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24132 wrote:
台灣教育總是想把學生培養成通才
但社會上的成功人士,大部份都是偏才
很多東西不是學會的
而是做會的
回想以前學校教的東西,好像也沒幾樣出社會還能用到的.....
也難怪業界總是說,台灣學校教不出需要的人...(恕刪)
事實上教育的精神不是這樣
教育只是想讓小孩有機會接觸更多領域
也培養對這個世界基礎的認知與思考能力
例如,為何央行要 QE,貨幣要升貶,這些有甚麼好處壞處
現代的國民可以不要專精,但是,要知道
才不會被政客騙!
而接觸更多領域後,小孩可以找到他喜歡的領域投入,成為專才
然後,用這個領域的優秀成績去甄試(甄試的目的本來就是在拔擢專才)
但是,一個好的制度到了台灣人手上就會走樣
例如,建構式數學拿來考試
例如,
他兒子數學100,其他都接近零分為何可以上台大?(因為高等教育是專業教育呀!!!!)
我兒子每科都 60 分,而且琴棋書畫樣樣都會能文能武為何只能上高職?
不管不管,我就是要公平。。。
你不能說我兒子其他的才藝都是垃圾吧?(所以甄試要有才藝分數)
不然,來考個聯考吧,我兒子三科總分180,比那個數學100的台大生多很多,為何不能進台大?
台灣的教育,現實上,一切都是以打敗對手爭取資源為目的
所謂的成功人士都是偏才沒錯,而且是專精願意用其一生的熱情去投入其專業領域的偏才
而台灣呢?
不管,你要規劃個課程,你先告訴我那個課程會不會賺錢(對了,還要拿來考一下!)
然後,學得痛苦,做得痛苦做出來的東西也不是那麼頂尖,大部分毛利 3~4%
所以就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