗎???
糧食自給率??
台灣是海島型氣候多雨....
這樣太陽能還可以用???
風力水力都有人抗爭..
沒有天然資源都仰賴進口.....
沒有那個屁股就不要...


之前看官方辦的什麼全國能源會議的資料,
裡面就也有那種德國日本的日照比台灣好之類的論點,
提出這種資料的人大概以為赤道是地球最冷的地方吧....。

前面有給過全球橫向輻照圖的資料,
(http://solargis.info/doc/_pics/freemaps/1000px/ghi/SolarGIS-Solar-map-World-map-en.png
或是http://solargis.info/doc/free-solar-radiation-maps-GHI可以看各地方的圖)
太陽能的環境條件好不好看這種圖就差不多了,
歐洲那種下雪可能蓋掉太陽能板且用電高峰在冬季的國家都能用了,
而亞洲國家像日韓這種用電夏冬季雙高峰的國家到去年底太陽能裝置日本已經裝了23GW而韓國有2.3GW,
而其它和台灣一樣夏季用電高峰的亞洲國家,
像泰國1.2GW和印度2.9GW這類太陽能容量因數比台灣好的因為相對成本較低也裝得比台灣要多。

日韓太陽能裝置發電的容量因素比台灣略低一些,
太陽能裝置容量因素台灣約14%日韓在12%~13%左右。
風力方面台灣約30%比日韓陸上風力容量因素只有20%不到高很多,
(風力2013年日本17%,韓國的資料自己算容量因素)
到去年底日本的風力裝置有2.7GW而韓國風力裝置和台灣差不多都是0.6GW,
另外台灣還有評定為離岸風力條件一等的台灣海峽可以發展離岸風力。

離岸風力會用到多少陸地,
裝屋頂上的太陽能要怎麼算用到多少地(例如友達在台中廠房屋頂上建的森勁太陽能電廠),
台灣地面沒種作物荒廢的空地或是土地污染與下陷區這類的也不能拿來用嗎?
再生能有人抗爭不能做但核能也有人抗爭就可以?

empirepenguin wrote:
每一塊太陽能光電板將...(恕刪)

美國近幾年再生能成長速度也很快,
去年美國的水力外再生能源發電量已經超過水力,
http://www.eia.gov/electricity/monthly/epm_table_grapher.cfm?t=epmt_1_01
美國這幾年太陽能的發電量成長尤其明顯幾乎是年年翻倍成長。
http://www.eia.gov/electricity/monthly/epm_table_grapher.cfm?t=epmt_1_01_a


arnestus wrote:
別夢了
你要先曉得能源的本質 為何人類會從動物蠟 鯨油 煤 至現今的石油使用歷史
能促進工業大幅發展的 背後的動力是啥? 等等
不過最重要的重點是免費
對了免費
我們用的化石能源都是地球留下給你 免費的資源
------------------------------------------
另外,為何太陽能板廠商只賣板,不賣電?
全球能源市場之大,如果太陽能板真的成功,那廠商光蓋電廠賣電就賺翻了

醒醒吧,明明有不少太陽能廠也開始向下游發展自己投標太陽能發電的案子來做。

Tony22 wrote:
樓主或其他贊同者還是沒回覆
請問台灣有多少土地面積可以放太陽能板
都市,很難----多數頂樓都有加蓋,沒加蓋的新社區大樓,要在頂樓增設任何東西,要區權會及頂樓住戶同意才行。
鄉間,也很難----鄉間土地有大半是種植農作戶或養殖場,沒作物的通常是畸零地或產權不清的。
台灣有七成的土地有山林,山林裡多數的體地上有樹木,而且在山坡地要建設任何東西都有難度
還有一點,太陽能板要常清理,不然就會有蓄電不良情形,台灣多雨又空氣品質不良
那位一再贊成和大力推廣的,不要再只會轉貼別人文章了,你先去把你頂樓裝設後貼圖給大家看。

同樣的類似問題早就回過了吧,你們這種一直無視然後跳針式的提問都不會累嗎?
最基本請去參考能源局的規劃目標吧,什麼都不查不看我也

笨阿樹 wrote:
老話一句,老兄先把家裡跟台電斷線然後使用太陽能搭配特斯拉電池,真的做到了再來說好用也不遲

各種電力來源本來就是需要透過相互撘配才能穩定使用,
真要講也只有火力或水力可以做到靠單一種發電來源應付電力供需變化,
若只用核能也同樣做不到應付電力起伏調節。

T.B wrote:
先進國有跨國電網臺灣一個孤島電網是能怎麼樣啊...
想統一的話倒是直說。

沒電網連結只要在蓄電技術有進展前把風光這類再生能控制在一定比率透過火力或水力來調節就好了,
照台灣現有的火力和抽蓄水力機組配比來看風光各佔6~8%的電量不會有問題,
歐洲國家就算有電網相連但也不是想互傳多少電都可以還是會受到相連線路容量的限制,
跟本不是一句靠電網相連才能搞再生能這麼單純,
各國還是都要有一定的供需平衡能力才行(尤其是周邊相連線路容量不大的國家)。

T.B wrote:
1.德國土地10倍於臺灣,而電廠面積取代比例長這樣。


德國土地有台灣10倍大又如何,
台灣再生能源發電又沒有要做到像德國這種去年再生能發電1600億度的程度。

另外,你怎麼拿英國這個要替代他們準備退役舊核電B廠的新核電C廠例圖來講~~,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nkley_Point_C_nuclear_power_station
英國這個總裝置量3200MW的核電站預計要花160億英鎊(1英鎊換48台幣算要7680億台幣)來興建,
這個電廠因為成本太高英國政府要補貼並保證向電廠收購35年每度電約4.4台幣,
(每1000度電92.5英鎊收購,價格還會隨通膨調整)
英國這個新核電廠的每度電收購價格已經跟台灣今年太陽能競標最低得標收購價差不多。

照你那個圖的用地比例來講,
那英國又何必在去年新增2.2GW的太陽能裝置排全球年度安裝量第4名(前3名為中日美)累積安裝量5.1GW排第8名;
另外在風力方面英國去年新增裝置量1.7GW排全球第7名而累積安裝量12.4GW排第6名,
你怎麼不去叫英國別搞風力與太陽能這種要佔面積的再生能。
英國的太陽能容量因素比德國還差但風力容量因素比德國好,
以前英國再生能安裝重點在風力但這幾年也開始在裝太陽能了。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nd_power_in_the_United_Kingd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olar_power_in_the_United_Kingdom

T.B wrote:
2.德國有穩定歐陸西風帶,臺灣只有不缺電的冬天有東北季風,缺電的夏天甚至常常無風。
(可以「任何時間」直接去台電的機組發電量確認,大多是什麼在跑80~90%,綠能又是什麼狀況。)


怎麼又是這種搞不清楚況的流言....,
你所謂的德國穩定西風帶結果德國的風力發電容量因素不到20%比台灣差一大節,
http://www.ieawind.org/annual_reports_PDF/2013/Germany.pdf
前面就有講過其實德國的再生能源條件不算好才要各種再生能都發展了,
結果講什麼你們這些人都不看.........,
台電的即時發電圖風力和太陽能都沒有全部顯示(尤其是太陽能的部份),
台灣再生能的發電高峰部份水力與太陽能是夏季而風力在冬季,
特性不同下各種都使用剛好可以撘配使用互補優缺點。
如果是這種講到風力說台灣夏天不適合的講法,
那講到太陽能時你要不要像之前那搞笑的全國能源會議資料一樣拿德國來舉例說太陽能在他們用電高峰冬季效率不好。

照台電的資料台灣陸上風力發電的容量因素接近30%在全球算是排在前段班的,
以陸上風力發電來講基本上容量因素有25%以上就算風力條件不錯的了,
不信可以自己去做功課查看看但可不要亂信什麼傳播者講的流言。

T.B wrote:
3.德國有跨國電網支援無法穩定供電的綠能,臺灣之於跨國電網等義統一。
(請直接打開google map看看我們是可以跟誰接電網,拜託不要說日本,沖繩都沒接日本了。)


前面講過誇國電網不是發展再生能的必要條件,
而是要看電網規模與機型配比來評估再生能的可用比率,
舉例一下難道台灣把北中南東這4個供電區各自獨立建國,
瞬間從誇區電網變成誇國電網後再生能的使用條件就好變好嗎?

T.B wrote:
4.德國產煤,臺灣98%能源來自進口。
(有興趣的人可以查一下安全儲量這回事...聽說環團最近在推LNG喔?)


前面講過德國硬煤本身不多還是要進口,
他們發展再生能源一樣可以提高能源自給率。
台日韓同樣都是缺乏自有能源的國家(台韓的水力規模都比日本小),
日韓推動再生能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也是為了拉高能源自給,
(日本把核能定義為準自給能源,台韓則是定義核能為非自給能源)
請問你講能源自給是要表示再生能可以減少對進口能源的依賴嗎?

T.B wrote:
5.請問現在臺灣太陽能躉購價是多少?實際電價又是一度賣幾元?

連最基本的資料也不會查嗎?
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new_info/new_info-a02.aspx?LinkID=22
今年躉購價最低是能源局第2次競標內總量最大的第二級距平均得標價4.45元,
(平均,真的最低價會更低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505010274-1.aspx)
(4.45元跟你提的那個英國核電廠收購價差不多,但是國內得標的太陽能躉購價不會隨通膨調整)
最高收購價是上半年小規模免競標的6.86元。

102年台電的太陽能收購2.84億度,平均收購價7.73元;
103年台電的太陽能收購4.88億度,平均收購價7.21元;
到今年5月台電的太陽能平均收購價已經降到6.8元。
(個人預估今年全年收購量8~9億度平均收購價6.4元左右)
能源局的規劃內太陽能會隨者每年調低價格的新增裝置來漸漸拉低使用成本,
到最後的平均價格預計會是低於或接近天然氣發電成本。

KCLin0423 wrote:
那就是德國人的問題...(恕刪)

你還真喜歡講第四代核電廠啊,
連核廢料都被你講成要先製造給第四代核電廠用,
如果這種不知還要多少年才能商轉的核電廠有這麼神奇可以完全解決核廢料問題,
(完全解決?不是只能減少一部份廢料與半衰期?)
那德國的核廢料到時再賣出去就好,
台灣現在連核廢料都找不到地方放了那有為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實現的電廠而再去增加核廢料的空間。
(當初流行建核電廠時也認為核廢料問題再過不久就能解決將來再說....)

T.B wrote:
你知道有種東西叫核能發電後端營運基金嗎,
就是在處理你所謂不能處理的核廢料喔啾咪。
如果核廢料真的完全無法處理,
請立刻站到各大醫院放射科阻止他們繼續產生新的低階核廢料喔!

低階核廢料跟用過的核燃料棒可以一起講....你跟本是在說笑話吧。
照台電的核廢燃料棒送出國留學20年的費用來看,
如果全部廢燃料棒都要出國進修後端基金跟本就不夠蓋這些回來的燃料棒住的地方哦...

T.B wrote:
天然氣的安全儲量是一週七天,隨便來個比較久的颱風就等著斷氣。
什麼?你說再增加儲存槽就好啦?是嫌會爆的東西還不夠多嗎?南火是怎麼停工的?
天然氣環保?是啦,就像烏克蘭跟俄國接的管道天然氣或許是,但臺灣在用的LNG可全然不是這麼回事喔。
別忘了他還是用燒石油的船運來的啊。

所以....發展再生能就剛好可以減少對進口能源的依賴啊。

T.B wrote:
分散式發電跟儲能?你可以稍微跟大家講一下現在儲一度電的成本是多少嗎?
又電廠發出來的高壓電現在有辦法儲存嗎?降壓可是會耗損的喔。
如果核四上工就可以產生新的後端處理基金,不要當他不存在好嗎?
他的裝置容量還大於其他核電廠許多可以發的電更多呢。


又出現啦~~~
你們還真喜歡拿舊電廠的會計發電成本來套用到將來新的電力來源規劃講,
用了30年的舊核電廠興建成本早就攤提結束,
而台電自有的太陽能與風力設備又只以5~15年來攤提成本所以比起向民間收購看起來貴上許多,
(太陽能或風力若要用舊核電那種已經不計入興建成本的算法該算多少錢?)
如果還可以生出這種跟幾十年前建好的舊核電廠相同成本的新核電廠,
前個那個誰誰誰提到的英國新核電廠為什麼要每度4.4元收購,
英國政府是錢太多了是吧。

核四上工後不但有更多後端基金也同時會有更多核廢料要處理....您的思考方式還真是...........

-------------------------------------------------------------
整串講廢話的太多就懶得一一回應了,先這樣吧
在英國裝了太陽能面板才知道能力所及 - 更新: 兩天發電量差一倍

大家好

小弟已經由埃及度假回來, 小弟全家不只騎駱駝, 還餵駱駝吃東西, 但是小弟有留意是否有發燒, 已經兩周, 所以還好沒事

回來之後看到屋頂有8塊PV版, 因為面積不夠只能裝8片, 非之前說的10片, 小弟發現太陽能面板若沒有辦法存起來, 其實用起來限制很大.

面板: 275w x8 片

這家公司都有軟體可以裝在電腦或手機, 看你的太陽能產生量, 與電的消耗量, 剩下的就是輸出, 不夠就要買

小弟每天早上起來6:30, 先用微波爐加熱食物, 結果用電瞬間跳到 1.2Kw, 但是那時候的太陽能才 250w, 所以一定要買電, 還有電熱水壺打開, 又是 3Kw, 淋浴時熱水器跳到 8.7Kw, 大電烤箱 2.4Kw, 洗衣機 0.5Kw, 在早上七點前, 最多的太陽能發電才500w.

等到晚上回來, 同樣的事情發生, 就是太陽能沒有辦法提供瞬間高瓦數的能量, 還有加上洗碗機, 還有電烤箱, 所以更耗電

這就是2015-06-11的數據, 並不會好看到哪裡

Yesterday 13.7 kWh產生 9.5 kWh 太陽能輸出
Yesterday 9.7 kWh 用電量 £0.91 用電量價格

所以就是 9.7度的電嗎? 小弟不是念電的, 不知道對不對.

就是我們還是要用到 9.7KW的電與45台幣來付一天的尖峰用電

台灣若一度電平均算2.5台幣, 所以台灣的話一天要花 25台幣來購電

英國一度電是 0.1英鎊就是 4.5 台幣, 台灣的電價很便宜

這是我的實際數據, 就是用電會有瞬間高峰, 通常是吃晚飯, 最大用電量為8.90kW, 但太陽能面板最好的效率在中午, 為 1.77kW, 兩個東西完全碰不在一起, 就是面板只能提供昨天 5.47Kw, 其他 9.5Kw 都賣掉沒辦法自用

Electricity Yesterday
Max: 8.90kW
Min: 0.05kW
Ave: 0.40kW

Solar Yesterday
Generated Max: 1.77kW
Generated Ave: 0.57kW
Imported Total: 5.47kWh
PV Used: 4.21kWh

還有這裡夏天是早上6點到晚上6點太陽能面板都有發電, 但開始與最後, 都只有150w

太陽能在英國的最真實數據, 太陽能面板的理論發電量理論雖可以抵一座核一廠, 但核電廠好用多拉, 可以100%提供每個用戶足夠的尖峰用電量, 這是太陽能做不到的事情

------------------------------------------------
另外2015-06-12數據如下, 因為天氣變差, 所以差很多

Today 7.0 kWh 購電 £0.80 購電費用
Today 7.0 kWh太陽能產生 4.6 kWh 太陽能輸出

今天的數據, 最高太陽能是1.95kw, 但別忘記天氣變化, 整天只有 7Kw, 所以太陽能發電量下降為

13.7 kWh - 7 kwh = 6.7 kw

就是天氣好與天氣不好, 就算是夏天, 太陽能發電會差到一倍, 昨天晚上吃KFC沒有煮飯, 不然用電量會更高

Solar Yesterday
Generated Max: 1.95kW
Generated Ave: 0.29kW
Imported Total: 4.66kWh
PV Used: 2.38kWh

----------------------------------------------------
陰雨2015-06-13

天氣太差, 太陽能只有 1.1 Kw, 洗澡一次就用光, 一直到早上10點才有些微發電量, 但之前都早上6點就有, 就是要多等4小時, 你才有太陽能好用

不用等冬天, 今天就是很少電, 因為下雨到2點下午

前天的數據, 最高太陽能是1.95kw, 但天氣變化很大, 昨天只有 7Kw, 所以太陽能發電量昨天大幅價低

13.7 kWh - 7 kwh = 6.7 kw

就是昨天是 14 kw, 現在剩下 7kw, 可以一天太陽能發電可以差到兩倍, 也要考慮英國這種天氣多變的天氣, 但這是最難估計, 只有當地人才會知道, 看帳面數據來預估, 都會過於樂觀, 若過於樂觀, 就會想要發展太陽能來取代核能

昨天晚上吃KFC沒有煮飯, 不然用電量會更高, 看天吃飯要餓死, 看太陽能板發電會害怕, 因為太不穩了, 沒有辦法做基礎電源

還有平時6點就會有150w的太陽能, 那客廳開燈與開電腦都夠用, 但現在天氣太差, 到早上08:00 am 都沒有任何電產生, 就是 0 w 太陽能, 但你不能說等到太陽能面板供電時再開家電, 就是天氣不好, 連小量電都沒有, 若有250w, 也不夠瞬間高電量的家電

忘記說, 英國家裡都沒冷氣, 不會在中午太陽正大, 面板最高效能時開冷氣, 還有這裡電太貴, 也沒烘衣機, 所以要扣掉這兩項家電, 但會多洗碗機與大的全尺寸電烤箱

現在早上9:30 am, 太陽能發電量 81w, 天氣不好或微雨天時, 你等到早上九點半, 都比天氣好時的6點的發電量要低, 平時6點早上也有 150 w, 到中午12點, 發電量為 242 w.

就是天氣不好時, 你要等到早上10點的發電量, 等於天氣好的6點, 所以今天應該整體發電量會很低, 太陽能供電以下\缺點, 第一就是沒有辦法提供尖峰用電, 除非科技進步讓光電板的效率 x3 倍, 這樣才可以在最高發電量有700kw 的電可用, 還有這些電必須可以便宜存在電池, 不然晚上沒有冷氣與電視看, 晚飯也沒飯吃

還有天氣如可以克服那更棒, 那就看其他波段的IR波長是否可以有外星科技加持, 可以拿來用掉

今天更慘, 只有 1.1 Kw

newshunshan wrote:
在英國裝了太陽能面...(恕刪)


英國的風力發電條件不錯(容量因數約28%~30%)所以在歐洲的風力裝置量與發電量是排在第3儘次於德國和西班牙,
(英國去年風力發電量佔全部發電量9%左右,這比重在歐洲國家來講卻不算太高)
但是以前面有貼過全球輻照圖顥示來看英國的太陽能條件看來卻差不多是全球倒數的,
(容量因素可能只有10%左右或甚至不到)
所以之前看到英國這2年太陽能安裝量大幅增加其實有點意外~~

http://solargis.info/doc/_pics/freemaps/1000px/ghi/SolarGIS-Solar-map-World-map-en.png全球
http://solargis.info/doc/_pics/freemaps/1000px/ghi/SolarGIS-Solar-map-Europe-en.png歐洲
http://solargis.info/doc/_pics/freemaps/1000px/ghi/SolarGIS-Solar-map-United-Kingdom-en.png英國
愛睡貓 wrote:
英國的風力發電條件...(恕刪)


我這裡的地方政府花3.5年時間, 禁止讓新的風車興建, 每台和倫敦眼一樣大小, 離住家最近 650M, 附近居民很開心

Wind farm bid refused by government

17:20Monday 04 August 2014

A three-and-a-half-year battle over a new windfarm outside Milton Keynes has ended with the government throwing out the plans.

RWE Innology had planned to build five turbines at Orchard Way in Haversham and Little Linford. Each of the turbines would have been 127 metres tall, or roughly the same size as the London Eye. These would have been 650m from local homes.

Although the scheme was originally rejected by the Milton Keynes Development Control Committee 18 months ago, but RWE appealed against the decision.

Eric Pickles, Secretary of State for Commun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 has now intervened to make the decision himself, although RWE Innology could still launch a judicial review.

Pam Williams, chairman of the Stop Haversham Wind Farm Action Group, said: “We are delighted that Mr Pickles has recognised that the ancient rural village of Haversham is not a suitable location for a wind farm. In fact it is hard to imagine a less suitable location.

“The village is a peaceful haven for residents of north Milton Keynes and beyond, where walking, riding, bird-watching, fishing and other leisure pursuits are enjoyed.”

Mark Lancaster, MP for Milton Keynes North, supported the campaign.

He said: “I’m delighted that common sense has prevailed and that the government has delivered on its pledge of not allowing developers to run roughshod over the wishes of local people.”
newshunshan wrote:
我這裡的地方政府花3...(恕刪)


陸上風力當風力條件優良又不太影響周遭居民的地點越來越少後,
發展到一個程度自然會漸漸遇到設置地點抗爭問題。
以風力設置量和土地面積來講英國和西班牙的設置密度差不多,
2014年英國風力裝置12.4GW發電281億度佔用電量9.3%;
而西班牙2014年裝置23GW發電541億度佔用電量20%,
(以風力佔用電比來講歐洲最高的是丹麥接近四成不過丹麥的用電量規模不大)
兩國的風力條件都不錯但太陽能條件卻差很多。

2014年德國風力裝置39.1GW發電560億度佔發電量9.1%,
以各自面積比較之下德國的風力設置密度高出英國和西班牙大約2倍,
這部份德國看來在風力設置政策與溝通上下了不少功夫才能搞到這種規模。

傳統大型風機在成本上還是比中小型要低得多,
但是傳統大型風機較難以設置在接近人口較多的地區,
這類地點就要看以後中小型的非傳統風力發電裝置能不能在成本與應用上有所突破了。

這種非傳統的風力發電樹其實感覺比較像街頭裝飾物


這個要叫風力發電棒還是...



---------------------------------------------------
另外,你前面貼的內容稍微不太清楚我有點好奇想問一下:

newshunshan wrote:
面板: 275w x8 片


275w*8=2200w=2.2kw <-太陽能安裝量是2.2kw

[Electricity Yesterday
Max:8.90kW --->這應該是最大瞬間用電值
Min:0.05kW
Ave:0.40kW ]--->這部份看來是你的平均用電量*24小時=當天約用9.6度電

[Solar Yesterday
Generated Max:1.77kW
Generated Ave:0.57kW
Imported Total:5.47kWh --->這看來是當天發電量5.47度
PV Used:4.21kWh ] --->這邊來看太陽能發電量你用掉的部份4.21度

用電量值是已經有扣掉自用太陽能發電量還是沒有?
若已有扣掉代表你當天實際用電量是9.6+4.21 = 13.81度電
那太陽能發電5.47度 減用掉4.21度 後賣出的1.26度電 在英國的收購價大約多少?

其實你可以找看看有沒有月結帳單之類的數據來看會比較清楚,
或是也可以問看看安裝公司你居住區域的太陽能容量因素(Capacity Factor)大約多少,
你的裝置量2.2KW,
假設年平均容量因素是9% ,一年的發電量大約 2.2 X 8760 X 0.09 = 1734度電;
假設年平均容量因素是10% ,一年的發電量大約 2.2 X 8760 X 0.1 = 1927度電,
平均每個月大約發電150度電左右吧。
這篇討論主題的重點在於 太陽能發電成本快速大幅下降

而且很快就可以與低廉的燃煤發電成本一較高下
結果就是有人說什麼都要排斥太陽能發電
  • 5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