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2008 wrote:
<署名竹東的留言>
復興航空機長副機長的危機處置完全是專業正確且英雄的(解釋如下) ---
當發現右邊(2號)引擎失去動力且無法自動順槳時,右翼的阻力會變得非常大,且右翼升力會同時下降很快。此時左邊(1號) 引擎正在全馬力運轉,因此左翼推力很大升力同時也很高。因此左右兩翼力矩差距瞬間變很大(正常狀態兩翼各種力量分量應完全相等對稱),飛機會立即進入強烈順時針左彎且(要命的)右翼向下的翻滾姿態,當時高度只有2500英呎約800公尺不到,如果飛機此時進入翻滾,根本沒有任何機會修正回復正常姿態的空間,幾秒中後就會就撞到台北市的地面或者建築高樓。所以必須迅速降低左邊正常引擎的動力輸出,甚至完全關機,以讓機身保持大約向前的正姿態,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機身不能進入翻滾。
機長此正確舉動,爭取到大約20-30秒的正向姿態時間,機長希望右邊出問題的引擎,也能夠在這段時間內恢復正常動力。機長應變邏輯完全專業正確,可惜(1) 右邊出問題的引擎沒有能夠恢復足夠動力,(2)組員應該是打算用低速迫降河床河面,可惜失速太快,飛機已無法有效操縱。只得聽天由命進入最後的螺旋。
依目前資料判斷,本人認為,機長的緊急處置,絕對是專業正確且英雄的處置。
剩下的問題是,為什麼全新的右引擎會失去動力? 燃油管有阻塞? 燃油系統軟體的瑕疵? 還是飛行控制軟體出現未被發現的邏輯瑕疵?
...(恕刪)
支持此看法,起飛爬升時剛好是全力輸出動力的時候,不幸碰到單一引擎故障由於高度不夠恐怕無法像在巡航時有從容時間可用降低正常引擎動力並修正尾舵、襟翼的方法來飛。
無論如何,引擎發生故障,復興管理高層及維修保養部門的責任是一定跑不掉的。
復興、法國ATR、引擎製造商PWC之間有得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