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ty wrote:
香港人為什麼要呼籲台...(恕刪)
你看M01什麼時候討論過國安問題和經濟衝擊了? 他們可猛了 看條文憑感覺就知道了
比那些經濟學家寫報告寫了幾個月都還要厲害
旋渦鳴人 wrote:
是阿,甚至可以整個重...(恕刪)
Supremeape wrote:
徐巧芯小姜女~對服貿協議的精采看法~
看到立法院這麼多朋友在當中抗議,希望你們都平安。但是,我認為公共事務並不是Fashion,抱歉,我是支持服貿協議的,這次所謂的「30秒偷渡通過」也並不是完全如大家所想。仍舊有許多朋友持贊同意見,儘管在網路上也因此遭到攻擊,辛苦了。在這個時間點表態自己支持,真的不是易事,但公共事務本來就是有多元看法、討論空間的,所以我還是要表態。
有鑑於網路上的「懶人包」都早已預設意識形態及立場,讀完以後只會往某個方向倒而已,決定寫一篇簡單的懶人包,說明支持者的看法,也讓各位聽到一點不一樣的聲音。
【Part1】為什麼要支持服貿?→寫給那些全面反對服貿的朋友
<<<一、全世界都在簽FTA,台灣在哪裡?
全世界都在簽FTA,自由化已經是世界的趨勢。血淋淋的,你沒跟上,抱歉就是被拋在後頭。韓國再過幾年,簽FTA的國家占韓國貿易比重可以占到82.12%,但我們如果不含ECFA只有9.32%,這還是簽了ECFA以後帶動FTA簽約國,多簽了新紐以後的比重,否則我們少得更可憐。
台灣在哪裡?當別國關稅都減免,比如說免5%關稅好了,台灣未來東西賣比別人貴5%,有誰會買?你自己願意買嗎?
服貿協議其實就是ECFA,那個我們早就同意通過的ECFA。換句話說,當時簽了ECFA就知道會有服貿,反對黨在哪邊裝傻只是延長戰線的招數而已,這不是什麼執政黨又跳出來跟大陸簽個新約,當時採漸進式施行,所以現今才談判完畢。不然ECFA的「早收清單」是在「早收」什麼?就是在等其他的協議談判好、上路。
為何先推服貿?服貿對台灣是有幫助的,因為我們的服務業比大陸強很多,根本無須恐慌。許多人感受不到ECFA的好處,是因為我們目前只推早收清單,也就是說只有早收清單涵蓋的產業才感受的到,而我們台灣以服務業為重,服貿上路以後,就業機會才會集中創造於服務業。
另外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面向,國際間簽訂FTA很講究信用,畢竟簽下去對各國的國家發展有很大的影響,看到台灣跟大陸簽個約搞成這樣,就是在破壞台灣在國際經濟整合舞台上的信用,也讓人懷疑台灣自由化的決心。
【其他ECFA小問題】
*簽ECFA對經濟發展沒用?
錯,ECFA早收清單貨品項目較去年同期成長21.6%,所有早收清單的項目我們都有正增長。
*簽ECFA有增加工作機會?會不會很多大陸人跑來?
對岸來台灣投資可以為台灣創造多少就業機會?目前,400多家大陸廠商,僅帶了239個幹部來台灣,卻創造出7400多個工作機會。
我們台商去大陸投資,也是雇用當地人,創造他們的就業機會;反之大陸來台投資,僅僅帶幾個重要幹部,雇用台灣人,創造我們的就業機會。
而且,這次服貿也「沒有開放大陸勞工來台」,請各位別聽信謠言。
*簽ECFA不能吸引他國與我們簽約?
錯,新加坡、紐西蘭都是在ECFA簽定以後才簽約的。
<<<<二、黑箱?其實當中早有多次溝通。
溝通有很多種方式,不是上台唱高調、大放厥詞大開記者會才叫溝通。你沒有加入溝通過程,不代表政府沒有溝通。提醒各位這是一場談判,不是一場遊戲或作秀。如果我們的溝通是大喇喇的把底牌亮出來,那大陸就知道我們的底線在哪,要搶得先機把整碗捧去不是難事。沒有人在談判的時候就先亮出底牌的。
所以服貿的溝通,本來就是該建立在與各個相關產業的聯繫上。政府有沒有做?有,當時政府跟非很多產業、公會理事長協商,了解他們可接受的範圍在哪,然後才去談判。
都有錄音、紀錄哪些人有被聯繫,以下僅附上部分資料,光這份就有20位業者觀點:http://www.ecfa.org.tw/Download.aspx?No=35&strT=DMAd
<<<<三、政府藉此開放大陸勞工?拜託,真的沒有。
五個沒有,以下這些都沒開放。
1.沒有開放 大陸勞工來台工作
2.沒有開放 大陸人民來台投資移民
3.沒有開放 大陸計程車業者來台投資
4.沒有開放 大陸出版業來台投資
5.沒有開放 大陸中藥材零售來台投資
【Part2】為什麼30秒通過服貿?→寫給那些支持服貿,但認為是強行通過的朋友
<<<<一、逐條審查,全世界根本沒有人這樣搞。
全世界沒有哪個貿易協議可以讓國會搞逐條審查,自由貿易協議本來就是有捨有得,整份協議是談判後的結果。想一想,如果是你代表雙方談判,你們談判完畢以後,別的國家拿回去逐條審查,然後不合自己意的就退回來,這算是談判嗎?國際間就是如此競爭,其他國家憑什麼要這樣讓你?
所以,我覺得政府做錯的地方就是,當時立委根本就不應該讓民進黨鬼扯什麼逐條審查這種沒sense的概念,把一樣好東西搞臭。
<<<<二、為何不開公聽會!
如Part1所說,其實各產業早有私下溝通,只是礙於「談判」潛規則不能大唱高調,因此,後來國民黨、民進黨達成共識開公聽會,國民黨很快辦完了。結果民進黨呢?拖來拖去。那他們的公聽會就很有內容嗎?請各位自己去看一下他們討論的東西,不如大家想的那樣好像很厲害,根本就沒什麼內容,討論一堆雜七雜八,每次討論的也差不多。這就是大家吵來吵去的公聽會,意義何在?
*一篇公聽會現場的狀況: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6155/
<<<<三、為何可以這麼快通過服貿審查?
第一點,國...(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