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八月二十二日中共洛川會議,為了害怕紅軍被國府控制(被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而提出不要和日軍正面衝突(賀龍、徐向前、聶榮臻等回憶錄),也就是七二一方針的(七分發展、二分妥協、一分抗日)
1937九月十一日八路軍改為第十八集團軍,並開始向山西等地發展
1937九月潘漢年被毛派往上海從事間諜行動,後來回延安,再至香港(1939五月)
1937九月毛於延安指示華北八路軍:“整個華北工作,應以游擊戰爭為唯一方向…華北正規戰如失敗,我們不負責任。”
1937九月二十二日中共在史達林的要求下發表共赴國難宣言(1.以實現三民主義而奮鬥、2.取消推翻國民黨政權的暴動、3.取消蘇維埃政府、4.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間接承認了之前推翻國民政府的暴動
1937十二月南京大屠殺(毛淡化為南京失陷,中共教科書直到1979才正式出現南京大屠殺一詞,1939有海南島大屠殺、1942有浙贛大屠殺、1944黔桂大屠殺)
1938毛派袁殊至上海與日本外務代表岩井英一聯絡,後來與汪精衛也有聯絡
1939九月十四日毛在延安:“不論德義日,不論英美法,一切直接間接參加戰爭的帝國主義國家,只有一個反革命的目的,掠奪人民的目的,帝國主義的目的。”攻擊國府與英美同一陣線的作為
1939九月在袁殊的介紹下,岩井英一與影佐禎昭和潘漢年見面,會談記要(1.日軍與中共部隊停止一切軍事行動,互相和平共處。2.中共負責保護鐵路交通安全,不得破壞。3.中共可到日佔區採購戰略物資。4.日軍對中共開放長江封鎖線。5.中共人員物資可順利在長江兩岸通行。)
1940四月十六日中共黎城會議時,楊尚昆“反對頑固勢力的鬥爭要做到有理、有利、有節的政治藝術,即消滅了國民黨,還要國民黨有苦說不出”
1940七月二十四日國府對中共提出四點要求(1.陝甘寧邊區改稱陝北行政區,隸屬行政院、2.劃定十八集團軍與新四軍的作戰地境,以閻錫山為司令官,朱德為副司令官、3.十八集團軍與新四軍於一個月內開往指定地區內、4.十八集團軍編為三軍六個師五個補充團,新四軍編為兩個師),而國府給予中共的軍費也是比照這個兵力並等同國軍來核發,只是中共將其用做宣傳與外圍團體,不足之處再用土改鬥爭、種植鴉片與走私等收入補足(如綏德的“抗敵商店”與延安的“光華商店”都是買賣日貨的據點;走私路線:1.包頭經綏德到延安再轉至隴東與寧夏;2.陝北的黃河渡口轉至陝中與陝南;3.濟南向西轉至豫北晉南;4.蕪湖向西轉至皖南鄂贛一帶;5.蚌埠向西轉至皖北豫西一帶;鴉片來源:1.日佔區的熱河產煙區,經十八集團軍駐守處轉至自由地區銷售,中共收過境稅,每兩鴉片法幣八元;2.在陝甘寧指使農民種植,收成後三成到四成收購,七成到六成繳交中共;鴉片走私路線:1.宜川韓城;2.耀縣柳林),由此可證明中共對外宣稱國府剋扣其軍費之不實
1941一月四日皖南事件,共軍不遵求國軍指揮路線北上反而進攻位於三溪的國軍,一支新四軍(葉挺)被國軍顧祝同消滅(新四軍是原來在華南的共軍編組而成),而另一支照指示路線北上的部隊(傅秋濤)則安然無事,毛稱其為第二次反共高潮(1941年1月)
1941四月十三日,日蘇中立條約簽訂,相互承認外蒙與滿洲國,蘇並要求中共與國府合解,但蘇對中的援助就此停止,這也讓日軍能發起太平洋戰爭,同時中共也不再主動抗日,甚至支持日軍偷襲國軍(抗戰初期中共偷襲張蔭梧的河北民軍、1940年攻擊朱懷冰部、1941公然叛變,之前叫“摩擦”、1942於浮山襲擊六十一軍、1942於萊陽襲擊十二師、1943襲擊山東省政府、1944日軍一號作戰時偷襲平漢路以東之國軍等)
1941五月七日晉南會戰開打,日軍進攻國軍山西中條山陣地(軍隊為1937太原會戰後徹下來留在山西的軍隊)中日作戰中,八路軍與日軍一起夾擊國軍1944八月十六日到十二月八日,桂柳會戰(日軍一號作戰),後三地合稱豫湘桂會戰,中共趁機偷襲平漢路以東之國軍,並將國軍的部署作戰計劃透過日軍特務交給日軍,希望日本的進攻讓中共能向西北擴張地盤,蘇聯也趁機在新疆製造動亂以配合日軍,中共也在此時入侵甘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