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2008 wrote:
台灣鮮奶世界...(恕刪)
30%不多
基本的成本包含稅金就差不多了
1. 開發票5%
2. 營所稅20%
3. 營運成本
3-1水電與租金
3-2人事成本
3-3報廢成本(5~20%)
每轉一手,成本就疊加上去
雖然營所稅是看「所得」而不是營業額....
100×1.3=130
其中
130×5%=6.5發票稅(供應商100×5%=5元)
130-(6.5-5)= 128.5
28.5毛利要負擔:營運成本、營所稅稅金(20%)....
假設營運成本佔據毛利50%好了(低估報廢率的情況下),28.5×50%×(1-20%)=11.4
一罐擺在超市冷藏冰箱賣130的牛奶....賺你11.4元
關鍵在於層層疊加的成本
出廠價30
品牌商30,但是需承擔第一段損耗、物流、殺菌、包裝、倉儲、人事、稅金....再加上品牌商的利潤
通路商30....扣掉一堆成本、稅金後賺了11元左右...
「售價百元的鮮乳,最辛苦的酪農只取得30元;乳品品牌商可拿到30-35元;通路拿得最多,達35-40元之譜。如此高昂的上架費,導致無論是國產鮮乳或是進口乳品的價格均居高不下。而且不僅針對乳品,就其他農產品也採取類似的作法。」
內文搜尋
X




























































































