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

服貿協議利弊?可否解惑!!


xieb wrote:
這就要看你去wiki到的是哪一篇囉,7月發生和8月發生,很重要?不過為了避免你離題,


我對你提的時間點的困惑不是在於7月或8月,是07年和08年
07年是次貸風暴,造就之後08年金融海嘯

但是07年次貸對整個亞洲區的影響有多大?
這邊有網友整理的gdp變化


可以看到07~08年間四小龍們的經濟成長多半受次貸的影響有限,多半還是向上爬
但進入08~09年的次貸帶動的金融海嘯發酵才整個讓四小龍的經濟成長一起向下掉

所以我說馬很衰,金融海嘯最難過的那部分他5月一上台立刻就要面對
而前朝卻什麼都沒有留下來給他
2010年有稍微拉起來一點,2011又再次面對更猛的歐債的殺傷
又跟著其他國家一起倒地

另一個喊747的李明博也跟著很衰,不過至少盧武鉉有留下一堆FTA給他收割




蒼之無行 wrote:
浪費時間幹嘛,你簽了韓國還不是會簽,不是神明也知道你最愛的被打到節節敗退一樣會出現。
別人就是比你有競爭力,韓國只是其中之一,他就是有實力跟歐美自由競爭,台灣拿不出像樣的條件跟別人談。中國很快就不需要你,你是飛蛾撲火不懂嗎?

國與國之間經過國會審議就是常態,別國怎麼簽跟我們8竿子打不著。

簽了好處在哪,不完整的條約要什麼保證。
快去談歐美FTA啦,時間不等你。
用畫的叫畫餅充飢。(恕刪)


如果因為南韓之後會跟著簽所以簽ECFA=沒意思
那照你的邏輯來看,台灣也不用去簽歐美的FTA了,南韓在那邊早就打好底等你了
南韓是其中之一競爭國沒錯,但是沒有其他國家像南韓一樣在出口產業上和台灣有如此多的重疊

別國怎麼簽怎麼會跟我們8竿子打不著…?
你以為在歐美,台灣產品被南韓的零關稅打假的,他們的簽署協議怎麼和我們沒關係?
人家搞東協10+3,你說沒加入的台灣會完全不受影響?見鬼

中國除了在政治以外真的不需要台灣沒差,但台灣可以這樣搞嗎?
中國的第4大進口國就是台灣…現在是要把第4這個位置送給南韓嗎?

peterboulong wrote:
如果因為南韓之後會跟...(恕刪)
跟歐美簽FTA才證明跟韓國有對等條件,我不需要只靠你中國市場。
要現在早簽了,中國會不會比我們更急。韓國得到利益就更少。
我們手中的籌碼可以得到更多利益,讓他明白沒你差別很大。
要是歐美我們也打的進,中國我們現在都能第4,到時要怕韓國什麼,我們有十足競爭力。
同質性這麼高,手中的籌碼都輸人,要怎麼打。
說的是逐條審才能看出對自己的好處不是嗎,為什麼要放棄。
這種事光急也沒用,中國當會看二邊籌碼來衡量條約內容對吧。
蒼之無行 wrote:
跟歐美簽FTA才證明跟韓國有對等條件,我不需要只靠你中國市場。

跟不跟歐美簽FTA,對岸都註定是台灣最大的市場!認清事實吧!

蒼之無行 wrote:
說的是逐條審才能看出對自己的好處不是嗎,為什麼要放棄。

理性審查我尊重!但是反對黨真的是這樣嗎?是基於意識型態,能擋就擋,能拖就拖吧!

還有,條文都是公開的,有什麼好處壞處,任何人都可以評論,不是逐條審查才看得出來!
蒼之無行 wrote:
別說什麼簽了服貿就萬事OK,五年後中國可能是最糟的。

服貿是幫台商爭取入場券!能不能成功,還是要看廠商自己!

東協+3佔台灣出口值7成,FTA簽完之後,未來大部分的產品可以免關稅,台灣要如何面對?ECFA是不得不簽!

xieb wrote:
你如果要亂入,請先看完始末,我根本不想比爛.

我早說過前朝有前朝的問題,任何塗脂抹粉的掩飾都沒用.

現在這個馬冏問題也很大,偏偏某網友講的就是一嘴都是大環境如何如何,前朝如何的國泰民安,
大環境超好.

這樣有解答你的疑問了沒?

OK!我有沒看清楚的地方,這部份我承認!

不過你舉的理由,還是有問題啊!
金融海嘯,最嚴重的期間是2008年年中,到2009年年中,
到今天都還沒恢復,明顯比什麼911、網路泡沫嚴重多了!
相關數據我以前貼過,懶得再去找!
開始幫人貼標籤啦
有些人眼中還真的是只有兩種顏色呢

對了現在是換手了嗎 ?
那請問一下這個問題
為何都不講 服貿對台灣的預期效益
以及除了好處外可能有哪些壞處

請指教一下
謝謝

蒼之無行 wrote:
跟歐美簽FTA才證明跟韓國有對等條件,我不需要只靠你中國市場。
要現在早簽了,中國會不會比我們更急。韓國得到利益就更少。
我們手中的籌碼可以得到更多利益,讓他明白沒你差別很大。
要是歐美我們也打的進,中國我們現在都能第4,到時要怕韓國什麼,我們有十足競爭力。
同質性這麼高,手中的籌碼都輸人,要怎麼打。
說的是逐條審才能看出對自己的好處不是嗎,為什麼要放棄。
這種事光急也沒用,中國當會看二邊籌碼來衡量條約內容對吧。


現實是中國不會比我們更急…對他來講沒差,他有什麼需要急的?你要說來聽聽?
我不懂為什麼你說我們越晚簽條件會越好?

台灣靠中國市場很久了,這是現實,不是你很理想的說"我不需要只靠你中國市場"
就真的不需要靠中國市場…

中國我們現在是他的進口國第4就代表台灣很大一塊在依靠中國…不是中國在依靠台灣。
搞清楚這點

現在我們是雙方都沒有關稅優勢,
而且兩岸的經濟往來經營的比南韓久一些,才有佔一點便宜
但如果南韓先我們一步拿到零關稅?台灣業者不用怕嗎?

歐美市場我們曾經打進去過,那時南韓和我們也都是在無關稅優勢的狀況下競爭
現在歐美市場南韓就是多了個關稅優勢,台灣產品才被痛打

這幾天討論下來其實我也不太想堅持不要逐條審了
只是到時如果因此審查重談拖太長造成台灣比南韓晚到位
台灣人是最好不要有意見…這是多數人堅持的結果
peterboulong wrote:

我對你提的時間點的困惑不是在於7月或8月,是07年和08年
07年是次貸風暴,造就之後08年金融海嘯

但是07年次貸對整個亞洲區的影響有多大?
這邊有網友整理的gdp變化


可以看到07~08年間四小龍們的經濟成長多半受次貸的影響有限,多半還是向上爬
但進入08~09年的次貸帶動的金融海嘯發酵才整個讓四小龍的經濟成長一起向下掉

所以我說馬很衰,金融海嘯最難過的那部分他5月一上台立刻就要面對
而前朝卻什麼都沒有留下來給他
2010年有稍微拉起來一點,2011又再次面對更猛的歐債的殺傷
又跟著其他國家一起倒地

另一個喊747的李明博也跟著很衰,不過至少盧武鉉有留下一堆FTA給他收割


2007年次貸一開始之後,專家學者一面倒的看壞當年甚至是次年的經濟狀況.
甚至2008乃至2009會很慘,幾乎已是共識了.我很不想談政治,一方面這個論壇
不允許,一方面模糊焦點.但是2008年初的那次大選的口號與廣告言猶在耳,你
要我接受馬很衰這件事,恕我真的無法接受,馬告訴大家馬上好,633,大家都知
道也可預期未來經濟不會好,但馬用這樣的口號與承諾,告訴大家他有辦法,然後
之後告訴大家他很衰,是你你能接受?看看你給的表吧,對,2009年大家一起慘,然
後之後其它國就開始回升了,台灣也回升了,但幅度比人少,上升的本質也糟,靠
房地產炒作在當遮羞布,2009年他很衰,那之後呢?又要說歐債吧?

我從不否認次貸與歐債對經濟有很大的影響,我只是看不慣你換了對象,整個標準
就完全不一樣.前朝一樣有前朝的問題,對外國際一樣有事件,對內有現在的執政
黨挾過半優勢全面焦土化對抗,政府做不好就該受到批判,不管前朝當朝都一樣,
政府該向人民負責,而不是人民負責幫政府找理由.國際環境不好大家都一樣,不管
前朝當朝或是其它國家.但哪個國家像當朝一樣靠狂炒房地產以殺雞取卵的方式遮
羞?如果真要說誰衰,後面不管誰接當朝的絕對比馬接陳的衰N倍.
peterboulong wrote:
現實是中國不會比我們...這幾天討論下來其實我也不太想堅持不要逐條審了
只是到時如果因此審查重談拖太長造成台灣比南韓晚到位
台灣人是最好不要有意見…這是多數人堅持的結果
(恕刪)


我建議國民黨乾脆說 OK
我們重新再談
(逐條審查就等於是整案否決,在野黨不可能幫執政黨100%背書的,再爭執也沒意義)

不過,請立法院趕快把意見交給行政部門
  • 5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