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ctopamine wrote:
為什麼民進黨思思念念要反核電廠
是因為很多人收了政治獻金?
跟政治獻金一點關係也沒有
純粹就是因為龐大的利益
我稱為此利益團體為"綠能資本"
成員就是阿輝時代的"黑金資本"
由他的嫡傳弟子接手,從黑洗綠!
在綠能資本的眼中
核電廠就是個廢物
只有在建造的時候能夠有些油水
所以阿輝弟子是支持續建核四的
蓋好廢棄也是正常操作
因為燃料棒兩年買一次,而且是指定廠商的訂製品
完全沒有任何插手的地方
早先綠能資本只插手2025綠電計畫的風電跟太陽能
食髓知味後,發現原來天然氣跟煤炭才真正的大肥肉
從買,儲,運等等的一條龍作業
再加上芒果乾當伴手禮
蓋四接,蓋儲氣槽,蓋管線,入股船團....
再把燒煤電廠假除役改成備用繼續燒煤
這個集團晚上睡覺一樣從天上掉錢下來
實實在在的假綠電真火力,煤炭天然氣燒好燒滿
搞清楚
2025是非核家園,並不是綠能家園
本質完全不一樣!
難怪連阿貓阿狗都拼命成立了幾百家綠能公司
掏空台灣大家一起來!
kantinger wrote:1985蔣經國停建核電廠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F%B0%E4%B8%AD%E7%99%BC%E9%9B%BB%E5%BB%A0蔣經國政府當年是暫停核四規劃,不是「反核」或「棄核」。
臺中火力發電廠計畫。1986年開始,建廠基礎計畫,擬以抽取臺中港計畫航道的砂石填海造陸,總計抽砂填海完成155公頃的海埔新生地。
第一個停建核電廠蓋大型火力發電廠的就經國先生
台灣現在有趣的就
經國先生的路線到底哪一黨在走?
當時改由興建火力電廠(如台中火力)是出於多重戰略考量,而不是否定核能:
- 中美斷交(1979):核能技術主要來自美國,斷交後出口管制、協議受限,核能計畫自然受到衝擊。
- 三哩島事件影響全球氛圍:1979年美國三哩島事故後,全球新核電計畫進入觀望期,美國自己都進入「核能冷靜期」,台灣也只能順勢調整。
- 能源多元與緊急供電需求:火力電廠建設快速、技術容易、風險較低,能短期內補足經濟起飛所需的電力缺口。
- 政治與社會穩定考量:台灣進入民主化初期,政府傾向暫緩爭議性政策,延後核四是政治穩定的選項。
現在有人硬把這段歷史扭曲成「反核」的理由,才是真的在搞政治操作吧?
反核不是經國先生的路線,是你們硬塞到祂嘴裡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