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堰塞湖釀災!媒體人指花縣府「這舉動」等於沒疏散
花蓮災情中央地方誰的鍋?醫嘆「還在口水戰」:劉世芳當初對垂直避難也沒意見
沈政男提到,由當時徐榛蔚的回答便知,他們對這類撤離已經相當有經驗,所有撤離計劃都得做到撤離人數一個不能少的計算程度。當時賴清德沒搞清楚,原因就出在有不少人設籍在花蓮,但實際上並未在當地居住,這只有地方政府才能確認,光看報表不一定看得出來。
沈政男說,這一次在21日的中央與地方防災會議,賴清德也來了,花蓮縣由副縣長出席,當場也表示徐榛蔚出國,「賴總統有什麼意見?也沒有叫她趕快回來啊!」當時副縣長報告得很清楚,撤離數千人,包括垂直避難5000多人,也就是留在家裡二樓就算數,因此實際遷到避難中心的人數,少之又少。
沈政男表示,當場內政部長劉世芳聽了,有什麼意見嗎?也沒有,因為都已經依照避難計劃來執行了;事實上,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也指出,至少已撤離了7、8000人,否則死傷會更大。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昨天發生溢流,造成光復鄉市區嚴重災情。外界質疑,相關評估為何出現嚴重落差?東華大學防災協力團隊專案經理王維俊表示,農業部在颱風來前找了台大團隊來畫設模擬撤離範圍,要疏散數千人和緊急修改應變場址有很大難度,因此部分採取垂直避難,只有一層樓、靠近河堤的房舍,就要前往光復商工等避難點位。
獨/花蓮堰塞湖溢流釀死傷誰之過? 還原「垂直避難」決策過程
東華大學防災協力團隊專案經理、台灣災害防救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王維俊表示,本次林保署委託陽明交大監測與模擬撤離範圍,後來為了謹慎起見,農業部又找了台大團隊來畫設模擬撤離範圍,原本一開始模擬的撤離範圍並沒有這麼大
台大模擬的結果和這次水災的結果是最接近的,但也因為是颱風來前幾天才做的模擬,要疏散數千人和緊急修改應變場址有很大難度,因此部分採取垂直避難(疏散至二樓或更高樓層)方式,而只有一層樓的、靠近河堤的房舍,就要前往光復商工等避難點位。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集水區治理組劉忠憲組長表示,9月21日就有針對堰塞湖應變措施和警戒範圍開會討論,當天下午確定了堰塞湖的影響範圍,也有提供相關資料給花蓮縣政府做為撤離的參考。21日有發布黃色警戒單,也有請花蓮縣政府預備啟動緊急疏散的工作,隔天22日早上7點則發布紅色警戒緊急通報單,建請強制撤離。
既然知道水滿沒有水門洩洪就一定有潰壩危險,也知道水位已經在接近溢流邊緣,
那麼從一開始堰塞湖形成時,有在溢流點設置監視鏡頭或其他任何警報設施嗎?
颱風來臨前,有專人在監管嗎?不知道水位一直在上漲,溢流是一定的嗎?
從溢流開始要流到下游,足足有好幾十分鐘以上的緊急逃命時間,
我相信,如果在要溢流前就監測到並緊急到處廣播通知潰堤了趕緊撤離,
台灣每個鄉村里都有村里長廣播室存在不是嗎?
有提前出來廣播相信不會死傷如此多人⋯⋯
水位漸滿前,土堤周圍當初有設立監控站?
『這是誰該做的事?』
『颱風前有專人在監視土堤水位注意這件事嗎?』
現在只看見政客們在用盡心機把鍋甩來甩去滿天飛,
政客操弄甩鍋子滿天飛之後呢?
最後沒有人負責,馬照跑舞照跳!
然後拖拖拉拉快一個月...
2025年8月12日,此時才得知蓄水量2200萬立方公尺,滿水位蓄水量可達8660萬立方公尺。
這時馬上動工,不管是用爆破或引流,或其它方法,都來得及。
2025年812~14日台風來襲。
2025年8月14日,蓄水量3668萬立方公尺。
2025年8月20日,蓄水量4800萬立方公尺,修正滿水位到9100萬立方公尺
馬上動工,還有救
然後又拖拖拉拉又過一個月
2025年9月20日,蓄水量達到6616萬主方公尺,颱風要來了,等爆掉,沒救了。
中共國只花兩個星期,就是要把堰塞湖解決掉。
直升機吊重不足,直接跟國外租賃Mi-26,外掛吊重可20頓。
我們?光安裝設定監控花了快一個月,然後??然後就等爆掉。
不是很自豪是科技先進國、資訊發達國,連時間就掌控不好,辦事不力
還有
這棟樓37樓,指明早在92年就崩塌現象,109年就有積水現象!!!!!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8&t=7173654&p=4#92193321
















時間軸列出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