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1.38G左右,1.35g 的抗震能力是指建築物能夠承受的最大地表加速度值,單位為gal(或G),其中1g等於980gal。 1.35g 代表建築物能承受的最大地表加速度為1.35 * 980 = 1323 gal。 台灣的建築耐震設計規範,一般要求建築物能承受0.23g~0.4g 的震度,而像台北101大樓等重要建築,其設計耐震度可達0.4g以上。 1.35g 的耐震能力,相當於能承受約1323gal 的加速度,這已經遠超過台灣一般建築的耐震標準,甚至超過了921大地震時部分地區觀測到的最大地動加速度。這是風險評估科學問題;不是用嘴巴說。
第2,重啟核三將產生更多萬年核廢債留子孫,違反世代正義;
建議先考慮100年內全球暖化問題。
第3,投資評估與重啟昂貴核電,卻只為6%的電力,不符經濟與時間效益。
台灣需要有戰時仍可自主的能源;即使6%也值得。
第4,若繼續使用核電,將傷害台灣產業國際競爭力;
有任何文獻資料證明?
第5,減煤進程未受核電除役影響,證明重啟核電不是空污解方;
核1-4電廠都啟用就可以。至少也可以降低。
第6,核電重啟無助於國家安全,更將延宕真正具能源韌性的再生能源發展;
有任何文獻資料證明?
第7,重啟核三將延續犧牲體系,剝奪屏東人發展權,更是擁核者始終不敢面對的以鄰為壑心態。
支持「核三延役」的聲音
恆春半島的地方民意相對支持,當地四個鄉鎮長及多數里長都表態支持,據稱約有 7成居民贊成延役。他們認為若核能停運,將引發失業潮並衝擊當地經濟,也信任政府在安全把關方面的能力。 聯合報/雅虎新聞
曾長期投身環保運動的屏東縣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洪輝祥雖本質仍偏向非核,但認為台灣目前難以如期在 2025 年達成非核,因而轉而支持核三延役,以保障能源供應與轉型過渡。 報導者
也有觀點指出,核三除役後該地土地被大量設置光電板,導致炒地與破壞景觀,支持者認為「以核養綠」能為地方帶來更多可持續利益。
反對「核三延役」的在地聲音
屏東各行業、居民、學者、環團等強烈反對。認為延役是 高風險、高成本、缺乏科學與社會共識的錯誤決定,並且忽視地方生存權。呼籲屏東人應拒絕「以全國公投霸凌地方」的作法。 地球公民基金會 - Citizen of the Earth, Taiwan/環境資訊中心
在地青年與農漁業代表指出,核災會瞬間摧毀農產品牌聲譽,且農漁民多數來自產業弱勢,他們絕不應承擔這樣的風險。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環境資訊中心
多位地方人士、學者強調核三位於地震斷層帶,延役將進一步把風險強加在居住了 40 年的居民身上,是對生命權與環境權的漠視。
assall wrote:
聲明提出7大論點。第1,活動斷層經過核三廠區
恆春斷層從海口、車城、保力、恆春一直到南灣
斷層可以把核三震出問題前
這一帶的房屋都倒了
既然斷層這麼可怕
怎麼不遷村???
怎麼還不搬走???
恆春斷層
assall wrote:
以及核三機組老化,已難以確保核安
這是玄學
用眼睛看就知道難以確保核安
=>找國外第三方專業機構評估即可,不用嘴砲,想像被害
第2,重啟核三將產生更多萬年核廢債留子孫,違反世代正義;
=>風機和光電板殘骸同樣會債留子孫,違反世代正義,火力和燃煤更會汙染地球重創大氣層,更危險!
第3,投資評估與重啟昂貴核電,卻只為6%的電力,不符經濟與時間效益。
=>嫌核能6%不夠可以多蓋幾座。
第4,若繼續使用核電,將傷害台灣產業國際競爭力;
=>這說反了吧,沒有核能才會重創台灣產業國際競爭力
第5,減煤進程未受核電除役影響,證明重啟核電不是空污解方;
=>乾淨的煤? 專家好棒棒!
第6,核電重啟無助於國家安全,更將延宕真正具能源韌性的再生能源發展;
=>能源韌性的再生能源? 一個小颱風光電板全毀,風機斷一堆,還能源韌性?新台幣韌性吧!
第7,重啟核三將延續犧牲體系,剝奪屏東人發展權,更是擁核者始終不敢面對的以鄰為壑心態。
=>核三屏東人拿了多少補助款、補償金? 我不反對核廢料放我家,只要廢光電板和燃煤煙囪放這些反對的人家中。
結論:站著說話不腰疼,專家只是一群訓練有素的x!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