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從公投發現的問題

hangtings wrote:
沒用的,公投這種低智民主的方式



認同你說的啦!

就是一群無良政客,
加上其無良爪牙,
搞得台灣一團亂啦!

弄一個愚民的公投,
還好只有兩成多腦子不好的人被騙啦
Lucky John wrote:
從沒誠意的主文就看出假議題而已,再來用「核三」就會給人印象是南部的事必定影響其他地區參與率,更重要是過去公投政府重視嗎,我相信不少人因為這原因連去都不想去。



對啊,
只有兩成多的投票率
沒綁大選的公投,其實就是浪費錢的公投,那些議題最後的門檻雖然未達標,但都應該是算通過的,有腦袋的人都懂是怎回事,民進黨不滾,台灣不會好!
因為綠共鶄蟾黨根本不會理你, 看看歷年通過的結果, 更何況為什麼要幫綠共鶄蟾黨擦屁股, 投票完就一群智障鶄蟾急著洗地帶風向就看的出來的心態
bbvvccjojotv wrote:
過去舉行的核...(恕刪)


要衝高投票率,需要靠誘因,比方說話題性、必要性

所以,過去才會有公投綁大選的做法,除了可以衝高投票率,還能降低頻率和減少花費

但是在民進黨刻意的刁難之下,搞出了投票時間太長的狀況....
電光老騎士 wrote:都不是!主要是過了垃...(恕刪)
都不是!

主要是過了垃圾黨也不會執行,所以很多人乾脆不去投⋯

對,重點在公投法,公投的結果是參考而已
所以基本上,公投只是浪費公帑及繼續內耗內鬥
其實是因為民進黨把公投綁大選拿掉
如果公投綁大選,要過25%就很容易

然後台灣公民意識也沒那麼高
不然就是電費還不夠貴....
本來公投法的設計
是針對缺乏共識的議題
訴諸民意的背書
作為政策執行的依據
也就代議政治的一種補強
有人會跳出來說
人家先進國家瑞士
可把大大小小議題都用公投決定
但人家的國情可不一般
因為建國時就訂定有三個國語
又是聯邦議會制
平時都是各州各行其是
除了在學校強迫學三種國語
公投可是少數能跨越州界
形塑統一意志的重要工具
其他國家的大小公投
也多少帶有政治團結的目的
本來核能政策是專業議題
在台灣被輿論炒作
也是當年黨外人士從政的一種手段
核能/環保/都更/統獨
過去30多年政治運動的熱門話題
政策永遠在鬼打牆死循環
以後的台灣人可以驕傲的說
雖然我們失去了建設
但擁有選舉!!!
其實這次公投票數,同意方是不同意方的近3倍,表示絕大多數人支持核三延役運轉。

但是因為此次公投沒綁大選,造成投票人數過低,總投票人僅約585萬人,只有總投票人口的近30%,儘管同意方有433萬依然不通過。

公投是個民意取向調查,跟選舉罷免不同,並沒有強制執行力,不應該設限門檻才對,希望執政黨尊重多數民意,重新考慮核三延役問題,才是臺灣之福。
bbvvccjojotv wrote:
過去舉行的核四公投,...(恕刪)


之前民進黨就曾表示「政策性公投沒有強制性」

以下是 AI 查詢的資料;

政策性公投(全國性公投)

依《公民投票法》,這類公投的結果 對政府有拘束力。

但是拘束的對象是 行政機關,也就是說,若公投通過,政府就應該依結果 推動或停止某項政策。

問題是,實際操作上,行政機關仍有「執行的裁量權」,可能會 拖延、模糊處理,甚至解釋不同。

例子:

2018 年反核食公投通過,但後來台灣仍逐步開放日本食品進口。

2018 年能源政策相關公投通過,要求廢除 2025 非核家園,但政府後來仍維持逐步非核的政策。

====================

PS: 我覺得如果核三公投跟 726 那次反罷綁一起,搞不好有可能會過~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