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宗洸教授說到的測試是以電腦模擬的? 還是實物去測試?如果是近3個月內的實物測試,測試可以通過 1.38g的強震, 那我同意重啟。若以電腦模擬,輸入一堆理想數據有意義嗎?這教授不知真實建築物的壽命衰減情況吧?以我們民宅、橋梁、高架鐵道的水泥結構體來說,每年強度大多衰減1~2%, 依環境、鋼筋品質、水泥成分而定,用爛料的甚至會超過3%。這也是為啥RC多半50年後就要評估安全性。如果RC不會損壞,為何房屋在經過多少年之後就會因為裂痕逐漸變多、鋼筋鏽蝕而被判定成危樓,導致需要重建??就算是放在室內與外界隔絕的水泥壁也會被水氣逐步滲入,有水氣,鋼筋就會鏽蝕,鏽蝕就會膨脹,RC結構體的其一損壞原因是鋼筋膨脹向外擠壞水泥,這一點台灣的建築界一直很頭疼,大學也有相關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