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ola01 wrote:覺得核電便宜又安全的人❤️應該承擔核廢料,就優先放在支持度最高的縣市❤️然後政府應該用最安全而且最高規格的方式及無上限的預算建置「核廢料處置場(公園化應該也不錯)」,這很公平,因為如果你不想核廢料放你家旁邊,大可投反對商轉,如果沒超過50%,那就不會有核廢料 台灣唯一的核廢料處存場在蘭嶼而且從30年前就沒有再接收任何一桶核廢料能不能用點腦想一下,如果這個器官還在的話這30年間核廢料放在哪裡?
ebola01 wrote:覺得核電便宜又安全的...(恕刪) 其實我之前已經寫過了,台灣要發展核能,最困難的問題就是核廢料,尤其是幾十年來全部都堆在核電廠裡面的乏燃料棒最終處置要放到那裡去?你不解決這問題,核廢料要放誰家永遠都吵不完,就算你說放我家OK好了,你的鄰居甚至連隔壁縣市也不會同意。因此,如果是真心支持核能發展的話,就應該全力支持所有的核廢料,包括現在都還堆在核電廠水池裡的乏燃料棒燙手山芋應該全部都放到金門烏坵。目前的現況核燃料棒放核電廠,其實是最差的做法,因為核電廠水池設計,只是讓你更換燃料時有個暫存乏燃料棒的週轉空間,不是要讓你一直放在裡面的。核廢料最終處置場所有幾個重要的地質條件,第一當然是要岩盤地質,沒有地震、火山風險,因為這核廢料持續釋放有害輻射的週期長達幾千年,只要是有地震火山風險的地方,持續這麼長時一定會遇得到重大災難。第二就是要人跡稀少、遠離人煙、而且有害輻射能盡快稀釋散開不會累積的地方。這樣萬一發生輻射災變洩露事件時,對人生命安全及環境造成的損害都最小,考量到核燃料的輻射週期長達幾千年,中間發生洩漏事可以說是很可能的事。把上述兩個條件加總一下,就可以判斷出台灣能夠放核廢料的地方其實屈指可數。金門烏坵是花崗岩盤地質,完全沒有地震;而且他人口只有幾十戶,又深處海中隔著台灣海峽,遠離台灣各人口稠密處,萬一輻射洩露,也會被台灣海峽的東北、西南季風,還有黑潮快速帶走,對台灣的環境還有人身健康及安全的影響都最少。找遍全台灣我想不出第二個比他更適合的地方,台灣政府及民眾如果真的有心要推進核能發展的話,就應該早定核廢料的最終處置場所,把各核電廠裡的乏燃料棒全部搬到金門烏坵。
ebola01 wrote:他說,所以當年就提出「共同決定(表決)共同承擔」,如果公投通過,貢寮的民眾已承擔核電廠的風險,那麼覺得核電便宜又安全的人也應該一起承擔用核發電的核廢料,核廢料就優先放在支持度最高的縣市,然後政府應該用最安全而且最高規格的方式及無上限的預算建置「核廢料處置場(公園化應該也不錯)」,這很公平,因為如果你不想核廢料放你家旁邊,大可投反對商轉,如果沒超過50%,那就不會有核廢料。 笑死~台中火力發電廠裝作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